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慕課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學習時間和空間的隔閡,讓終身學習變得越來越容易和便捷。在這個網絡時代,如果我們還是固守著原有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將逐步減弱,因為他們在網絡上有太多的渠道可以獲得我們所傳授的知識,課堂對他們的吸引力將被慕課這樣新的學習形式所替代。如何在這樣一個時代還能保持課堂授課的魅力?要在信息傳播極其便捷的當今,成為一個優秀的授課教師,最關鍵的在于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在的學習能力。當“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這些全新的授課模式讓問題的思考開始有了實踐的土壤,之前一直困惑的很多問題也慢慢呈現出它們的答案。
1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初級會計學》課程改革
1.1 《初級會計學》課程的教學困境
《初級會計學》這門課程是會計學專業的學生進入本專業之后接觸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對于提升學生對會計專業的學習興趣,以及為以后的專業課程學習奠定基礎,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由于本校會計學專業課程安排的特殊性,需要在一個學期內完成《初級會計學》和《中級財務會計1》兩門課程的教學。所以這門課程的授課,一直存在著知識點密集,學習時間緊湊,教學任務重的特點。對于剛剛進入這個專業的學生,一下子面臨大量的專業術語,同時又要在半個學期內集中完成課程學習,常常讓老師和學生都覺得課堂時間不夠用。
1.2 混合式教學模式引入對《初級會計學》課程的改革
混合式教學采用線上的網絡學習和線下的課堂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既利用了在線學習的便利性,又沒有舍棄面對面教學的優勢,可以使得學習效果達到最優。把混合式教學模式引入到《初級會計學》課程中來,可以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把教學的中心從“教師”調整為“學生”,進一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
針對《初級會計學》這門課程存在的教學困境,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相應改革,就是希望能夠通過網絡課程發布一些密集知識點的教學視頻,讓學生能夠事先掌握基本的知識內容,然后利用課堂上的互動和討論,既能得到來自教師的引導和答疑,又能在同學之間溝通交流,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為后續的專業課程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2 《初級會計學》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
2.1 線上教學方式和內容設計
1)教學視頻
70%的教學內容錄制成課程視頻在網絡課程上發布,由學生在對應的線下課程前完成自主學習任務,以配合線下課程的順利進行。使用與網絡課程配套的手機APP,使得學生更方便地進行線上的課程學習。
2)自測題
除了線上發布的課程視頻,同時在網絡課程平臺中推出相關的課前或課后自測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完成課程內容后,有一個自我檢驗過程。
3)學習小組討論
根據班級實際選課人數情況,按每組6人設置學習小組,由小組成員互相督促完成課前學習,小組成員在完成視頻學習之后,需要討論學習體會,并提出與課程相關的問題,在網絡平臺發布。
4)相關課外資源
教師在網絡課程平臺提供與課程相關的各種課外資源,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問題,并展開各種討論,提高思辨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2.2 線下教學方式和內容設計
1)答疑討論
第一章總論、第二章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第三章會計核算基礎的內容相對理論性比較強,適合學生在學習討論之后提出相關問題,由教師在課前整理歸納,在線下課程中針對比較有爭議性的問題,通過課堂的討論對相關的知識點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
2)案例分析
第四章賬戶與復式記賬、第五章企業主要經濟業務的核算、第十章財產清查屬于實踐性較強的內容,在網絡課程平臺上提前發布與課程相關的案例題,由學生在視頻學習后討論思考。線下課程中,分小組對案例進行分析,小組之間可以通過互相提問的方式進行探討,以期對案例有一個比較合理的結論。
3)課堂練習
第七章成本計算、第十章財務會計報告屬于計算性較多的章節。為了讓學生能夠對整個計算過程更加熟練,對報表格式更加熟悉,線下課程以課堂練習和練習分析講解為主,直接把握學生對計算的掌握情況,并及時指出計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隨堂測驗還能及時地發現部分學生的學習進度落后問題,在后期的學習過程中加以強化和補課,最終達到了理想的效果。
