李玉冰
摘 要:隨著當前科技的快速發展,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也逐漸增多。多媒體技術經過近些年的發展,已經逐漸在中小學課堂有了大面積的推廣。數學這個學科對學習者自身能力要求較高,由于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對小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會面對較大困難。本文從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優勢入手,對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正確使用多媒體對自身進行闡述。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教學;數學課堂
引言:
科技的快速發展已經對人們生活各方面都有所影響,從小學生心理狀況來看,他們更容易對圖片、視頻等直觀的內容產生興趣,而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課堂中的應用,就是將教學內容更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快速地掌握相關知識。借助多媒體所開展的情景教學,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之后,學生更容易發散思維,快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通過將多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機融合可以提高小學課堂教學效率,完善學生綜合的能力。
一、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教學中使用的優勢
(一)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多媒體是集圖片、音頻、視頻、文字等多種表達形式為一體的教學工具,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這一學科具有較強的抽象性以及邏輯性,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單純地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習興趣較低,久而久之,可能導致學生逃避數學學習的現象發生。而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更直觀地表達出教學內容,學生通過圖片及動畫的展示,獲取知識更加便捷。對低幼年級的學生來說,更容易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比如,在學習“角”時,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出多個具有“角”這一概念的物體,比如,扇子、鬧鐘等,然后學生觀察物體找出相同特征。之后將實物圖案去掉后,與教材進行結合,引入“角”的定義。這一過程可以采用動畫的方式展示給學生,通過簡單的動畫將扇子中的物體去掉,只留下“角”的部分。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好奇心,多角度地觀察物體,獲得概念知識[1]。
(二)拓展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創造力
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抽象的教學內容更直觀地展現出來,基于這一特點,可以將教學內容簡單化,通過視覺與聽覺的細節,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比如,在學習“混合運算”這一章節時,很多學生會對“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有所混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用對應的動物來代替加減乘除運算符號。學生通過對動物的大小認知,了解到加減乘除運算的先后順序。學生在小學階段,想象能力也非常豐富,同時模仿能力也非常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利用學生的特點,借助多媒體技術,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知識,逐漸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2]。
(三)結合生活實際,加強學生認知度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定不可脫離生活實踐。好多數學知識都可以用生活中的常識做聯想,學生在生活環境中解決問題,更容易加深印象。比如,在學習“年、月、日”時,教師就可以結合近日比較火的動畫片,設計一個生活場景。“假設今天熊二過12歲生日,森林里有好多小動物都過來給他過生日,小松鼠給他準備了蛋糕,上面插了12根蠟燭。但是在許愿環節,熊二說,雖然我今年12歲,但是這是我過的第三個生日。”通過這個方式,學生就會產生好奇心,借助這個小動畫,一是可以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到課堂教學中,二是在生活中學生可能會遇到這樣的事情,但是認知度不夠,結合生活中的實際狀況,轉換成學生感興趣的動畫形式,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度。
二、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正確使用多媒體
(一)借助多媒體開展情景化教學
在傳統應試教育下,課堂教學本身只是一個單向輸入的過程,而通過多媒體可以將單線輸出變為雙向溝通。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在課程開始吸引學生注意力。在數學課堂中,可以借助多媒體開展情景化教學,多媒體設備可以通過播放與教材知識緊密相關的動畫圖片等內容,快速吸引學生興趣進入到學習情境中。比如,在學習“千克、克、噸”這一課時,學生雖然對重量單位有一定的認知,但是并沒有準確的了解。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動畫,展示出幾種生活常見的物體,比如,書、板凳、桌子等學生可以碰觸到的物品,然后放置在蹺蹺板上,提問學生左邊還是右邊會下去?通過這樣的小問題,幫助學生快速地掌握到計量單位的重要性。然后通過一個小動畫,展示出同一物品在克、千克、噸不同重量時的視覺變化。小學階段,學生對動畫的興趣較高,在開始教學之前,可以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學生喜歡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在這之后教師正式開始教學,教學質量會明顯有所提升[3]。
(二)借助多媒體深化重難點教學
數學中有很多的概念或者定義,這些內容對小學生來說,比較難獲得。傳統教學模式下,只是單純地依靠教師的口頭講解以及板書,學生在理解知識上所花費的時間很多。而借助多媒體,可以將教學重難點有針對性地提取出來,一點一點地拆分開來,將所有的細節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從簡到難的理解知識。比如,在學習“周長”時,對周長的理解對學生來說,會有點困難。雖然教材上有葉子的案例,但是學生在理解起來,會覺得比較難。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將葉子的輪廓畫出來,然后展開[4]。通過這樣的動畫展示,學生更容易理解周長的定義,對周長的學習必要性也有所理解。借助多媒體,將知識拆分,然后引導學生一點一點進行理解,幫助學生更透徹地掌握知識,對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有較為明顯的作用。
結束語:
多媒體技術不僅僅可以應用在新知識的學習階段,在學生的復習階段,也可以有效地應用起來。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僅展示了先進技術進入課堂,同時也表示了教育行業的不斷前行。知識的傳遞是多樣化的,在數學教學中,有機地將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起來,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上都有明顯作用。
參考文獻:
[1]徐慧群. 淺談多媒體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機結合[J]. 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7,45(6):61-61.
[2]高駿. 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7,67(7):38-38.
[3]孫艷麗. 研究應如何將多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相融合[J]. 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12(8):79-79.
[4]佚名. 多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融合運用研究[J]. 中華少年,2018,78(2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