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瑞文
摘?要:美術與音樂一樣,都是具有深刻內涵及意義的一種藝術形式,美術作品可以像音樂一樣在特定時間、氛圍中使人感悟到其中十分深刻的情感,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美術作品中蘊含了作者的內心情感表達。初中學生在學習美術課程的過程中要能夠以敏銳的觀察力去洞悉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并結合自身真實的情感體驗去感悟作品的內涵,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日常美術課程教學的工作時逐步滲透情感教育,以通過長期的教學熏陶,促使學生具備豐富的情感世界、健全的思想品格,從而加深學生對美術課程的正確理解與認識,提升個人審美情操。
關鍵詞:初中美術;情感教育;滲透分析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與發展,現代化素質教育更加注重對學生思想情感以及品格的教育與培養。初中美術教學作為學生接觸高層次藝術的重要基礎平臺,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健康的情感世界觀念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及生活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合理開展情感教育成了現代化素質教育要求下美術教學的重要工作內容。本文首先就美術課程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內涵及意義進行了簡要的闡述,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情感教育的教學現狀,針對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措施進行了簡要的分析論述,旨在交流教學經驗,為美術課程教學的高效開展提供建議。
一、 初中美術教學情感教育的內涵及其意義
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工作中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情感教育主要側重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健全的性格培養以及學生自我調控能力的發展,通過在教學活動中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和感染學生,促使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逐漸產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從而在學生的情感世界中樹立正確的情感觀念。蔡元培先生說過:“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冶感情為目的者也。”初中美術情感教育主要是通過教師制訂明確的教學計劃以及內容,通過日常教授學習的形式將道德、政治以及美感等方面的內容滲透到日常美術課程的教學工作中,以培養學生健全的思想品格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初中美術中的情感教育的開展不僅可以有效增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與教師的情感交流,同時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悟美術作品,拉近學生與美學作品的距離。通過豐富的教學形式,學生可以在情感教育的過程中形成健全的個性品質,提高美術課堂學習效率,促進學生良好的情感觀念以及豐富情感世界的養成。
二、 現階段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發展,素質教育逐漸取代了傳統教育理念下的應試教育,但是就目前初中美術課程教學來說仍然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教學問題,在一定程度生影響著美術課程的教學效果與教育深化改革。在美術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教師課堂講授的過程缺乏與學生的有效溝通,授課方式單一枯燥。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要求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仍然存在以教師為課堂教學的中心,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與解析,單純地以教師的理解與體會為主傳輸給學生,忽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個體差異。美術課程本身是一門開放性的藝術課程,每個人對作品的理解不同決定了學生學習具有創造性的思維,單一地按照教材內容授課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想象空間與思維發散能力的培養;二是教學中課堂內容設計缺乏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美術課程來源于生活,在接觸學習的過程中要能夠從生活化的角度去思考和發現,這樣此能夠從內心深處迸發出對美術作品理解與創造的情感。單一地講解作品背景與繪畫技巧,忽視與現實的聯系不僅會增加學生學習的難度,同時會阻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真情流露,影響情感教育的效果。
三、 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措施分析
(一) 加強師生情感交流,多元化課堂教學
傳統美術課程教學普遍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單純地聽從教師的講解并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相關美術基本功學習活動。整個教學過程師生交流較少,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加上學生對美術學科認識上的偏見,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重視程度不夠,對美術作品的學習以及繪畫練習缺乏積極性。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缺乏輕松活躍的課堂學習氣氛。完整的課堂教學是基于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基礎上組成的,如果單純的教師參與教學講授,學生不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這樣的課堂學習氛圍是枯燥乏味的,學生在學習時很難發揮學習的主動性,久而久之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情感教育實施的基礎與前提是建立在師生之間有效的情感交流之上的,只有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教師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訴求,同時學生也更容易理解教師的講授內容,最終促進情感教育的順利實施。因此,在開展美術課程教學時,教師要能夠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及思想從不同角度開展多元化課程教學,調動課堂學習的氣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從而為情感教育的實施奠定基礎。例如,在以《蒙娜麗莎》這幅畫作開展美術鑒賞課時,教師的教學工作不僅停留在對作品的欣賞層面,同時可以以畫作為引線,向學生講述達·芬奇的人生歷程,促使學生充分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以及在創作這幅畫作時是以怎樣的心態去構思的,從而切實使學生能夠感悟到這幅畫作的魅力。
