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事業的逐步推進,在小學教學階段許多教師就已經開始著手于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培養。而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小學語文教育。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小學語文教育,提高語文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幫助學生以理想的狀態茁壯成長。本文將從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性入手,根據我的實際經歷對語文教學的德育功能進行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育;重要意義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7-008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7.079
在新課程標準中,小學語文教學強調教師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積累的語言知識進行充分的發揮,讓課堂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融為一體,讓學生在健康良好的環境中成長。所以語文教學在小學教學部分不單單要幫助學生提高基礎語言能力,還要正確引導學生的思想價值觀。教師應該找到語文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平衡點,讓二者相互交融,共同前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小學語文教學階段,學生的心智都只是處在一個起步過程,一個萌芽階段。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必須顧及學生的心智發展,把小學語文教育與德育教育融合在一起,幫助學生逐步發展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為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念,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學生的意識里播下種子。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所處的地位是最高的,但我們必須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努力將語文教育和德育教學融合起來,一邊讓學生充分發揮積極主動性,一邊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語文的人文性,成功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發展。我們應該根據現有的教學內容,盡可能地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吸收知識的同時有相應的進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文化素養是教學的重中之重。語文的核心知識不只是囊括了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等相關知識,而且還能幫助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的正確發展。這些都是德育教育所要求的。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應該努力將德育教育融入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去,細心培育學生的文化素養。如今現代化教育相對普及,教師也應該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不能讓學生千篇一律。因此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全方位地立體發展,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讓德育教育的作用真正地體現出來。
德育教育應該從課堂走進學生的生活中去,這樣德育教育才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可以布置一些手工作業,讓學生在放學回家之后能夠和父母聯手合作完成任務,讓學生切實體會到父愛母愛的重要性。但這個手工作業需要控制一定的難度,不能讓這個作業成為家長的獨角戲,否則很有可能傷到學生的自尊心。或是讓學生家長帶學生出去游玩一番,要求學生完成一篇游記。學生在感受美好河山的同時又鍛煉了自己的語文寫作能力。語文寫作能力的提升意味著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不斷提升。
小學語文教材的規劃里設計了許多德育教學內容,教師應該貫徹理解其中的思想內容,尋找一個恰當的切入點,將小學語文的人文性發揮到最大化,讓學生由淺入深地了解小學語文的魅力,并且幫助學生逐步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教師可以根據現有的課本知識巧妙創設情境,調動課堂氣氛。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充分理解其中的意味,這比我們的口頭講述更加有效。
小學教學階段,學生因為自我經歷有限,外界的各種新鮮事物都可以影響到學生的價值觀。此時的教師就是學生最佳的榜樣,所以教師應該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的自我素質逐步提升。通過教師的一言一行,讓德育作用一點一滴地體現在學生身上。師生之間的良好關系將是最好的教學基礎。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自我判斷意識還沒有完全培養起來。因此教師在課堂中應該有意無意地培養學生自我判斷能力。在中華的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優秀精神值得學生學習,然而現在不少學生沉迷于各種手機游戲,對于各種歷史人物的理解都被手機游戲給誤導了,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宣揚,讓學生對傳統文化有一個正確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傳統文化有好有壞,教師應該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傳導給學生,而不是一股腦地全部教給學生。
我們必須重視小學語文教育,提高語文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理解到這一點,讓德育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到學生的價值觀中去。通過各種正確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健康地多方面立體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建成,石云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淺談[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7.
[2]徐娜.小學語文中進行德育教育的現狀和改進措施[J].亞太教育,2015(8).
[3]王玉香.關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5(3).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李多喜(1960.10— ),男,漢族,甘肅武威人,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