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摘 要:高效課堂是課堂教學的理想狀態(tài),也是廣大教師一直以來都在努力探尋和不懈努力的目標。然而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卻造成了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偏差,導致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和狀態(tài),難以從根本上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構建和實施。那么,究竟應該如何才能實現(xiàn)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呢?對此,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經驗,以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為依據(jù),從組織合作學習、開發(fā)課程資源與利用信息技術三個維度出發(fā),分析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和實施方法,希望能夠為一線高中化學教師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實踐
課堂是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深入,課堂承擔起了更加重要的職責與使命,成為了推進改革的前線陣地, 因而更加迫切的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策略、打造并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所以說,面對全新的教育教學形勢,作為高中化學教師的我們,必須要徹底摒棄落后的觀念的束縛,走出傳統(tǒng)教學的誤區(qū),把握新課程改革的核心與要求,結合化學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結構來展開深入地探索,以實現(xiàn)科學、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實踐運用,建立新的課堂結構體系,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過程,順利構建起高中化學的高效課堂。
一、組織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團隊配合
合作學習是新課改所強調和倡導的有效學習和教學方式,可以改變并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的封閉狀態(tài),讓課堂更具生命和活力。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應當改變過去統(tǒng)一性的授課方式,嘗試依據(jù)學生的學習成績、能力水平和性格特征等要素,結合“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標準和原則來將他們分成4-6人一組的學習小組,從而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溝通與交流,實現(xiàn)學生間的優(yōu)勢互補和互幫互助,增強學生的團隊配合,收獲理想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授《化學能與熱能》時,本節(jié)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們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原因,這就需要學生們經歷完整的探究過程,所以,筆者開展了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對本節(jié)課程的內容進行深入討論。首先,筆者將學生們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的人數(shù)為6人,小組成員安排完畢后,筆者再根據(jù)教材中的內容,設置簡單的探究任務,隨著學生們的探索,筆者在不斷加深探究的難度,讓學生們在探究中感受化學能和熱能之間的轉化關系。這樣,筆者通過組織合作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配合能力。
二、開發(fā)課程資源,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化學教學不應該局限于教材和課本之中,而是應該向著更加廣闊的方向進行拓展,才能夠讓學生學習、接觸到更多的化學知識與技能。因此,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將課堂教學的關注點從課本延伸到現(xiàn)實生活當中,開發(fā)并挖掘各種與學生生活經驗相關的素材和資源,并將其融入到化學教學過程中,加強化學與生活間的緊密聯(lián)系,促使學生可以站在生活角度去理解和看待化學知識,體驗到化學的應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學生的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
例如,在教授《金屬的化學性質》時,筆者秉承“化學源于生活”的教育理念,所以,在開發(fā)課程資源時,更多的將生活與課程進行融合。上課后,筆者先引出生活中的現(xiàn)象,從事實出發(fā),采用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們感受金屬與氧氣以及酸反應的不同,這個過程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還能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們的學習能力。這樣,筆者通過開發(fā)課程資源,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利用信息技術,加深學生認知層次
信息技術的實踐運用是信息時代下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必然結果,能夠革新知識呈現(xiàn)的方式,加深學生認知層次并提高學生的學習實效。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則需要具備與時俱進的觀念和意識,善于運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設備和手段來輔助課堂教學,將知識和信息以圖片、動畫或者影像、音效等形式呈現(xiàn)出來,創(chuàng)設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帶給學生視覺、聽覺上的感官沖擊,優(yōu)化學生感性認識,加深學生認知層次,促使學生可以更好、更快地理解、消化和吸收知識內容,助力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
例如,在教授《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時,本節(jié)課程涉及到了很多實驗,但在實際教學中,很難將這些實驗完整的進行操作,所以,為了優(yōu)化教學過程,筆者結合信息技術展開教學,將課程涉及到的實驗進行直觀展示。上課后,筆者通過信息技術展示主線知識點中的實驗,當學生們對這部分實驗有了認知后,筆者再拓展其他知識點的實驗,逐步提升實驗難度。這樣,筆者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加深了學生的認知層次。
綜上所述,構建高效課堂是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也是推進新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要素。所以,廣大的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具備清醒的觀念和認識,不斷地思考與探索,通過組織合作學習、開發(fā)課程資源與利用信息技術等策略的運用,來優(yōu)化整個化學教學的過程,從而構建并實施高效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先鳳.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17.
[2]吳情.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實踐與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