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富
摘? 要: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非常活潑好動,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段開展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注重學生的學習心理和需求,教學的開展應圍繞學生而不是教師。小學數學低年級趣味化的教學需要教師豐富教學模式,將游戲、故事等與數學教學有機結合,提高數學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趣味性
前言:教育教學的質量關系到孩子今后的成長,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需要關注孩子綜合素養的提高,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熱情,提高孩子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因此,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教師應該給學生灌輸正確的學習思想,保證學生能開心快樂的進行數學學習。但是,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對于低年級學生關注度不夠,沒能深入了解這個時期學生的學習特點。并且教學模式單一,學生的數學學習任務繁重,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的提升。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時刻圍繞學生開展數學教學,只有保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提高數學課堂的活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一、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沒有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小學低年級學生缺乏自我學習能力,這個階段的學生心理是非常脆弱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對學生的心理關注度不夠,沒有了解這個時期學生的心理需求。幼兒到小學課堂的銜接工作對學生的學習效率影響是巨大的。幼兒教學和小學教學有著本質的區別,如果學生直接步入小學階段會很難適應這個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增添了很大的學習壓力,影響孩子學習積極性。因此小學數學中科學的幼小銜接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關注度不夠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身心發展還不完善,對很多事物的判斷能力不足。而且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明白學習的意義所在,數學的學習完全按照教師的教學進行。教師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在當前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忽略了低年級學生的特殊性,在教學中缺乏趣味性,課堂氛圍過于沉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內心想法缺乏關注,不利于數學教學,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數學學習缺乏趣味性,教學模式單一
數學知識的學習相對枯燥,低年級學生自身很難在數學學習中發現樂趣。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情境構建對孩子的學習效率有著很大的影響。然而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一部分教師教學的側重點在知識的講解進度上,沒有考慮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的影響。重復式的習題訓練只會讓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降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喜愛。
二、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教學策略
(一)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適應能力是比較弱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過度教學,從簡單的問題入手一步步解決教學難點。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普遍對小學教學模式和速度還不夠適應,為了提高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的效率,教師應該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使教學內容簡單化、細致化,引導學生逐步適應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二)教師應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
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需要充分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并且根據學生的學習愛好構建相應的教學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教學需要緊緊圍繞學生開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在對知識點的講解時,要考慮到班級中每一位學生。課堂上,教師要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通過趣味性的言語,鼓勵學生配合教師進行教學。這樣學生的注意力才能放在數學學習上,并且教師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最新學習狀態,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
(三)豐富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模式影響著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態度。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教學模式的豐富性來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積極性。游戲是低年級學生非常喜愛的活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故事或游戲和教學有效結合起來。例如:在數學加減法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站隊的方式進行人數的增減,豐富數學教學形式,讓學生更加輕松地理解數學的含義,更好地理解加減法,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結束語:數學知識的學習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提升邏輯思維和計算水平。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進而開展更適合學生學習的數學教學課堂。趣味性教學方法是新時代背景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效的運用故事教學或游戲教學,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同時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康敬良.論趣味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161-162.
[2]王偉.趣味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低段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教育,2019(2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