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紫君
摘要: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寫作應當具有創新性與個性,所以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個性思維融入寫作之中,進一步展示自己的豐富思想以及真情實感。培育學生的個性化寫作水平,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做好日常閱讀素材的有效積累,才能夠逐步豐富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進一步提高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個性化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9)13-0179-01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clearly put forward that writing should have innovation and personality, so teachers should be student-center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guide students to integrate their own personality thinking into writing, further show their rich thoughts and true feeling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ersonalized writing level, we must first stimulat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make effective accumulation of daily reading materials, so as to gradually enrich students' thinking cognitive level and further improve their writing ability.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personalized小學階段是學生打好基礎的重點時期,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所以教師必須要充分重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通過寫作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書面語言組織能力,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培育學生的思維邏輯水平。由于學生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學生的思維有各自的特點,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特色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進一步培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究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個性化教學,提高學生的個性化思維,并提出具體的語文教學培養策略,在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增強學生的寫作綜合素養。
1 小學語文個性化寫作教學的現狀分析
1.1學生寫作缺乏真情實感。小學階段學生的生活經驗并不豐富,缺乏對于真情實感的體悟,所以學生寫出來的文章也缺乏創新性,千篇一律,缺乏情感。甚至有的學生會出現套用他人文章的情況。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并沒有親身經歷,所以文章顯得十分空洞,缺乏真情實感。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不足,缺乏課外閱讀積累,所以導致學生的寫作水平較低。
1.2學生寫作素材積累匱乏。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發展尚未完善,在剛開始接觸寫作階段,學生積累的寫作素材十分匱乏,由于學生受到年齡的影響,對于生命與生活的體驗難以豐富,尤其是觀察事物等眾多方面,觀察角度十分單一,難以全面的了解到事物的多元性,所以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有一定的影響。在小學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獲取閱讀素材。由于學生的閱讀能力較差,從閱讀中積累的素材因為有限,所以學生寫作時語言詞藻空洞匱乏,也無法將寫作素材用于寫作之中。
1.3教師忽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大部分教師習慣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為了有效應對考試中出現的各類作文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會根據考試內容進行針對化練習,但是此種寫作練習方式通常是固定模式的,引導學生根據設定好的程序以及模塊進行套用,或者是要求學生背誦范文,引導學生進行模仿。有的教師要求學生在考試時如果遇到相關主題的文章改動范圍,所以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大同小異。此種規范化寫作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磨滅學生的創造能力。
2 小學語文作文寫作個性化培養策略
2.1引導學生進行思想感悟,融入真情實感。優秀的文章需要融入作者的真情實感,真情實感源自于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只有以生活為背景的文章才能夠凸顯細節感動讀者。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扭轉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切記不要為了應付考試而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應當鼓勵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感興趣的事件進行描寫,使學生觀察細節,采用多元化的角度以及寫作方法。由于學生的生活背景以及思維情感有所不同,對于事物的細節以及選取角度也有所差異。通過針對性引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更好的表現,寫作過程中流露真情實感,逐步提高語言表達技能。
2.2引導學生通過生活與閱讀積累寫作素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日常生活中的點滴趣事,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寫作,例如寫作題目可以是《我的同桌》、《我的爸爸媽媽》、《我最敬佩的人》等等這些是學生容易從生活素材中汲取到的內容,學生也能夠感到有話可說,寫起來也十分順手。所以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記筆記習慣,引導學生記錄生活中的點滴事情,也能夠為寫作素材打下夯實的基礎,學生在寫日記過程中也能夠豐富情感鍛煉思維能力,進一步增強寫作水平。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中的點滴事物,例如描寫秋天則可以從描寫一片葉子入手,引導學生觀察葉子的顏色以及形狀脈絡等等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教師也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推薦優秀的書籍,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做好筆記,摘抄優美字句,從而加強優美詞句的有效吸收和內化,提高語言應用能力。
2.3轉變傳統評價方式,增強學生寫作信心。在傳統評價過程中,大部分教師習慣采用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但是卻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展,所以教師在個性化寫作教學過程中也應當重視寫作評價的個性化。評價學生的作文時,切記不要采用固定的標準進行統一評價,應當根據學生的思維認知情況以及寫作特點進行綜合評價,鼓勵學生寫一些獨具新意的文章在遇到新奇的寫作思路時,切記不要急于否定,應當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與學生進行交流。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性評價,肯定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贊揚,學生并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特色鼓勵學生更好的進行寫作,切實發揚學生的個性化思維,有助于學生樹立寫作信心,從而增強寫作興趣。
3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新課改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作文寫作,教學教師首先要正確認識學生的個體思維,根據學生間的差異進行針對化教學,引導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寫作能力。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學生存在的各類問題予以引導和幫助。通過結合生活化素材,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寫作認知,引導學生進行思想感悟,融入真情實感。同時要扭轉傳統落后的評價形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自信心,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
參考文獻:
[1]劉鳳霞.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