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春峰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現行教材中閱讀內容占主體,而且都是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它是學生學習漢語的典范文本。通過閱讀讓學生了解了中華民族的絢爛文明,拓展了他們的知識和視野,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意義重大。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設計時一定要注重設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策略
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著很大的誤區,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設計時,只憑感覺和經驗任意選取閱讀教學內容,沒有科學合理的教法,教學效率低下。而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一定要注重閱讀教學內容設計的策略。閱讀教學質量高低決定語文課堂教學的成敗,因為閱讀教學內容處在教學的中心位置上,而閱讀教學內容的設計是動態的,這就要求老師在閱讀教學設計時要定位好角色。
一、站在讀者的角度設計閱讀教學內容
作為一名小學生,拿到一篇文章時,他們只會將自己當作一名讀者,而不是去參加應試的學生。作為讀者,他們會對文章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同樣,作為老師在對一篇課文進行備課時,先不要去想文章中的考點是什么,而要把自己當作一名讀者去感受文章的內容。
老師面對一篇課文時,首先站在讀者的角度來進行閱讀,但必然不能像普通讀者那樣去閱讀,這就需要對文本進行解讀。文本講解是語文老師必備的本領,直接影響著一節課的教學設計,以及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所以上好一節閱讀教學課的前提是文本解讀必須到位。文本解讀能力又決定著教學的成敗,怎么提高文本解讀的能力呢?一是老師在準備一篇課文的教學時,首先拋開參考書,讓自己走進文本中,自身去嘗試著解讀文本,這樣才能得出獨到的見解,自身的解讀能力也會逐漸提升。李衛東老師說過:“語文老師,對待文本靜下心來,試著一個詞一個詞,一句話一句話地理解。”二是老師要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多讀一些帶有名家點評的經典作品。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有豐富的閱歷,要多讀教材以外的書,這些書對語文教學大有裨益。
二、站在教學的角度設計閱讀教學內容
王之渙的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用到語文閱讀教學上很是恰當,若要想看到更遠的景色,就要再上層樓,作為語文老師,閱讀教學內容的設計也是如此,不能囿于陳見,只管當下教學年級的閱讀教學內容,為自己圈定范圍。新課程理念下,進行閱讀教學時,一定要與時俱進,多解讀新課標,這才是更上層樓的途徑。
語文老師要對新課標及其構成有整體的了解,新課標是我國語文教學的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基本規范,每個學段的教學目標各有規定,這是老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必須嚴格遵守的。以語文課標中的閱讀目標為例來看,第一學段是小學一二年級的閱讀目標。因為小學生剛剛進入校園正式接受學校教育,所以這一階段主要側重于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其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能主動去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閱讀的樂趣,而到了第二學段三四年級的閱讀目標就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進行閱讀教學內容設計時,老師一定要對語文課標目標給予重視,否則語文教學中可能出現偏差。
三、站在研究者的角度設計閱讀教學內容
傳統語文教學,由于知識更新速度慢,所用的教材相對穩定,所以很多老師一直在“吃老本”,而新課改背景下,對老師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語文老師成為一名研究者。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語文老師只有成為研究型的老師,才可能更好地設計出閱讀教學的內容來。
有位名師上公開課《鳥的天堂》,為了能將課上得精彩,前前后后試講過近十次,課后請同行進行評價。第一次上完課后,自認為設計完美,但是效果讓人失望,本應該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可是學生的反應很是淡漠,學生的參與面不廣,課堂氣氛沉悶。隨后根據同行老師的建議對教學設計進行修改,修改為讓學生理解欣賞課文中的優美語句,并談自己的感受,完全打破了前次的教學設計思路,沒有按部就班去上課,這樣一節課就變成了學生的自主閱讀課,學生的閱讀自主性得到了發揮,閱讀教學中的體會感悟成了教學的主旋律,交流評價建立在了對文本內容理解的基礎上。
隨后又對本課進行了多次的修改,主要是對閱讀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進行拓展,這樣的一個拓展過程就是對課程內容不斷反思的過程。語文老師進行教學反思是提升教學效率的主要途徑和有效手段,也是對教學內容進行研究的有力保證。葉瀾先生曾經說過:“一名老師,若想要課堂教學講得越來越精彩……能夠持之以恒地寫幾年教學反思,那么他離名師的距離就會越來越近?!苯處熤挥薪洺P缘貙懡虒W反思,才能從量變到質變,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走向成熟。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是閱讀教學,只有針對這個重點做好教學內容的設計,語文教學的效率才會得到提升,學生的學習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秋玲.語文教學內容的四種形態[J].語文建設,2012.
[2]趙海艷.淺談語文教學內容確立的理論依據[J].當代繼續教育,2014.
[3]黃乃佳.合理定位語文教學內容的四性[J].教學與管理,2013.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