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龍 王婷婷 夏學豪
摘 要:本文根據高校數學專業大學生的現狀,分析新時代加強數學專業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數學專業大學生在思政教育上遇到的一些問題和現狀,以及對如何加強數學專業思政教育上提出的策略。
關鍵詞:新時代;數學專業;思政教育
前言:
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
一 新時代對大學生的要求
治停筆于心,做勉善于勤,得知于思到草于手也雖世事蛻暖,又豈能安然?新時代要求大學生修好品德,成為有大愛大德的人;要心無旁騖求知問學,增長見識,沿著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進;要有創新思維,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要有國家情懷,能擔負起國家復興的重任。
二 新時代數學專業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1.數學專業學生特點
數學是一門偏向于理論研究的相對抽象的學科,相關課程很多,如微積分、線性代數、解析幾何、概率論、數理統計、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常微分方程等,且這些課程各有特點。數學知識的運用包括了數據的統計、處理和分析,軟件算法的設計,數學模型的建立和研究等,因此大部分的數學專業的大學生具有數學理論知識扎實、思維能力嚴謹、分析推理能力強等特點,但同時也存在實踐能力不足,專業實踐方面欠缺等問題。[2]
2.做好數學專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思政教育是重要的德育教育,要做事應該先學會做人,作為大學生來說,思政教育尤為重要。習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中指出,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3]
數學專業是一門基礎學科,是自然科學的母專業。中國科協副主席、中科院李靜海院士說:“當前我國在基礎研究領域的原始創新還不強,要大力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數學知識和原理廣泛應用在物理學、金融學、計算科學等學科領域。然而,數學專業的大學生政治文化氛圍薄弱。研究調查表明,數學專業的大學生對政治理論知識的認識不深入,少數同學對一些基礎的知識比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國基本政治制度等都答不完全,對于一些時政方面的信息漠不關心,缺乏國家的認同感。“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當年,錢學森在祖國最需要他的時候,冒著生命危險,于1949年毅然離開給他待遇極高的美國,回歸祖國之后立即投祖國的火箭事業,為我國軍工業的發展奉獻了一生。現如今,國內有少部分科研工作者跑去國外讀了幾年書,就留在了國外,擁有外國的綠卡,享受著外國的福利。從長遠來看,對于我國的發展是不利的。“人重官非官重人,德勝才毋才勝德”。因此,做好數學專業學生的思政工作尤為迫切。
三 數學專業思政教育現狀
如今大學生普遍具有一種功利性,他們在高考剛結束選擇專業的時候,就以是否好找工作,未來工作的工資怎么樣,能否掙到大錢為標準來選擇專業。數學專業作為一門偏向于理論研究的專業,畢業生對未來的就業方向并不明確。根據近幾年的數據調查,從事教育行業的偏多一些;一些相關領域如軟件、金融、信息等與數學學科的聯系緊密,也是社會需求數學專業人才的主要方向;而專門從事數學的從業人員則需要較高的數學素養,一般需要取得博士學位的人員才能勝任這方面的工作。[2]當前很多高校數學專業學生人數少,大學生學習數學的氛圍不濃,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對復雜的數學題缺乏耐心等。然而近幾年來,隨著社會對數學專業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尤其是大數據和云計算等一些新名詞的出現,大一入校的新生選擇數學專業的人數卻呈逐年增加的趨勢。
四 數學專業思政教育問題的解決策略
1.加強數學專業輔導員自身能力的提高
思政教育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侃侃而談。思政教育的有效開展,需要輔導員不斷提升自身能力,正如《論語·里仁》里,孔子曾說過:“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需要不斷積累經驗,學習先進的知識理論,汲取一些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作為高校輔導員,面對的任務和挑戰是多種多樣的。特別是當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的普及,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給高校輔導員做學生思政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經過長期努力,我們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在新時代,高校輔導員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要把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教育的重要使命。[4]
2.結合數學課程進行思政教育
部分數學專業的大學生覺得專業課難度大,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沒有掌握好正確的學習方法,長期的累積造成他們對數學的不感興趣,存在著畏懼的心理,學習壓力大。[5]他們需要注意學習習慣的培養,完善自身人格,對數學產生興趣,進而提高數學成績。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需要結合實際案例進行,結合一些數學家的故事來啟發他們,比如牛頓、笛卡爾、陳景潤這些名人是如何通過艱苦的條件,努力堅持才獲得了偉大的成功,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
3. 鼓勵數學專業大學生參加數學競賽和數學建模等比賽
數學競賽和數學建模中多數題目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技巧性,存在一定的難度,這些題目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6]參加數學競賽和數學建模比賽有利于他們鞏固基礎知識,拓寬知識面,使他們的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上升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數學素質。
4. 網絡思政教育
要結合數學專業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網絡思政教育。電腦、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得網絡成為思政教育新的平臺。它可以不受時間、地域等條件的限制,使大學生廣泛參與其中。網絡可以為數學專業的大學生提供豐富的數學素材,通過多種便捷的渠道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思想滲透。大學生普遍傾向于在網絡上獲取信息、交流信息,網絡成為宣傳主流思想的前言陣地。高校可以通過網絡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的網絡氛圍,增強意識形態的主導權和話語權,防止西方意識形態的侵略與滲透;可以通過梳理一些優秀個人和群體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發揮榜樣力量對大學生的示范作用。
五 結語
本文根據高校數學專業大學生的現狀,探討了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政工作的要求、現狀以及培養策略。雖然本研究僅針對數學專業的學生進行分析,但仍希望通過此文的發表,對研究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董云吉.從學風視角看數學專業大學生職業競爭力的開發——以哈爾濱大學為例[J]黑龍江科學,2018,9(21):26-31.
[3]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J].中國高等教育,2014,(10):4-7.
[4]習近平.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發表的重要講話內容[N].新華社,2018-9-11.
[5]姜文英.數學家的魅力對大學生健全人格培養的作用[J].科教文匯,2018(436):43-44.
[6]閆慧臻,劉燕.以數學競賽為載體,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J].教育教學論壇,2014(45):48-50.
作者簡介:陳偉龍(1988-),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思政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