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榮
摘 ?要: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對于學生來說,校園、家庭生活幾乎是他們生活的全部,因此學校環境和家庭環境的和諧程度、舒適性對學生有著直接的影響。基于此,本文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為例,探究建構和諧民主教學氛圍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氛圍;和諧民主
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能給學生帶來舒適感和愉快感,促使學生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由此提高了教學質量;而粗暴、壓抑的教學環境只會讓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影響教學質量。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探究建構民主和諧教學氛圍的有效途徑。基于此,筆者結合教學實際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追求民主平等,重視用心傾聽
建構民主和諧教學氛圍的前提是師生、生生地位平等。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與教師或者其他同學開展民主平等的對話,而不是畏懼他人權勢;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用心傾聽學生的談話,了解學生內心存在的問題,協助學生解決問題;也只有這樣,同學之間才會分享彼此的情感,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例如,在學習《發現自己》這一課內容時,本課的教學目標之一是認識自我的重要性以及掌握正確認識自己的途徑。于是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后,筆者就提出了問題:大家已經學習過《陶罐與鐵罐》這個故事,也知道認識別人的長處,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這一道理。但是大家真的能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了解嗎?下面請大家將自己的優缺點詳細地寫在紙上。同學們對這一活動充滿了好奇心,于是積極配合筆者完成這一教學活動。當然,筆者也將自己的優缺點寫了下來,與學生處在了站在了同等的地位。十分鐘后,大家陸陸續續結束了書寫活動并想方設法地遮擋自己的答案,上交給了筆者。筆者將自己的自我評價混到同學們的答案中并隨機分發了同學們并要求大家合情合理地評價手中的答案,切忌不要嘲笑和諷刺他人。在筆者的提醒和引導下,同學們表現得十分優秀,他們敢于直言、大膽評論并給出合理的意見,幫助他人正確地認識了自己。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追求師生、生生地位的平等并設計了一個自我評論活動,即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增強了自信心;同時為了避免同學們盲目自信或者自卑,教師還與學生一起參與了隨機點評活動,即借助他人的力量合理認識自己。
二、拒絕同化理念,挖掘學生個性
舊有的教學理念追求教育的同化,將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看作阻礙因素。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課改提倡尊重學生個性,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基于此,筆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改變舊有教學理念,重視學生個性差異并加以開發利用。
在學習《深深淺淺話友誼》這一課內容時,筆者認為七年級的學生認識水平有限,因此對友誼的認知程度處于較為淺顯的階段。果然經過一番測試后,同學們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如不能正確處理“我”與“他人”之間的關系;無法辨別真正的朋友;對友誼的認知程度不同等。基于此這一事實,筆者實施了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即將前后桌歸為一組,針對以下問題展開了探究活動:
問題一:小明在好朋友王某的蠱惑下,迷戀上了網絡。
問題二:劉某與自己的好朋友因為一些小事大吵了一架,大家誰也不理誰,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三周了。
問題三:宋某認為自己的好朋友是孫某,因此他能在自己難過的時候安慰自己;而孫某認為自己的好朋友是趙某,因此兩個人從小一塊兒長大。
小組成員學習能力有高有低,學習積極性有強有弱,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筆者認為將這些不同的學生歸為一組,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小組之間能發表不同的意見;能強化學習的熱情;能互相引導、指正。當然,同學們也會就其中的一些問題爭論不休,這是就需要筆者出面制止大家的行為并合理評價大家的看法。而筆者不會強制要求學生接受大家的看法或者標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都值得肯定,由此尊重了學生的個性。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打破了舊有的教學觀念,正視了同學們之間的差異并進行了合理的開發利用,即實施了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讓不同的聲音涌現在課堂上,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潛能,發揮學生優勢,集中力量解決問題;對于那些無法認可大家意見的學生,教師也沒有強制他們接受大家的看法,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地位和個性。
三、明確教學真諦,促進師生成長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師生成長。但是在筆者的調查、探究中發現很多教師全心全意地撲在教學事業上,想方設法促進學生成長,卻忽視了自身素養的提升,基于此,筆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與學生共同成長,只有這樣才能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才能找準問題的所在,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
通過多讀書來增加知識積累,除了閱讀教材和新課改標準外,筆者還閱讀其他教師的優秀教學案例,學習教學經驗;一有時間就會參與學校組織的培訓活動,開拓自己的眼界,增長自己的見聞,與同事、專家的交談中受到啟發,獲得成長;當然,將所學的理論知識付諸于實踐才是提高自身教學素養的關鍵,因此筆者嘗試將所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用于教學實踐中,尋找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為了驗證理論的真實性和實踐性,其中有失敗也有收獲,都為筆者今后的教學活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督促筆者不斷前進。
綜上所述,為了建構和諧民主教學環境筆者提出了以上幾條建議,以期能為教師同仁們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姜雪.以生為本創建高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J].名師在線,2018(02).
[2]闕家輝.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