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從人類邁入了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就如同一張無形的大手把全世界各地的信息在第一時間內緊密聯系起來。近30年來,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在信息傳遞途徑和溝通交流方式等方面很大程度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網絡時代已然到來,網絡的普及范圍和涉及的信息量巨大,它傳播的新聞帶有的價值取向直接影響著我國青少年道德觀的形成。傳統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已很難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應積極思考如何緊跟時代步伐,結合當代青少年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途徑改變思想道德教育方針,發揮網絡信息傳遞快速且便捷的功效。首先介紹了目前網絡環境下青少年使用網絡的狀況,再結合現狀分析網絡環境對青少年道德形成產生的積極和消極影響,最后給出了有效改善網絡環境,培養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質的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網絡環境;青少年;道德形成;影響;探究
一、目前網絡環境下青少年使用網絡的狀況
針對青少年網絡使用情況的調查發現,伴隨著網絡的普及,我國的青少年網民數量占網民總數的35%,青少年大多數自小學就開始接觸網絡,其中使用網絡的高中生人數最多,在地區分布上,城鎮青少年網絡使用者的數量為農村的3倍,青少年平均每天的上網時長為50分鐘。從上網原因角度分析,大部分青少年以娛樂消遣為主要目的,小部分青少年運用網絡學習知識,只有少部分青少年從未接觸過網絡游戲。網絡環境影響著青少年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培養良好的道德素養是青少年成長中最為關鍵的。
二、網絡環境對青少年道德形成產生的積極和消極影響
網絡對于青少年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如何把青少年道德教育和網絡聯系起來,改善互聯網環境,值得探究。
1.積極影響
青少年由于每天的活動范圍限制在學校和家兩點一線之內,對自己生活范圍之外發生的一切缺乏了解,然而,青少年正處在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最強的人生階段,渴望了解國家新聞和國際動態?;ヂ摼W為青少年提供了獲取各類信息的渠道,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拓寬了青少年的視野,幫助青少年在見多識廣之后自主形成了全面的道德觀。另外,由于當代社會節奏快,人們普遍承受著較大的生活壓力,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少了。網絡提供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另一座橋梁,青少年通過網絡和網友對話聊天,接收到了年長者豐富的生活經驗,道德觀念也因此更加成熟。網絡營造的是一個虛擬世界,因為不受生活中規矩的束縛,青少年在網絡環境里表現得更為自由,更愿意接受意見,更容易更新自己的思想道德觀念。
2.消極影響
網絡包羅萬象,信息量大,其中存在著很多沒有經過篩選的信息,有些信息自帶負面的、落后甚至帶有反動色彩的價值觀念。青少年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可塑性最強,可是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和是非判斷標準,思想觀念容易動搖,極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擾。網絡環境和現實環境有著很大的區別,現實環境受到法律和道德標準的束縛,而網絡環境是散漫、缺少相關政策制度管理的。尤其是在運用網絡聊天工具和網友對話時,少數網友的聊天態度是隨意的甚至帶有惡意,網絡不法分子時常散播專門針對年輕網民的詐騙消息,青少年受到類似網絡負面環境的影響后可能會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在許多青少年看來,網絡世界比現實世界精彩很多,青少年在現實學習生活中遭遇到挫折,感受不到周圍人對自己的認可,可能沉迷于網絡,長期上網導致身心健康受損。
三、改善網絡環境,培養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質的方法與策略
1.加強網絡安全治理,過濾網絡信息
網絡安全的治理需要在國家網信部門、學校和家長共同配合下完成,積極探索有效科學的治理方式。為了培育健康積極、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讓網絡文化發展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國家網信部門應該建立網絡治理的規章制度,依法治網,清理網絡負面信息,對網民加強正確上網的引導,對網絡信息傳播者展開網絡安全教育,鼓勵網絡信息制造者擔負起社會責任,杜絕危害性和不健康的網絡信息,共同營造綠色安全的網絡環境。
2.構建傳播積極向上的道德觀念的網絡平臺
當前教育背景下,我國針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仍然是借助政治課堂完成的,站在當今時代青少年興趣特點的角度出發,借助網絡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或許是一個更能提高教學效率、實現道德教育目標的途徑和方法。傳統的思想政治課堂教育讓學生被動接受一些正確的價值觀,這種教育方式并不能內化為學生的品質,更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學??梢源罱ňW絡道德教育平臺,例如舉辦互聯網道德講堂等公益網絡文化活動,在類似的道德宣傳活動中,學生可以不受時空限制,自主學習道德文化知識。思想道德教師可以提前篩選好有助于提高學生道德素養的文獻,在每周固定時間通過聊天工具向學生發送相關文獻供學生閱讀,經過每周的文化知識熏陶,在潛移默化之中,青少年的道德素養得到了提高。
總之,網絡時代的來臨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學校、家長和青少年自身要善于運用新時代的科技力量,借助互聯網的特點和優勢,把道德規范和網絡學習聯系起來,讓身邊的網友們意識到網絡對青少年產生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國家網信部門應該著力凈化網絡環境,構建網上道德學習平臺,用互聯網思維開發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方法。互聯網道德教學正走在一條不斷發展和改進的道路上,在互聯網的支撐下,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將會更加多元化和人性化,并且走上一個更廣闊的教學平臺。
參考文獻:
[1]王會平,梁麗.網絡環境對學校德育工作的影響及其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9):6-10.
[2]牟照英.網絡環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與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4(5):94-95.
[3]常海燕.網絡環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現狀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6(20):235-237.
作者簡介:賀園亮,男,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學,甘肅省白銀市人,就職于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第五中學。
注:本文系甘肅省白銀市教育科學2019年度“十三五”規劃課題《針對中學生網絡道德與教育策略的研究》(課題編號:BY[2019]G386號)階段性研究成果。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