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理應抱著靈活學習的態度,因為數學是一門較為靈活的學科。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重點應該是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就是提升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引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這是本文作者結合自身的對數學的教學經驗,對此展開的研究,是關于滲透自主學習的策略。希望能為新時代的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一些有用的意見。
關鍵詞:自主學習;小學數學;應用措施
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時期是尤為關鍵的,當下階段是打下良好基礎的關鍵時期。如何為小學生今后的學習打基礎呢?就應該在小學教育教學課程中強化對小學生自己主動學習的培養,以此來鍛煉小學生在數學上面的思維與綜合方面的思維,比如:自己主動式的學習方法,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因此能促進小學生完全投入到學習的活動中去,從而激發小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達到自己主動學習,進一步讓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深入的研究,發現以及創造。在小學教育教學的數學課上面,教師應該通過推理、實踐以及猜想等不同方面培養小學生進行自己主動學習,才能夠增強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
一、存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問題
第一,在當前的小學課堂上面,有很多的老師主導了課堂的中心,還是依然采用一貫的灌輸式教育方式,依舊沒有使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體,還是讓小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那方面,因此使小學生減少了能夠進行自己主動學習的機遇,從而影響了小學生在學習方面主動的意識。第二,小學生是學生的初級階段,因為小孩子有強烈的好奇心會驅使他們對自己的行為缺少對自己的控制能力,從而使學生在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如果依舊還是這樣傳統的使學生被動的學習的教學思維,慢慢就會使小學生對學習失去耐性,進而失去了他們對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在面對難題時,他們會寄托自己的父母與師長,不會自己思考和解決。這種陋習會變成年級低的孩子自己主動學習的阻塞。
二、小學教學數學的課程中自主學習的舉措
(一)培育學習愛好
老師要足夠的調起來學生在課上自己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讓課堂變得對學生更有吸引力更加生動、活潑,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投入更多的興趣熱情。老師應該利用網上的資源動畫圖片之類的來增加數學課上面的有趣性,年級小的學生對視頻動畫更感興趣,可以更能使小學生加深對學習的主題以及學習內容上的印象[1]。所以老師可以用視頻以及圖片放到課程上面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構造教學的情景
為了使小學生能夠生動直觀的進入到教學的情景中,老師應該在自己對知識的講授與解釋的過程當中,創造出有樂趣的教學情景演繹,使學生能夠進入情景之中,對與課堂上所運用的數學理念做出更加細致。比如在進行對于小學數學之中加法減法的運算的教學之中,老師就能領著學生構造一個虛構商店的購買學習用品的情景演繹,使小學生分別假裝飾演商店里的收銀員和買東西的人,讓學生假裝購買幾樣商品之后,列出每件商品的單價,最后讓扮演收銀人員的同學計算這些商品總共多少錢。在這樣的情景表演之中,使學生可以很快地對數字進行加法和減法的運算。這種情景扮演使數學的教學更加有趣,而且使小學生了知道了關于加法和減法的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可以使小學生在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可以很好地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
(三)創立互幫互助學習組
有一個可以提升學生自己主動學習能力辦法,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建立互幫互助學習小組,小組的學習以及活動當中,學生可以自己的制定本小組在學習上面的目標以及在學習上面的計劃,同時各個小組內的成員之間要進相互監督并且學習和互幫互助。老師能夠帶領學生,讓小學生們依據各人的想法組成3至5人的學習小組建成班級內部互助小組。在老師上課的時候遇到需要討論討論的問題,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相關討論,每個小組的人都要盡力發言,表達自己意見。在討論結束后,老師點名小組,每組派一個人發言本小組的觀點。刨除可以進行上課中小組討論外,小組可以在課后進行相關的試驗以及活動。老師也可以設置其他的任務,讓不同的小組去合作共同解決同一個問題。大家受到老師布置的任務后,大家自主的安排,讓每個組成員都參與其中,對問題相關進行思考以及實踐,并且積極表達自己的解決方法。在小組的互幫互助形式下使同學們互相之間提問和解答。這樣能夠使同學們在沒有老師的幫助下進自己主動主的思考以及研究。
三、結束語
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是能夠進行自己對自己的約束與對自己的管理。很多教育學家實踐發現,只有幫助學生培養以及提高學生的自己主動學習能力,使他們能夠獨立思考問題才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以及成績。然而數學老師把數學的有關知識以傳統灌輸式的教給學生并不能使他們提高數學成績。因此自主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小學生迅速的成長,使教學效果有從根本上提升。
參考文獻:
[1]胡珊.自主學習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6):68.
[2]孫福萬.自主學習與支助服務——試論遠程教育的教學策略[J].現代教育技術2002(04):31-35+72-73.
作者簡介:彭靜(1988.8-),女,職稱為中小學二級,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東門小學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