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航
摘要: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往往出現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的季節性波動,我們稱之為季節性商品。本文通過闡述季節性商品的內涵和特點,分析了我國企業在季節性商品生產和銷售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從改進購貨模式、科學分銷體系、加強內部控制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議。通過本文的分析,能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高經濟效益,降低存貨管理成本,提高季節性商品管理效率,減少存貨在資產中所占比例同時降低經營風險。
關鍵詞:季節性商品;進銷存管理;內部控制;政策建議
一、季節性商品的內涵與特征
季節性商品是指在生產、收購和銷售上有顯著季節性特點的商品,這種商品一般只有一次或少數幾次購貨機會或存在銷售周期。這類產品時效性很強,也有著比較大的需求波動,因此其經營決策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市場,也依賴于產品自身的特征。
季節性商品生產和銷售存在明顯的季節性波動,在一年的不動季節中,無論生產還是銷售都會出現明顯的起伏。這一季節性波動主要是消費者對于此類商品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趨勢,消費者的購買往往會隨著季節或消費需要而變化,在特定的時間段內,消費者對于此類商品的需求明顯增加,而在消費減少之后。商品銷售處于低谷,形成淡季。這類產品的生產往往屬于傳統制造行業,也通常是人們日常消費的必須品,因此隨著我國市場制度的不斷完善,產品品種的日趨豐富,消費者對于傳統的季節性商品有了更多的替代選項,因此,季節性商品的銷售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而此類商品的生產風險也在逐步提高。
常見的季節性商品分為單峰型和雙峰型:單峰型是指一年中僅有一次銷售的高峰期,其余時間銷售水平均明顯低于這一時期。這種類型的商品也每年存在一個季度,這一季度的銷售達到當年的峰值。例如夏季的冷飲銷售或冬季的煤炭產品銷售。雙峰型是指一年中有兩次銷售高峰,即兩個不相連的季度屬于銷售旺季,另外兩個季度的銷售水平明顯下降,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空調,在每年的冬、夏兩季銷售火爆,而春、秋兩季的銷售量則相對較低。
二、季節性商品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購貨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個合理的購貨方式可以充分利用企業現有資源,有效節約成本。一般來說,年中的購貨應當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而部分季節性商品銷售企業每月的購貨量波動則比較大,沒有對銷售旺季前合理的購貨期間進行良好的把握。顯然,購貨量、購貨方式都很隨意,沒有經過科學地推算。企業的不科學購貨方式會增加庫存成本,造成倉庫資源的浪費,并非是最經濟的原材料采購管理方式。對于這類企業而言,平均在一年的各個季度或者各
個月份可以按需訂購,不容易產生存貨積壓。但是恰恰因為平均各個月份采購導致企業原材料存貨占比居高不下,存貨占用了大量的資金,減少了資金的流動性水平,加大了企業經營風險。
(二)銷售管理存在的問題
多數企業存在分銷制度不合理的現象,進而導致凈利潤的下降。特殊時期銷售量少也是利潤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季節性商品存在明顯的銷售季節波動,個別月份存在大量消費,若加之企業購貨存在不科學性,以及平日中經常出現的缺貨問題,導致企業存貨出現明顯差異化變動,雖然在銷售旺季企業利潤高漲,但是從全年的形勢看依舊不容樂觀。而由于季節性銷售商品的公司管理制度與進銷體系的不完善,平時本來可以銷售貨物的機會往往被忽略掉。
(三)庫存管理存在的問題
庫存量過多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導致庫存商品過多的原因:一是組織生產不合理,季節性商品銷售企業采用市場導向型的生產方式,以市場的預測來安排生產。企業會通過產品的庫存來來調節生產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即在市場需求低于產量時增加庫存,以便在市場需求高于產量時用庫存來補償生產不足。但是這種生產方式的缺點是,當對市場預測不準時,可能會造成存貨不足或者是庫存積壓。二是銷售不暢,企業生產的大部分產品由于市場不景氣,也是造成庫存積壓的原因之一。
三、季節性商品管理模式的建議
(一)合理運用多次購貨決策
在平時補貨期間要注意補充平時里銷量大的產品。這要求存在季節性銷售的公司對自己所銷售的商品需要有合理科學的分類。但是年中的購貨并不應該僅僅拿來倉儲,想辦法售出也是十分必要的。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庫存,也可以增加銷量。平時的購貨過程中需要按需購貨,合理把握購貨時機,每月份的購貨應當是每年預計銷售額的平均數,而且其中要有一部分是平時需要銷售的商品。因此,企業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學的制度體系,從產品原材料采購開始直到銷售的完成,實現全流程監督,并合理預測銷售水平,并組織生產。對于季節性商品,企業應首先預測當季銷售水平,依據這一水平計算生產規模,高效組織采購與生產,盡可能減少因為原材料采購過度造成的庫存積壓,減少因為庫存導致的成本上升。
(二)增加非旺季貨物銷售和非熱點地區貨物的銷售
與旺季銷貨量相比,非旺季的銷售雖然不多,但總量不容忽視。一方面,由于這類商品往往存在固定的市場,要繼續擴大市場,就需要嘗試開拓非熱點地區的商品銷售,將自己的經營領域擴大,從而減少因非旺季時導致的利潤下降。同時,經營的多元化不僅僅局限于擴大產品市場,也在于產品自身的創新。通過改變原有產品的屬性,擴展潛在的消費者,增加產品應用價值,使得企業產品盡可能擺脫季節性影響,這樣能夠有效降低因為銷售的不平穩帶來的經營壓力。平時多注意保存價值較低產品的庫存,在年中以備銷售的不時之需。在一年的銷售期內,產品的銷售應科學分配,把握旺季時期的銷售,但是也要重視非旺季時期,因此要擴大價值較低的庫存,滿足平時的需要。在平時的銷售中,企業也應該改變過度重視季節性的作風,科學分配,積極供貨。
(三)建立適合公司的存貨管理信息系統
企業存貨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其所了解到的信息,根據信息制定有關存貨管理計劃,可以促進各有關人員和有關部門之間的合作,促進企業與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的協同,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建立下級分銷商定期給總部進行工作業績匯報的制度。良好的信息交流系統需要保證公司和各分銷商之間的信息交流,公司需要切實地了解到各分銷商之間的工作業績和存貨管理的情況。平時總部應當深入分銷商了解具體信息。僅僅只有向上報告的制度是不夠的,公司平時也需要時刻深入下級,到各分銷商處去了解分銷商具體的情況,同時與分銷商匯報的情況進行核準。定期舉行總部和各分銷商之間的階段銷售研討會。這在一方面促進了總部和分銷商的交流,另一方面也促進分銷商之間的交流。
參考文獻:
[1]呂健.需求不確定性下供應商回收未售商品對季節性商品采購的影響[J].經濟經緯,2006(06):108-110.
[2]秦進,倪玲霖,繆立新.考慮采購數量的季節性商品動態定價問題[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1,31(07):1257-1263.
[3]王宏達,汪定偉.季節性商品的定價模型及方法研究[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2005(05):103-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