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
【摘 要】 初中生現在學習壓力很大,物理成績的好壞不僅靠平時的積累,也要注重中考前的復習方法的指導。務實基礎,重視好專項復習中知識點的梳理,有針對性的綜合訓練,使知識系統化,在考試前回歸書本,吃透教材,將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大幅度提高。
【關鍵詞】 初中物理 ?復習方法 ?強化知識
初中物理是中考總復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現階段中考總復習情況為基礎,結合近年來初中物理知識的特點,分析中考總復習中初中物理復習方案。
一、運用教改模式,科學制定復習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初中物理總復習前,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總復習要以教學大綱為依據,以中考說明為標準,以課本、指導叢書為具體內容,明確教材知識點的分布,全面進行系統復習。計劃制定時一定要針對大綱、教材和學生實際,確保重點知識的重復率和基礎知識的覆蓋率,不同層次學生的共性要求要全面兼顧,突出分解難點、把握重點、質疑疑點,科學合理地制定計劃。教師對總復習目標制定和課堂設計,是中考關鍵的一步。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緊扣大綱與課本,切忌降低或拔高目標。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的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知識、形成能力、提高素質的過程,這一過程的主體始終是學生。學生只有通過主動地學習,才有可能獲得知識、發展能力、提高素質。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強化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也就是說,既強調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也不忽視老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知識建構的幫助者和促進者,而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灌輸者,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以前的物理教學中,有些老師在上復習課時僅僅是照本宣科把本章內容抄了一遍,這樣做的作用最多是起到了回顧了一下相關的知識內容,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可以說作用甚小。所以在復習中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由配角變為主角,真正做學習的主人。在組織學生上復習課時,讓學生自己動手整理知識結構,通過學生小組的合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許多學生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點,以各種各樣的形式整理出了一章的知識結構,如枝狀式、列表式、主線式等。可以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比一比哪個組知識結構更合理,并給予相應的鼓勵。通過這樣的復習和學生自己的歸納、整理,學生對知識體系的掌握就會達到更加深入的程度。最后,在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上,我們可以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進行交流討論,當學生遇到一些困難時,再作適當的點撥。
三、新課的引入,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初中生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總是想探個究竟。強烈的好奇心能夠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因此,物理課堂教學中,要重視課堂教學的引入,如果課堂引入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是很難認真聽課的。新課的引入可以通過播放視頻、講故事、表演魔術等方式來實現。如講解“動能”這一知識點前,我通過播放日本發生海嘯時海浪掀翻汽車引入動能;在講解《浮力》前,通過講“死海不死”的故事引入浮力;在講《大氣壓》時,通過表演“聽話的滴水瓶”引入大氣壓。實踐證明,通過以上方式引入物理新課,學生被那震撼的視頻場面、耐人尋味的故事和精彩的魔術所吸引,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高。
四、復習要源于教材并高于教材,要形成全面的知識網絡
總復習要立足教材,但不是教材內容的簡單重復。現行物理教材按照“先現象后本質”“先部分后整體”“先特殊后一般”的結構形式編寫,這樣的安排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征,便于新課教學。但是,到了總復習階段,就應該從知識的系統性和整體性來考慮。要指導學生把相關的各章節中零散的、單一的知識點重新進行歸納、整理,要將已學的物理概念、定律、公式等有機結合起來,利用分類列表和框圖形式,串成線、連成網,從而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以便學生從現象到本質有一較為完整的認識,進而在更高層次上去把握教學內容。
五、注重學生“雙基”復習,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是學生學習的基石,應用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問題是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體現和創新,所以,在復習時要認真加強“雙基”的復習力度,營造培養學生能力的氛圍和空間。在復習時,我們要把功夫下在“過程”上,幫助學生彌補過程差異,要把知識形成過程的內涵和外延逐一引發出來,讓學生自己清查整理。要選擇特定的典型習題來訓練,在抓好“雙基”訓練的同時又要著眼于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將基礎知識轉化為能力,并引導學生找出新舊知識的聯系,找出規律性的東西,這是形成素質能力的有效途徑。此外,在復習教學時要把學生的興趣、愛好、注意力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要充分挖掘學生自覺復習的潛能,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復習的效果。
六、正確處理好“講”與“練”的關系
不管什么課都離不開教師的“講”與學生的“練”,如何把講與練有機結合起來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講”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練”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不能“滿堂灌”地一講到底,更不能放任自流地只教學生“練”,可以邊講邊練,也可以先講后練。講要“精”講,精講要求教師在課前作好充分的準備,把握教材中的主要內容,抓住重點、難點,抓住學生自己難以解決的、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通過教師的講解,達到釋疑解惑、指點迷津的效果。要講清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規律,還要講清解典型問題的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要充分利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來拓寬學生思路,培養學生的能力。練要“精”練,避免搞“題海戰”。要針對教材中的知識點,按照大綱要求和考試說明精編習題,且所編習題要有代表性,達到復習內容習題化,知識鞏固具體化,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應試能力。
總之,要提高初中物理的復習效率,就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梳理知識,確定學習目標與復習重點,并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練習,強調獨立復習要與指導復習相結合。在復習方法上力求實效,力圖一節課45分鐘高效地完成自己預定的復習目標,從而有效提高初中物理復習的有效性和初中生的中考成績。
參考文獻
[1] 胡曉風.如何做好初中物理中考總復習[M].當代教育,2012.
[2] 崔淑俠.初中物理總復習方法淺析[J].教育藝術,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