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華玉
摘 ?要:在高中化學的學習中,常常要涉及到很多單元的知識點,時間一長,如何有效整理和分類這些知識點就成了一個問題。思維導圖作為當下一種新穎的思維工具以及學習方法,具有高效的整理和指引功能,讓教師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本文將以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為例來詳細分析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化學教學;應用研究
引言:
相比初中,高中的各個科目在層次性和難易度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式的思維方式與教學手段,在經過神經科學、心理學、人類學和教育學等多方面相關學科的論證之后,也逐漸地顯示出了它的應用價值。不僅如此,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思維導圖的現實需要還逐漸體現在改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方面。針對思維導圖的如此多的功能,筆者決定以高中化學學科為例來闡述思維導圖的作用,于是便有了這篇文章。
一、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機會的選擇
思維導圖功能強大,但是如何抓住合適的機會去使用它呢?如果能夠恰當地選擇使用思維導圖的機會,就可以讓化學教學獲得極大的效果。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時,一定要注意何時能夠選擇合理的思維導圖。這種機會的分析和判斷主要依靠的是當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師的教學內容來制定的。而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并想將其與思維導圖相結合的時候,也應該注意選擇思維導圖的類型。還要注意以教學內容為中心,讓學生首先進行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讓他們分析本節課應該解決的問題。然后教師再通過學生的思考內容進行分析歸納,總結自己應當重點講述的內容。將這些內容分為好幾個部分,然后把它們填充到相應的思維導圖之中去。只有教學的機會把握得好,引入的思維導圖工具時機合適,才能夠提升老師的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使學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加強[1]。
二、將思維導圖引進至探究式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之中
高中化學課堂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所提倡的探究式教學是一種極具學習目標的探索方式。因此這種方式在設計的時候就要考慮到高中化學的學習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要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帶著問題去進行思索,以保證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能夠得到有效鍛煉。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則要準確把握學生們在面對化學問題之時所表現出來的認知和對知識的掌握態度。為此,教師應該設計出有效的問題情境,同時用誘導性的語言來告訴學生們該問題有解決方法可尋。但是這里的“誘導性的語言”應該以問題為主。緊接著,利用思維導圖來對這一系列步驟進行明確的歸納總結。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中的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時,思維導圖可以以這樣的流程表現出來:
提出化學反應速率的實質→概括性的指出生活中很多行為都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速率→讓學生思考有哪些常見行為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并舉例→教師補充→進行相關實驗講解。
在這一過程中,思維導圖很好地理清了教師在講解《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這一節課程時的幾項準備工作。各項準備工作之間邏輯緊密且環環相扣,有助于教師展開接下來的教學任務。最后要注意的是,通常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環節的設計,一般遵循的是兩大邏輯:“知識點→問題提出→需求→學生感受反饋”和“課堂反思→問題提出→教學內容調整→教學和學習體驗總結”。這兩大邏輯不僅適用于高中化學教學,也適用于其他科目。
三、具體實例講解
這里的例子還是用上文中所提到的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中的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的教學實例。其思維導圖可簡單歸納為:
概念引入→情景構造→問題提出與思考→回答和反思→實驗講解。
首先,教師先告訴學生,所謂的化學反應速率,其大小和物質分子之間的有效碰撞頻率相關。故每個可以改變物質內能以及運動速率和碰撞概率的方式都可以改變物質在進行化學反應時的速率。
接著,教師提醒學生們,其實生活中也有很多行為能夠影響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比如汽車發動,蒸煮食物等。那么,生活中還有其他類型的能夠改變物質化學反應速率的行為嗎?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并舉例說明。此時已經構建好了情景提出了問題,接著就等待學生們思考并給出反饋[2]。
上面的步驟全部完成之后,教師可以進行適當補充(如科研中的實例),或是直接開始介紹相關的化學實驗(如濃度對于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
結束語:
其實,本文所探究的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只涉及到了一個較小的方面——化學教學學習氛圍和情景思考過程的導入。但是,僅僅是這樣一個小的教學環節,也能夠體現出思維導圖的強大整合性和引導性,這是之前的教學方式所嚴重缺乏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教學思想的不斷進步,相信思維導圖將在以后的高中化學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蘇亞. 淺談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 考試周刊,2017,67(A2):152-152.
[2]何云. 試析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 中華少年,2017,23(2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