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芬
摘 要: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當下,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現如今仍有許多教師在沿用著過去的講授制教學,忽略了學生自身個性的發展與獨立思考意識的培養,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利用情境教學法,堅持做到通過創設有效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強課堂互動,增強課堂氛圍;聯系實際生活突出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作用這幾大關鍵方面,不斷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為其未來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創設;研究
一、通過創設有效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不斷激發學生學習和前進的動力,因此在學習中,學生需要不斷保持學習的積極性。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課本及提綱進行傳統的教學及講解,教學過程極其枯燥乏味,毫無新意,每天像這樣進行教學,長久以后不僅學生會變得積極性缺失,教師也會感到無趣。而且數學知識要求學生進行思維的不斷活躍和不斷的思考,在這種傳統教學方式下,學生也不會跟隨著老師的講課進度積極進行思考,因此教師可根據課程進行有效的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一旦有了興趣,學生便會自主進行學習和探索,課堂氛圍和效率也會相應地進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比平時多上幾倍。
例如,小學數學“乘法”一課中,教師可以利用多種輔助手段進行教學,比如先用PPT對學生進行動畫講解,讓學生親身試驗,站成5排6列的學生,除了可以用6+6+6+6+6的方式計算人數以外,也可以用6×5進行計算人數,幫助學生更加明顯地進行乘法學習,幫助學生認識到加法亦可以使用乘法進行計算和學習,這個過程會使得學生感到好奇和充滿興趣,認識到加法與乘法的關系,有效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效果,增加小學數學的課堂氛圍。
二、通過創設有效的情境,加強課堂互動,增加課堂氛圍
教學及課堂的成果不能單看教師或者學生,兩者的配合和合作更為重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學過程中課堂的互動是非常重要的,這對于學生自身的學習和發現自身的缺點是非常有益的,也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和問題所在,因此創設有效情境,加強課堂互動對于教師進行教授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可以在創設情境時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想要的情境,積極采用學生所提的意見和建議,在創設情境中融入學生的想法和思維,學生不再單單是課堂聽課者,教師采用學生的意見會使得學生感覺教師對自己的意見很重視,也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互動越多,課堂的效果便會更加好。
例如,小學數學課本中“認識鐘表”一課時,教學內容是要幫助學生認識鐘表的各個部分和結構,教師可以拿一個鐘表掛在黑板上面,再拿一個鐘表進行教學,對學生提出問題,“鐘表上面的三個指針都是什么?”“哪個走得最快?”“哪個走得最慢?”“每個指針都代表的是什么時間?”等各種問題,由于小學生思維活躍積極,對于感興趣的問題都會積極去探索和討論,解決老師所提出的各種問題,這個過程既加強了課堂氛圍,又強調了互動的重要性,增加師生感情,又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進行了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索和自主創新能力。
三、通過創設有效的情境,聯系實際生活突出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作用
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課程,在生活各個地方都可以應用。學生對數學沒有太大的興趣,是因為學生不知道數學有什么太大的用途。教師通過創設有效的情境,向學生說明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用途,小到買菜大到航天航空,每一項都離不開數學知識的理論幫助。但對于小學數學教師僅僅突出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即可,引導學生學好數學可以在生活的哪些地方進行應用。學生了解到數學的重要作用后,也會提起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利用生活實際情境來進行情境的創設和教學,小學生的聽課效果也會更好,抓住學生的思維活躍的特點和數學應用型的特點進行準確的結合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去學習數學,愉快地去學習數學,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創設新型課堂,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師教學效果。
例如,在進行加減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日常的生活情境,在超市進行買東西時,有的學生扮演收銀員,有學生扮演顧客,利用所學的加減知識進行實際的應用,這種實際情境的教學不僅使得學生感受課堂的樂趣,也使學生對本堂課的內容更加印象深刻,可以有效將數學帶入實際生活中去。情境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對于小學學生會更為有效,迅速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情境的創設和學生的實際聯系到一起,在生活中學習,在課堂中學習融為一體,利用情境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有效增加課堂的效率。
總而言之,在現代小學數學教學的大背景下,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利用情境創設的方式,堅持做到以上幾個方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趙子玉.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的方式與價值[J].小學數學教育,2014(5):3-1.
[2]黃旗云.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的意義與策略[J].數學教育,2015(1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