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
摘 要:小班化教學成為個性化實施課改和素質教育的一大載體。通過開展以小班化教育形式為依托探索培養學生當小老師的新型教學模式,改變傳統僵化教學模式,充分挖掘合作學習的優勢,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個性,善待學生差異,著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潛力,為學生搭建充分張揚個性的平臺,以學促教、以教促學,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就農村小班化數學課培養學生當小老師教學模式做一探索。
關鍵詞:小班化;數學;小老師;模式;探索
隨著小學教育改革的縱深發展,農村小班化教育成為這一發展的標志,其核心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開展小班化教育,可增進師生的互動頻率,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度增強,引導學生享受教育資源接受優質教育。小班化教學也成為個性化實施課改和素質教育的一大載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以小班化教育形式為依托培養學生當小老師的新型教學模式,使得教師教學觀念與時俱進,改變傳統僵化教學模式,充分挖掘合作學習的優勢,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個性,善待學生差異,著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潛力,為學生搭建張揚個性的平臺,探索以學促教、以教促學,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一、“小老師”教學模式的“前世今生”
傳統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揮,更不要提創造性了。隨著新課改的大力實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各大課堂都圍繞這一中心開展教學,不少教師嘗試轉換角色,讓學生當“小老師”,從而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讓生生之間互動互通,共促共進。這是進行素質教育的有益嘗試,也是教師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的生動體現。“小老師”并不是現代的新名詞,早在20世紀30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就倡導過“即知即傳人”的“小先生”制,大的教小的,小的教不識字的,“小先生”教人知識能長知識增才干,一舉多得,從而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一制度曾經一度得到積極推廣和普及。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被譽為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的魏書生,經常讓學生扮演教師角色,學著備課和上課,他所帶的班級綜合能力位列年級前茅。既有前人的實踐經驗可以借鑒,又有現代的課改思想作為引領,農村小班化數學課培養學生當小老師教學模式是可行、可用的。結合農村小班化的實際,讓這一教學模式能夠“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切實發揮作用,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從而真正成為踐行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二、“小老師”教學模式運行程序
在農村小班化數學課上,讓“小老師”從臺下走到臺前,離不開教師的點撥與引導,教師既不能多講,還要做到有效指導,學生需要根據數學知識的學習做好充分準備,從而在教師的引導下,讓這一教學模式形成系統性和常規化,實現教學相長。
1.合理分配小組
小班額中的學生人數較少,教師對學生個體的了解也比較全面,哪些學生的數學認知能力強,水平高;哪些學生的認知能力一般;哪些學生認知比較困難。基于這些信息,可以較為順利地完成優劣搭配的分組,在成立小組時,教師要對各小組提出要求,組內成員必須分工明確,遇到問題及時交流合作,且能夠發揮各自所長,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幫互助。
2.建立評價體系
“小老師”教學模式的構成因素離不開評價,這是推進這一模式不斷發展的催化劑。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系統的評價體系,確保農村小班化能夠具有實行這一模式的持久性和系統性。因此,建立評價體系是必不可少。教師設定評價標準,包括具體的評價內容、評價等級,對每次“小老師”的具體的教與學做好記錄,進行量化。同時,將競爭機制引入這一模式中,設立優秀“小老師”、最佳小組、最佳明星獎等,從而促進各小組的競爭意識,提高“小老師”的“教學”質量。
3.學會備課上課
數學課堂上,教師以身作則,為“小老師”做好榜樣,引導學生首先對所學的數學內容了解并掌握。為了能夠讓學生當好“小老師”,教師需要給學生進行“集訓”,提前告知如何備好數學課,如何根據教學目標、重難點設計教學方案,預料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做好如何回答的心理準備和對數學知識的熟練掌握,怎樣布置課后作業等。因為小學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相連,教師引導各小組從生活中獲取數學信息,所講內容盡量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契合,這樣容易理解和掌握,并學以致用。期間,要多根據教與學的進度隨時調整教學方法,同時,還要具備耐心和責任心。
4.提高講課能力
對于農村小學生來說,當“小老師”首先要克服羞澀和膽怯的心理,教師需要積極鼓勵他們,并多提供鍛煉他們講課能力的機會,當學生學會如何備課后,為這些“小老師”提供平臺試講,并讓同組的學生輔助配合,經過幾次的鍛煉后,這些“小老師”掌握了講課流程,自信心大增,以后就可以大膽給全班或者小組上課。
5.做好課后總結
教師要引導“小老師”做好課后的評價與總結,從聽講的學生中收集反饋信息,從而不斷歸納總結,彌補不足,為繼續上課做好鋪墊。
總之,農村小班化數學課培養學生當小老師教學模式,有其優勢和特點,“小老師”可以充分發揮主體性,為教師的教起到輔助作用,生生之間溝通順暢,思維靈活,易于理解和掌握新知,從而提高學生個體素質,實現學習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徐春霞.農村小學,數學課如何實現小班化教學[J].數學教學通訊,2016(7).
[2]錢金勇.利用小班優勢 開展有效合作:淺談農村小班化數學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課程教育研究,2013(4).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