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娟
摘 ?要:為切實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中關于初中生素質教育的內容,提高中學生的整體文化素養,本文立足初中美術教學,主要從激發中學生的美術興趣、解決中學生的美術問題、培養中學生的空間思維、提高中學生的美術水平四方面入手,對初中美術的創新教學策略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初中美術;創新教學;策略
美術教學可以引導中學生們觀察事物、體驗生活,培養學生們欣賞美、發現美的能力,進而提高中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利于推動其他學科的學習。而且隨著國家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學校教育在重視中學生文化課發展的同時,還要注重塑造中學生健康、健全的人格。所以我們要重視美術教學在初中教育中的作用,發揮美術課的優勢,豐富中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本文作者立足實際初中美術教學經驗,主要對初中美術的創新教學策略進行分析如下,僅供各位同仁參考、交流。
一、利用情境教學,激發中學生美術興趣
美術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學科,它需要綜合學生的想象力和生活實際經驗,學生們的生活見識豐富了,創作出的作品才會更有“靈魂”,更有“感情”。所以單純的“紙上談兵”教學、“黑板+粉筆”教學很難達到實際的教學效果,也難以調動中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對于這一情況,作為美術教師我們可以嘗試利用情境教學法,把中學生們帶入生活情境,激發他們對美術的學習熱情,從而完成更優質的美術作品。
在教學初中美術《發現與創造》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走出教室,讓學生們觀察一下身邊的事物。比如,觀察樹葉的紋理、顏色,塑膠跑道的軌跡、質地,垃圾桶的顏色、材質、形狀,教學樓的整體形狀、內部構造等,讓中學生們實地感知一下不同材質、不同形狀組合成的不同事物。然后回到教室,教師給學生們展示提前準備好的“變廢為寶”作品,并向學生們提問:“大家猜一猜我手中的汽車是用什么做的?”“易拉罐!”“我手中的小機器人是用什么做的?”“煙盒!”還有用廢舊光盤做成的掛飾,用毛線做成的杯墊等,通過這些變廢為寶的作品,教師引導學生對廢舊物品進行材料、材質歸類,進行作品特點的解析,引發學生們對美術創作的興趣,還能引導學生們關注環保。然后課后讓學生們根據課上所學回家找一些廢舊物品,完成廢舊物品的回收再利用,創作屬于自己的美術作品,我相信學生們一定都會充滿創作熱情。
二、增加個性指導,解決中學生美術問題
《中學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尊重和保護人的個性是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征。所以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我們作為教師要注意了解這一階段學生的性格特征,尊重每一位中學生的個性特點,創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激發中學生的美術潛能。讓中學生在美術課基本創作主題的基礎上,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自主感知、自由發揮,解決中學生在美術創作中的固守思維和不敢充分表達自己的問題。
在教學《手繪線條圖像——會說話的圖畫》一課時,這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們的審美能力,發展中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師可以先跟學生們玩一個“你畫我猜”的游戲。教師先在白紙上用簡單的線條畫一個物品,讓班上的學生來猜是什么,然后把班上的學生們分成兩組,進行“你畫我猜”的接龍比賽游戲,看哪組最快猜出正確答案。這樣可以充分緩和嚴肅的課堂氛圍,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有利于中學生在教師面前充分表達自己。然后再進入課堂知識教學,讓學生們進行鞏固練習。例如用簡單的線條畫一張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圖,或者展示房間的布局等,讓學生們根據主題自主進行創作以及合理想象,教師進行輔助指導,完成后鼓勵學生們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讓學生們可以通過美術作品充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讓美術能夠成為文字之外中學生的“第三語言”。
三、利用信息技術,培養中學生空間思維
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不斷發展進步,信息技術也已經全面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進入我們的中學教育和美術教學當中,正在逐步改變著我們的教學方式、思維方式、學習方法等。作為初中美術教師,我們也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美術輔助教學,調動中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刺激,變抽象為具體,進而培養中學生的想象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
在初中美術《漫畫》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們展示幾組比較典型的漫畫圖片,讓學生們了解漫畫的夸張和擬人的繪畫表現手法,還可以播放一些學生們比較喜歡的動漫視頻,比如《銀魂》《海賊王》《火影忍者》等,讓學生們尋找漫畫和動畫的區別。然后用Flash動畫的形式,進行延伸教學,引導中學生們直觀感受一下漫畫制作成動畫時卡通形象的變化過程、物象特征的夸張變形,以及顏色、動態的轉變過程,讓學生們能夠直觀地體驗漫畫通過夸張的手法展示出的教育功能和娛樂功能。信息技術變抽象圖片為具體動畫,有利于激發學生們用漫畫寓意具體事物的興趣,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又增強了學生們的想象能力以及空間思維轉換能力,一舉多得。
四、利用合作交流,提高中學生美術水平
國家新課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這種學習模式在我們初中美術的教學中也同樣適用。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合作交流的學習模式和教學模式,不僅要進行生生之間的有效合作,還要重視師生之間的有效合作,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進而有效提高中學生的美術水平和美術課程的教學水平。
在教學《宣傳品的設計》這一課時,主要是讓中學生們了解宣傳品的作用以及平面設計方法,培養中學生們的初步設計意識。在課后作業布置中可以讓學生們從身邊最熟悉的事物出發,為我們的學校設計一個宣傳單頁,主要讓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作品。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自由組隊,3~5名學生一組進行宣傳品設計。小組成員之間要有明確的分工。比如,有查找學校資料(校徽、學校歷史、辦學特色、學校成績等)的,有設計宣傳頁整體框架的,有選定作品顏色的,還有設計宣傳標語的。雖然小組成員之間需要分工明確、大膽創新,但是還要注意成員之間的交流合作,不能只顧自己創作,不顧作品的整體格局掌控,要注意小組成員之間的配合、溝通。這樣才能使設計出的作品風格統一化、系列化,才有利于培養中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整體意識。作品完成之后,讓每個小組派成員代表進行作品展示和講解,教師也要對每個小組的作品進行點評,給予鼓勵,提出中肯意見,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提升中學生整體美術水平的同時,還能提高美術課的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在國家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大力推進中學生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作為初中美術教師,在不斷提高自身職業素養、專業水平的同時,還要不斷革新教學方法,提高初中美術的教學質量。美術教師可以開展情景教學,增加個性化指導,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美術的輔助教學,以及利用小組合作互動學習的模式,激發中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提高中學生的想象力和空間思維能力,培養中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促進中學生整體美術水平的進步,提升中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水平,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中學生助力。
參考文獻:
[1]紀玉攀.淺談初中美術手工制作教學的幾點心得【J】.新課程學習:上,2015,(5):189.
[2]宋昊芳.小美活動,大美課堂——淺談基于生活實際的美術課堂活動設置【J】.美術教育研究,2018,(2):90-91.
[3]卜金祥.讓學生站在美術課堂的正中央——基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美術教學實踐與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8,(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