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穎
摘 ?要:初中數學的計算量比較大,學生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和演算過程,僅僅依靠學生的心算是很難完成的,尤其是學生在計算數學大題時,因為數學大題的運算步驟繁雜多變,學生需要將運算過程一步一步地記錄在紙上進行計算和思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記住之前的運算步驟,也方便學生回頭進行檢驗和思考。但是,初中數學教學中,初中學生只有規范使用草稿紙才能更好的解答數學試卷中的題目,否則,會減緩計算時間,打亂學生的做題思路,從而對初中學生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規范字跡;標注題號;注重正反;初中數學;草稿紙使用
學生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使用草稿紙要規范學生的計算字跡,在寫草稿時要養成字跡工整的習慣,寫清楚數學數字,寫清楚寫題步驟,并合理使用草稿紙的空間,使數學草稿的字跡和卷面能夠有條不紊;學生在計算數學題目時要養成標注草稿題號的習慣,這樣有助于學生在完成題目之后快速地找到對應題號的解答過程并進行檢查,有條不紊地進行數學演算。
一、規范計算字跡
學生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使用草稿紙要注意規范計算字跡,在進行數學題目的計算中不要因為是草稿紙就不認真對待,將草稿紙的卷面寫得亂七八糟的,即使是草稿紙,學生也應該認真對待并且規范計算字跡,盡量快速而整潔將解題過程記錄在草稿紙上,學生也可以只在草稿紙上記錄簡單的解題思路,并不需要完完整整地將解答過程都寫到草稿紙上,但是前提是自己能夠看得懂,并且能夠在題目解答時寫得出清楚的解答過程,所以,學生要養成規范的計算字跡和書寫過程,將重點記錄下來。教師要培養學生規范計算的字跡的習慣,認真的對待數學題目和計算過程。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練習一手好字,并教導學生在初中學習中擁有一個好的寫字習慣,并且要書寫工整。
例如,教師在教授“二次根式”這一數學知識的時候,因為二次根式中存在根式,與平常的數學數字不同,所以學生要按照規范在草稿去書寫二次根式中的根式與式子,這樣學生要按照草稿紙內容摘抄在答卷上的時候,就不會出現看錯字或者看不懂自己寫的字的情況,初中學生也能夠很好的避免抄錯的情況出現。初中數學知識中存在著一些不同于小學的數學符號,這些數學符號往往有些不同的奇怪的形狀,當草稿紙上的內容增多時,學生出錯的概率就會加大,所以,初中學生規范計算字跡非常重要。
二、標注草稿題號
教師在教授學生初中數學知識時,當學生運用草稿紙的時候應要求學生標注好草稿題號,因為學生在計算并完成試卷題目的時候會一次性地寫很多的題,草稿紙上會有學生對這些題目的演算過程和不同的思維邏輯,學生在計算每一個題目的時候都要養成標注計算的題目的題號的習慣,這樣一來,學生在寫完所有題目以后進行回頭檢查的時候能夠更加快速的找到草稿紙上對應的題目的演算過程,也能方便學生進行復閱檢查。
例如,教師在教授“一元一次方程”這一數學知識內容時,一元一次方程中存在算式和方程,演算過程會有些復雜,學生容易出錯,所以學生在使用草稿紙的時候要標注好草稿紙上的每個內容的題號。最好的方式是按照題目的順序在草稿紙上標注計算過程,將需要計算的題目的題號按照試卷上的順序或者是學生在計算試卷題目的計算策略順序去標注題號,這樣學生在遇到一些難題,解決不出來的題目的時候可以將自己的思路記錄在草稿紙上。當學生完成全部題目的解答并進行充分的檢查以后,如果還有多余的時間就可以高效的利用剩余時間去接著接下來的思路去思考問題
三、注重正反使用
學生在初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會大量的使用到草稿紙,再加上初中數學的做題量不斷增大,一些難題需要學生寫出很多計算的過程和步驟,這時學生需要草稿紙上的很大空間版面去解答一道題目。有時候學生如果思路不對,就需要換多種思路去思考數學問題,那么學生就可能會用到不僅僅一面的草稿紙去解決一道問題。這時候初中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尤其是對于數學知識性不強,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來說,學生需要更多的草稿紙去解決和計算數學問題。所以,教師要教導學生在使用草稿紙時注意正反使用,合理充分的利用草稿紙,節約紙張資源。
例如,教師在教授“反比例函數”這一數學內容時,初中數學的難題往往會結合兩個及兩個以上的知識點去設計,題目在設計的時候可能會結合反比例函數的知識和平行四邊形的知識去考查學生的這兩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這時候學生需要使用到草稿紙進行演算才能去解決題目,作出多種假設,去試著推算出正確的情況。教師要培養學生注重正反面使用,合理的利用草稿紙,養成學生良好的使用草稿紙的習慣,在每一次使用草稿紙的時候都要注意正反面使用,這樣一來,能夠大大的節約用紙量,將學生平時的草稿紙和考試的草稿紙用到極致。
綜上所述,學生在初中數學使用草稿紙時要注意規范好自己的計算字跡,標注好草稿紙上每個計算字跡的草稿題號,并且養成草稿紙的兩面都要用到的習慣。這樣,學生才能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將草稿紙的作用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嚴育洪.正視草稿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遼寧教育,2014(23).
[2]吳凌艷.數學草稿本:不可忽視的學習資源[J].教書育人,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