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營改增”改革在我國經歷幾年的歷程,也是國家對建筑業稅收管控的重要內容。其中建筑業就在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試點范圍內。“營改增”的實施,為建筑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新的挑戰。企業要在嚴峻條件下仍保證利潤最大化就需要對建筑業的納稅籌劃依照“營改增”的規定和要求進行調整,控制建筑業納稅成本、使稅務成本最低。文章就探討在“營改增”的背景下,建筑業納稅籌劃的具體方案。
[關鍵詞]營業稅改增值稅;建筑業;納稅籌劃;成本控制
[中圖分類號]F812.42
營業稅改增值稅,是依據現代經濟發展的形式提出的稅改措施,調整新時期的經濟結構,符合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其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使第三產業的稅負減輕,明確各個稅收的范圍,建筑行業要想在新稅制的背景下,健康持續的發展,還需要加強納稅籌劃的研究,調整原來的納稅籌劃,降低納稅的成本,提高建筑行業的經濟效益。分析“營改增”背景下的納稅籌劃對建筑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1 “營改增”對建筑業的影響
(1)營業稅改增值稅。目前我國的稅收制度正在穩步地推進改革進行。規范了納稅事業的健康發展,規避了重復收稅的弊端,促進了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營業稅改增值稅簡稱“營改增”,增值稅就是把商品在流轉過程中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征收的一種流轉稅。所以“營改增”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規避了營業稅重復征稅的問題,降低了企業的納稅負擔,調整了社會經濟的結構,確保經濟健康持續的發展。“營改增”的征收范圍已經覆蓋全國,對建筑業較為影響的是建筑業下游很多行業可以選擇或者適用簡易計稅,目前,建筑行業很多項目都是新項目,按一般計稅核算,這樣的前提下在平衡企業稅負或者進行稅務籌劃是財務嚴峻的問題,營業稅改增值稅給建筑行業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2)“營改增”對建筑業納稅籌劃的影響。①建筑企業工程建設中,涉及了大量的材料,在實際的操作中,供應商在供應材料的時候,直接把發票開給甲方,這樣建筑企業就沒有材料的發票,就不能使用發票來進行進項稅額抵扣,增加了納稅的成本。②為了降低材料的成本,在材料采購的時候可能會選擇一些小的納稅單位,但是因為這些納稅單位的規模比較小,不能提供增值稅的發票,也就不能使用發票進行稅額抵扣。③工程建設工期較長或嚴重滯后,甲方在支付金額的時候,不能按時足額的支付,造成承建企業在資金上面也不能及時地支付給相應的供應商,導致發票不能及時地取得或無法取得,增加了稅收的成本或無法達到遞延納稅或稅負平衡,增加財務現金流壓力及利潤率下降,或者會影響班組的正常進場或離場,為了能如期完成工程,重新招標新的班組,時間壓力下無法精挑細選,對業務的熟練度等情況可能造成工期延長或工程質量下降。④農民工工資的管控給企業帶來很大的管理成本。
上述都是在“營改增”背景下,給建筑業納稅籌劃的影響,其中主要的就是發票的問題,建筑業不能及時地拿取發票進行稅款的抵扣,增加了納稅的成本。在“營改增”的背景下,其主要的問題:建筑行業隨著社會現代化的建設高速發展,大批建筑企業涌現,但企業的規模以及經濟實力都是有著一定差異的,特別是一些小企業,其經濟實力相對比較弱,所以只能是一些分包的業務,因此,就會對納稅人存在區別對待,不同的納稅主體,采取不同的措施,導致了納稅成本的增加,而且其中的運輸成本也不能抵扣。
2 “營改增”背景下建筑業納稅籌劃方案
(1)提高對“營改增”的了解。在“營改增”的背景下,加強納稅籌劃,保證納稅籌劃的合理性。建筑企業需要對新稅制進行了解,不斷學習“營改增”新的規定和要求以及其中出現的優惠政策,其特點,稅費新的計算方式和規則。企業增強內部人員對“營改增”專業知識的培訓及指導,對內部人員進行新稅制知識的培訓和學習。從成本、管理以及采購等多方面進行分析,保證納稅籌劃的規范性、合理性、合法性和可籌劃性。
(2)加強納稅申報的管理。主要是提高納稅申報管理,能夠及時地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在“營改增”的背景下,納稅申報也變得更加復雜,添加了一些新的制度,所以一定要加強納稅申報的管理,確保申報材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注意申報的變化事項,盡可能地增加進項稅額。
(3)具體的措施。
①結算方式的選擇。選擇合適的結算方式,可以推遲納稅義務的時間,從而提高經濟效益。稅法中規定,不同的結算方式的納稅義務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進行納稅籌劃的過程中,盡量采取有利的結算方式,推遲納稅的時間,獲得納稅期的遞延。這就需要考慮不同的結算方式。
按照財稅〔2017〕58號規定,“納稅人提供租賃服務采取預收款方式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到預收款的當天”“按照現行規定應在建筑服務發生地預繳增值稅的項目,納稅人收到預收款時在建筑服務發生地預繳增值稅。按照現行規定無須在建筑服務發生地預繳增值稅的項目,納稅人收到預收款時在機構所在地預繳增值稅。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項目預征率為2%,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的項目預征率為3%”。也就是說,建筑服務預收款不再按照原來的規定納稅,可以遞延,在收到預收款的時候,扣除分包款,按預征率預繳納稅(異地的在建筑服務發生地預繳,非異地的在收到預收款時機構所在地預繳)。
案例(假設一般計稅,預收款1000萬元、分包款500萬元,城建稅稅率7%):預繳增值稅:(1000-500)/1.09×0.02=9.17萬元,附加稅1.1萬元,合計10.27萬元,比原規定遞延(500/1.09×0.09)×1.12-10.27=35.97萬元。
在選擇遞延納稅考慮收款節點時應注意:合理評估無法收回款項的金額,制定補充協議修改付款日期(延遲)。以抵消由于無法足額收回工程款,造成無法足額支付供應商材料款,不足以抵扣進項的影響。
②業主方或承包商購買主材的籌劃。財稅〔2017〕58號文:“7月1日起由建設單位為地基或基礎、主體結構項目自行采購全部或部分鋼材、混凝土、砌體材料、預制構件的不再屬于甲供工程,適用簡易計稅”僅限于建筑施工企業。下面以上述材料總額占工程材料總額45%為例,計算印花稅以含稅金額計算。
3 結 語
文章分析了營業稅改增值稅稅法對建筑業納稅籌劃的影響及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最新制度提出了建筑業納稅籌劃方案,模擬了具體的籌劃建議和措施。
參考文獻:
[1]吳玉婷.營改增背景下Q建筑公司納稅籌劃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7.
[2]王佳.“營改增”背景下建筑業納稅籌劃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7.
[3]胡旭輪.基于營改增背景的建筑業納稅籌劃方案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6(21):201.
[4]王子龍.“營改增”背景下建筑業的納稅籌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17):12-14.
[作者簡介]黃春花(1980—),女,廣東湛江人,本科學歷,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建筑行業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