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琴
摘 要:在初中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背景下,對語文教學也提出了新的任務與要求,強調其教師在日常教育中,除了要重視理論知識、學習方法的傳授外,還要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科學培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樣既有助于豐富、優化語文授課內容與環節,也能夠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人文素養;培養方法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人文素養的科學培養,既有助于學生獨立人格的形成發展,也能夠為學生個性化發展創造良好條件,特別是對于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來講。對此,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語文學科性質的優勢,積極設計、組織各項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發展、人文素養提升的教學活動,進而吸引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
一、全面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元素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內容都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通過作者生動藝術形象的塑造,以此來感染人、優化人類精神世界。對此,在實際授課中,初中語文教師應從不同角度來對教材內容作出深入鉆研,充分挖掘其中的人文元素,然后靈活引用到學生優秀個性品格、人文素養培養當中。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問題設置、課堂討論等形式來引導學生對人生做出深入思考。在實際授課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文章講解來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來做出深入思考,為其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帶來積極影響。例如:某教師在講解《多一些寬容》這篇文章時,就引導學生基于什么是寬容等問題來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作出深入思考、合作探究,以此來引導更多學生逐漸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寬以待人,少一些計較,這樣既有助于和諧人際關系的構建,也能夠促進學生合作能力的全面提升[1]。
其次,在日常教學中強化傳統文化。我國很多傳統優秀文化的文化內涵都能夠為學生良好文化素養的科學培養帶來積極影響,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懂得靈活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來感染學生,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加強對作者思想情感的深刻體會,促使其與作者產生思想情感共鳴,優化學習環節與成果。
二、加強學習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作品創作往往都離不開生活方面的有力支持,簡單來講,作品中呈現的人文精神、文化內涵其實就是作家對生活感悟的一種直接體現。基于此,在實際授課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走進作品描繪的世界當中,深刻感悟作者思想情感,以此來完善生活體驗積累,不斷提升人文素養。
首先,有機整合語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社會生活可以說是一部非常鮮活的學習教材,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探索提供更理想的平臺。學生良好語文素養的形成過程,其實就是學生積累、運用和提升語言的過程。對此,在實際授課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綜合分析、深入思考自身周圍的人和事,以此來形成獨到見解,為其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發展創造良好條件[2]。
其次,重視學生生活體驗的充分調動。在實際授課中,教師應結合具體情況來從不同角度調動學生生活體驗,深入解讀教材,以此來促使學生生活體驗、文章思想情感體驗的有機融合,促使學生、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各項教學實踐活動的高效、有序開展,促進課堂授課水平的不斷提升。
另外,在日常教育培養中,除了學生、授課方面的培養與優化之外,教師還要重視自身人文素養的進一步提升,也只有教師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才能夠應用更科學、恰當的策略方法來幫助學生提高科學培養。為此,教師應不斷提升對自身的要求,不斷更新工作理念,全面適應新課改提出的各項要求,為學生的獨特想法、個性化發展需求給予足夠尊重與關愛,加強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為學生現階段以及未來的學習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與綜合素質。此外,在此背景下,教師也能夠全面適應新時期語文教育工作提出的各項要求[3]。
三、注重情境教學方法科學應用
在日常教學中,為了吸引更多學生全身心參與到各項教學活動當中,使其對所學內容產生深刻體會,在大幅度提升其課堂學習效果與效率的同時,使其人文素養也能夠得到更好熏陶。例如:某教師在講解《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文章時,就先為學生播放了《父親》這首歌,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對父親的不易有深刻體會,也能夠進一步深化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深入體會父愛的偉大,幫助學生積累新穎、豐富的思想情感體會。同時,教師也要從不同角度來深化教材內容,深入挖掘教材中蘊含的人文精神。例如:某教師在講解《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時,就整合了教材內容與歷史知識,為學生提供一定的獨立、自由空間與時間,讓學生通過不同路徑來進行相關資料查閱、整理,對周瑜的故事做出進一步了解,然后在課堂上以自己喜歡或者是擅長的方式來為大家講述,這樣既有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進一步拓展,也能夠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人文素養的全面提升創造良好條件。
綜上所述,廣大初中語文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教學活動中應充分認識到,加強學生人文素養培養,不論是對初中語文教育事業的改革創新發展,還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進一步提升,以及今后的學習成長等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從不同角度著手,積極探索、嘗試更新穎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方法。
參考文獻:
[1]陳小棟.解析初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培養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9(2):157.
[2]練思華.初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方法[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8(8):149-150.
[3]郝亭亭.初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研究[D].西南大學,201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