4)實際操作
第八章會計憑證和第九章會計賬簿以及第十一章財務報告,涉及到實際的憑證和賬簿的填制和報表的編制。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實際操作能力,在線下課程中,以小組為單位,利用真實的憑證和賬簿及報表,結合案例習題,讓學生接觸實務操作內容,既發揮了團隊的力量,也加強了同學間的溝通聯系。
3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翻轉課堂設計及應用
3.1 翻轉課堂與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結合
“翻轉課堂”是指學生在課前利用教師制作的教學材料進行自主學習,之后在課堂上進行“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式學習來掌握知識點的一種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把一些固定的授課內容通過視頻的方式錄制并且在網絡課程中發布,而把更多的時間用于與學生的溝通和互動上。學生的學習時間不受課堂授課時間的限制, 可以多次重復觀看教學視頻和相關內容,以保證更好的學習效果。
3.2 翻轉課堂在《初級會計學》線下課程中的設計和應用——以第八、第九章為例
1)提問小組搶答(15分鐘)
根據課前視頻學習情況,一共設計七個問題,分別涉及第八章和第九章的主要知識點。每個小組一次搶答機會,根據答題情況給分,滿分五分。開始搶答前只提示知識點不給出具體問題。
2)憑證編制實務操作(30分鐘)
每個小組分發一定數量通用記賬憑證和專用記賬憑證,根據第八章習題集中的練習,選取一部分填寫,每位同學至少填寫一張憑證。
3)賬簿填制實務操作(30分鐘)
每個小組分發不同格式賬頁,根據前面編制的憑證,分工合作過賬填寫。最后,把憑證和賬頁整理上交,作為一次小組作業。
4)課堂討論錯賬更正(30分鐘)
根據課前學習內容,討論不同情況下的錯賬查找方法,并且討論錯賬的三種更正方法的不同適用性和方法之間的區別。各小組根據討論產生的困惑,分別發言并由其他小組進行回答,最后教師總結。
5)課堂練習錯賬更正(30分鐘)
第九章習題集中的業務處理題,要求寫出更正方法,編制更正分錄,并且T型賬戶登記。完成后對照答案,每個小組討論易錯點,并由組長代表發言討論結果。
3.3 翻轉課堂在《初級會計學》線下教學組織實施的成效說明——以第八、第九章為例
這一次線下教學是在學生之前完成了第八章和第九章視頻學習的基礎上開展的,以三課時的時間進行設計安排。第一個教學環節的小組搶答是為了檢測學生課前學習的完成效果而設置。在之后的兩個實務操作環節中,通過了解各個小組的完成情況,可以進一步掌握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實際應用情況,并且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和糾正。最后兩個環節針對第九章會計賬簿的重點內容錯賬更正,進一步詳細講解強化學生容易忽略的重要知識點,通過練習讓學生及時消化和掌握,在練習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該次翻轉課堂的實施達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鍛煉,對于知識點的深入全面掌握以及提高實際操作能力等,都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4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初級會計學》翻轉課堂學習效果評價
4.1 《初級會計學》混合式課程教學情況問卷調查總結
學生認為課前學習階段安排的知識點偏多,學習任務和壓力較大,希望每次視頻學習能結合網上的學習成果檢測作業,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學生對于混合式教學課程的學習花費了更多的時間,但是課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一般,有待于通過一些輔助手段達到提高。超過一半的學生比較喜歡這種混合式的教學模式。大部分學生比較接受和喜歡課堂練習以及課堂實操的形式,喜歡的課堂交流方式包括師生問答、小組討論和練習講解等。大多數學生比較認可小組合作的形式,并且認為小組合作提高了自己的學習效果。
4.2 翻轉課堂在《初級會計學》混合式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總結
在第一輪的混合式教學中,采用70%翻轉教學的方式展開教學活動,在結束后的問卷調查中,大部分學生認可了混合式教學產生的教學成效,但是也提出70%的翻轉教學給學生過大的學習壓力,課前學習任務過重,課堂討論有時候并不能充分解決知識點的吸收,反而容易產生負面效應。第二輪的翻轉課堂中,降低翻轉比例為50%,學生反映部分知識點可以課前消化,部分知識點在課堂上通過老師講解吸收,能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另外,加強翻轉課堂的課前學習環節控制,通過小組提交問題和課前網絡作業的方式,督促學生更好地完成課前的網絡學習任務。
(作者單位:寧波大學商學院會計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