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帶來了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利用生活中的各種高科技移動終端,結合校園的教育教學平臺,實現數控課程的混合式教學,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提高整體教學效果,為職業學校的教學模式改革提供思路。
關鍵詞:移動終端;混合教學模式;數控課程教學
正文:
近幾年,我國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驅動著移動終端向著小型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這些移動終端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給我們在教學中帶來了新的思路。充分利用移動終端的便攜性和互聯網的大數據,及時的獲取我們所需的知識;借助校園網絡教育平臺,實現教育教學資源的共享,師生課外的互動;利用手機APP中的機床機器3D、數控機床加工等游戲/仿真軟件,實現現實與虛擬的轉化。本文結合自己在數控課程中的實踐教學經驗,對該課程如何結合移動終端進行混合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一、移動終端下的混合教學模式的特點
數控課程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專業課程,它主要教授學生的識圖、繪圖、編程、加工等,需要多工位的數控設備和專業的實訓車間。傳統教學模式在解決車間工位與學生數量,教師演示操作與學生學習視角,課前、課中與課后的銜接,師生的互動性等方面都存在問題。在數控課程中加入移動終端,引入新型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快的融入課堂,積極主動的去學習。
傳統教學模式的使用由來已久,它有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對環境要求比較低,一間課堂,一本課本,教師可以利用自己的語言、板書、PPT和視頻等資源,簡單、方便的闡述一節課的內容。借助這些優勢,利用移動終端把他們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課前利用校園教學平臺的發布任務,利用QQ、微信等社交討論平臺探討有關問題;課上利用移動終端在線直播功能,實現線上、線下同步教學,資源共享,保證課堂教學質量;課后利用移動終端的及時性,鞏固課上的內容,互動疑難問題,實現時間上的無死角學習方式。
移動終端下的混合教學模式,需要通暢的無線網絡支持,優秀的教學應用和資源平臺做媒介,完善的教學課程評價體系,更需要具有傳統教學經驗和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專業教師。職業學生的自控能力普遍較弱,終端設備的娛樂項目和方式遠多于學習內容。如何教育學生合理利用移動終端,也將成為混合教學模式的一項關鍵教學內容。
二、移動終端下的混合教學模式在數控教學中的應用
1、利用移動終端培養學生課前學習的習慣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實施,顛覆傳統教育理念的同時,引入西方教育思想,國家更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多元化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職業學校數控課堂重要任務。因此,教師可將移動終端運用于課前任務學習當中。首先,教師應了解班級學生的情況,鼓勵和幫助學生制定滿足自身情況的課前學習方案,通過移動終端上教學平臺幫助學生建立“一對一”的學習方案,加強課下的師生互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利用移動終端開展豐富課堂教學。
數控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主要采用項目任務書的方式模擬工廠的生產過程,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融合傳統教學思想和新型教學思想,即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也強調老師的主導作用。我們把任務書的發布放在課前;把完成任務書需要獲取的知識、以及如何獲取納入課堂;把如何在團隊中進行分工協作,生產出合格零件作為課堂的主要內容。
學生利用移動終端上傳自己團隊工藝方案,教師通過移動終端把每個團隊的方案投屏到PPT上,并每組推選一位成員進行團隊方案的展示,并由其他小組成員進行提問。最終由教師和其他小組成員判斷方案的可行性,并利用移動終端對其進行打分,形成組間的互評。
方案形成后,團隊成員分工協作進行零件的加工。加工過程中,利用加工可視平臺,進行加工全過程的拍攝。完成加工后,組內自測,完成產品加工。利用移動終端以圖片形式上傳教學平臺,組間學生結合實物零件和圖片進行,在移動終端上進行零件測量數據填寫,并進行互評,形成最終團隊的產品評價結果,利用學校教學平臺評價系統,總結出優勝團隊,給與獎勵。
3、利用移動終端做好課后互動和評價。
課后學生利用移動終端實現移動在線學習,對已學知識和技能今夕鞏固,并在利用教學平臺和教師進行互動問答,及時對本次課進行評價。利用移動終端APP模擬仿真軟件(數控機床加工、機床機器3D等),實現課下的機床仿真,解決了大部分學校數控機床不足現象,也有效彌補了學生課上操作時間過短而沒有熟練操作的缺陷。
課后教師可以利用移動終端中教學平臺的課程評價功能,結合課堂評價的記錄,完善課程評價,能夠更加客觀有效的得到評價結果,實現課程的教學總結。教學評價可以有效的檢驗本次課的教學效果,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養成重視重視學習過程的意識習慣。
結束語:
在移動終端下的大數據時代,數控課程的混合教學模式是一種創新,移動學習又成為課堂教學延伸。隨著國家對職業不斷推廣,職業學生鮮明特征的呈現,創新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數控課程混合教學模式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需要我們職教人的不斷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張雪梅. 基于新技術的小學語文個性學習效果的測評.華南師范大學,2015.
[2]王萍.移動增強現實型學習資源研究.電化教育研究,2013.
作者簡介:郭浩(1985-),男,漢,皖懷遠縣,教師,講師,本科,數控,安徽科技貿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