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雄
摘? 要:本篇文章通過簡單說明學習興趣對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對如何在六年級科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重點分析,希望能夠給予教育工作者一定的思考和啟發,從而讓科學教學的趣味性更加濃厚,讓興趣成為學生不斷學習和探索的不竭動力。
關鍵詞:科學激趣教學;策略研究;六年級
引言:
當代教學課堂普遍存在的教學趣味不足現狀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同時也引發眾多教育者的深度思考。尤其隨著素質教育成為我國當代主流教學思維,通過激發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更加至關重要。因此,本篇文章以科學教學為例,對激趣教學進行策略研究。
一、學習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
雖然我們都聽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并沒有看到教師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重要的教學策略。而學習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并不僅是讓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已有的教材知識,更是要推動他們不斷突破現有理論和權威,不斷對知識進行深入挖掘,并最終實現挑戰權威和推翻權威,透過冰山一角發現水面下的廣闊世界。由此可見,學習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本質上應該是一場知識革命,而不僅是停留在知識的表面。
即使我國目前正在實行素質教育,但是由于傳統教學觀念深入人心,教學思維和教學方法始終未能及時跟上變化,導致學生對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越來越低,并最終造成學生在課堂昏昏欲睡的尷尬局面。尤其在科學教學課堂中學習興趣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但是很多學生由于缺乏興趣,不僅不能掌握已有的科學知識,又如何能夠要求他們探索更多未知。而如何能夠突破當下普遍存在的教學瓶頸,讓課堂能夠重新注入生機與活力,需要教育工作者積極主動采取行動[1]。
二、六年級科學激趣教學策略分析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展開教學
要想激發學生對科學知識產生興趣,多媒體設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設備,很多教科書無法完全體現的知識可以得到拓展和擴充,并且以視頻等方式展示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尤其在學習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六年級《科學》中的細胞這一知識點時,很多學生由于不能觀察到細胞的具體形態,因此僅通過抽象理解很難激發興趣。而這個時候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細胞的具體形態,從而讓各種各樣的細胞形態和特征能夠更好地展示出來,學生的印象才會更加深刻,他們才會有深入了解不同細胞之間具體區別的欲望。同時,為了更好地拓展學生對細胞的知識,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工作細胞》等醫學動漫,讓學生在動漫中更好地深入學習。
(二)在教學中通過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在科學教學中設置懸念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激發學習興趣的方式。因為對比讓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解答問題的學習方式,教師設置懸念、學生提出問題反而能讓教學效果更加顯著。因為問題一旦產生,學生才會有興趣主動探索答案。例如,在學習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六年級《科學》中地球的形狀時,教師不需要直接向學生解釋地球的具體形狀,而是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常識想象地球的形狀。當學生的理解與教師的答案不相同時,由于已有的認知被顛覆,會在瞬間馬上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想要知道正確的答案。尤其是對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正是好奇心非常強的年齡,科學世界的神秘性能夠輕而易舉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而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為科學的美麗臉龐掩蓋一層神秘面紗[2]。
(三)在科學課堂中引入生活情境
除此之外,在科學課堂中引入生活情境的形式,也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只有讓科學的形象能夠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才不會認為與科學之間相隔遙不可及的鴻溝,才會更敢于學習、疑惑,并最終自行解惑,而這個過程正是興趣被激發的體現[3]。例如,在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六年級《科學》中,為了讓細菌這一知識點更好地為學生掌握,教師可以將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酸奶用于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在實驗室親自制作酸奶,從而掌握細菌在不同溫度下的生命狀態。尤其從牛奶到酸奶的制作過程中需要促進牛奶順利發酵的乳酸菌。當學生對乳酸菌如何作用產生酸奶產生興趣后,才會密切關注細菌的相關知識,從而認真學習并透徹掌握[4]。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科學教學課堂缺乏趣味性這一教學瓶頸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否則學生即使掌握知識也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并沒有實現發自內心的理解和思考,在這一學科領域自然也無法有所突破。因此,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將教書作為責任和使命,更應該注重通過激發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學習,才能為我國發展輸送更多高質量人才。
參考文獻:
[1]周丹鳳.破學習之瓶頸,還課堂之靈動——六年級科學激趣教學的策略研究[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7(12):67-69.
[2]胡玲莉.科學教學導入激趣策略[J].江西教育:綜合版(C),2018(4):80-80.
[3]張鳳文. 靈動的課堂 飛揚的青春——語文課堂激趣方法例談[J]. 中小學教學研究,2009(11):46-47.
[4]朱賢平. 課堂教學——因激趣而靈動[J]. 新課程導學,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