(二) 充分利用教材內容,滲透情感教育
美術教材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與作用,就美術課堂教學實際而言,教師在選取教學內容時需要遵循以下四個教材內容原則:教材內容具有價值性、教育意義、延展性以及情感性。與此同時,教材知識內容的選擇還應該多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內容為主,對學生生活中內容進行整理與教材改寫,從學生身邊入手,深挖情感教材,滲透情感教育。例如,在學習“身邊的物品”這一章節的內容時,學生可以從日常生活用品入手進行分類、研究,能力強的同學還可以進行物品的速寫表達。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從生活實際出發,踐行滲透教材內容教學,不僅可以鍛煉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同時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繪畫技能。據有關心理研究表明,學生對于自己喜歡的東西具有非常敏銳的記憶力和情感寄托,通過對日常教材內容的充分利用和生活物品的繪畫訓練,幫助學生發展學習過程中的情感,促使美術與情感進行有機的融合,從而達到美術課堂與情感教育的同步教學。
(三) 強化情感在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從藝術的角度上來講,美術是一種抽象的情感表達方式,通過美術作品的表現形式不僅可以生動地表達人們內心世界真實的情感感受,同時還能夠在作品中直觀的體現人們的生活經歷,這種通過客觀的表達形式傳遞情感以及訴求的美術作品對學生的情感激發與培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正處于青春時期的初中生在情感感悟方面有著敏銳細致的洞察能力,這種情感層面的顯著特點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捕捉到美術作品中極其細微的情感表達。再具體的美術教學活動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選擇教材中某一美術作品,引導學生從作品的創作背景、作者簡歷、作品內容等幾個方面綜合考慮,確定作品的情感基調。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在學生充分把握作品的情感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書面表達的形式來展現對作品的直觀情感體驗,以此來加深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感知理解,促進學生思想情感的正確表達。
(四) 多元化課堂教學形式,提升情感教育效果
隨著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與發展,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施已經在初中教學的課堂上開始普及應用起來。為了適應時代與教育的發展,在美術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設施進行輔助教學活動。在美術課堂的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寬學生美術學習的眼界,同時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時突破教材內容的束縛,加強對生活中美的事物以及瞬間進行直觀的欣賞,促進情感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教師在借助多媒體教學進行美術課程的教學安排時可以多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入手,在進行鑒賞課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借助詩歌、音樂的形式輔助美術作品的展示,進行同步的鑒賞活動,引導學生深刻體會作者在創作時的內心情感。例如,在進行《江山如此多嬌》該作品的鑒賞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毛澤東的詩詞《沁園春·雪》來進行輔助鑒賞學習。在作品畫作以及詩詞音樂的襯托下,氣壯山河的感覺油然而生,一種驕傲的愛國情感在學生心里蔓延。在這種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學生的思想情感以及想象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豐富和發展,不僅增加了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感悟能力,同時又促進了學生情感世界的發展與提升。
(五) 合理開展戶外寫生活動,升華情感教育效果
在美術課程的教學活動中戶外寫生環節必不可少。教師可以通過合理地組織學生開展戶外寫生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能夠透過自己的雙眼去發現、感悟大自然中的美景,釋放內心的壓力,獲得全新的情感體驗。因此,在滲透情感教育的美術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合理的組織學生進行戶外寫生活動,以更好地促進情感教育的實施和效果的提升。在組織戶外寫生的活動時,教師可以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寫作內容及主題進行規定,然后帶領學生進行自由的美術繪畫活動。在戶外清新的空氣以及怡人的風景都可以促使學生的精神情感得到釋放,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也更容易表達真實的情感體驗。例如,在面對美麗的荷塘景色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圍繞《荷》相關內容進行畫作的創造和思維啟發,引導學生畫出自己眼中的荷塘景色,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表達。寫生的是學生內心情感與精神世界的真情流露的過程,對于美術教學的情感教育來說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寫生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釋放與升華,對學生形成健全的思想品格和豐富的情感世界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四、 總結
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課程中的滲透是現代化素質教育對中學美術教學工作的全新要求,基于這一實際教育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需要通過不斷完善教學方法,開設多元化教學模式,在豐富的教學活動中逐步滲透情感教育,從而引導學生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能夠逐步培養起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實現個人素養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于增忠.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J].科普童話,2017(4).
[2]張國華.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3):176.
[3]敖曉強,張秀利.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J].赤子(上中旬),2015(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