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玉萍
摘 ?要:在小學高年級的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核心內容。隨著年級越來越高,接觸到的生單詞也會越來越多,學習的句式也偏復雜化,絕大多數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和歸納分析能力較差。如何解決生詞造成的閱讀障礙?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思維導圖,應用于教學實踐。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引言:
現在孩子在小學階段,就普遍開始接觸英語,甚至有的孩子在幼兒時期或者更早的階段就開始接觸英語了。英語越發受到人們的重視,家長在其對英語方面的教育也從未曾忽視,有些五六歲的孩子就可以說一嘴流利的英語,與外國人交流完全無障礙。當然口語固然重要,但英語文本解讀方面也是考查英語能力的重要一項?,F本篇論文就解析思維導圖在解讀英語文本方面的應用。
一、吸引眼球,令人心動
思維導圖是一種帶有流動線條與多彩圖像的可視化筆記,我們的大腦天生就喜歡自然、有顏色、有圖像感的畫面,這種形式會讓人眼前一亮。閱讀一張完整的思維導圖,首先從中心主題,也就是中心圖開始。中心圖會讓我們對整張思維導圖的主題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接著從整幅導圖右上角的大綱主干開始,以順時針方向依次閱讀各個大綱主干上的關鍵詞內容,了解整幅思維導圖的框架內容。
二、去蕪存菁,簡單易懂
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本身就是對龐大資訊的二次提煉,也是對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和自身學習能力大大提升的過程,它運用關鍵詞和關鍵圖像對資訊進行概括、組織、優化,然后得以輸出,就像一個“瘦身”的過程,讓人對資訊內容一目了然。因此,思維導圖一定要精準傳達閱讀文本的主題思想,信息表達簡單明了。思維導圖本身呈現的是一種放射狀的結構,線條與線條之間存在著特定的邏輯關系,能夠把關鍵信息點之間的聯系清晰地表達出來。然后分別閱讀各個“大綱主干”之后的“內容分支”。接著逐一閱讀小類別以及細節描述的部分。第一主干:新詞新說。第二主干:解析。第三主干:引申。第四主干:案例。還有標有重點插圖的文字信息代表的是重要資訊。第一主干上“新詞新說”用“話筒”表示,代表用全新的說法闡述新詞;第二主干上“解析”用“U盤”表示,代表深刻解讀相關資訊;第三主干上“引申”用長長的“數據線”表示,代表延展出背后深層的義;第四主干上“案例”用萬能的“瑞士軍刀”表示,代表“互聯網+”功能強大,案例豐富。閱讀完整張思維導圖后,再次回顧重要資訊,重點復習,加深記憶。例如:第四主干“案例”內容中的類似“技術”“標準”“政策”等標有圖像語言的重點信息。
三、視線流動,構建時空
思維導圖是一種動態的結構形式,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們思考的軌跡,腦內的思想隨時可以在圖中進行相應的添加與補充,通過時間、空間、角度三個層面進行多維度的思考。
四、全貌概括,以圖示意
一張思維導圖可以概括出整本書的核心要點,從而運用圖解的形式詮釋整個思維過程。這就是:One page control,一頁掌控的能力。
五、思維導讀,益處頗多
思維導圖相對于傳統的線性筆記來說,呈現的最精練的內容,記憶一篇1000字的筆記可能需要半小時的時間,但是創作一幅導圖筆記,也許只要10分鐘。我們完全可以用一-些碎片化的時間來繪制,提高效率,因為會用,所以有用。其次,思維導讀益處多多,一是能夠快速捕捉并記錄那些你未知的信息,能夠用一張導圖概括出核心知識的全貌,明確其最重要信息,總體把握整個知識結構。二是充分發揮大腦的左右腦的優勢,用大腦最自然的方式一圖文井茂,使我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幫助我們記住相關信息,讓我們的大腦樂于接受。三是放射狀的開放式邏輯架構,便于資料的進一步補充和整理,使內容日臻完善。在需要的時候能夠迅速通過“框架關鍵詞”檢索回憶起所需信息(比如在研究、寫作和考試的時候)。而且可以有效鍛煉分析力、判斷力、思考力,全面提升思維的條理性、開放性和邏輯性。
結束語:
教師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許多老師都沒有養成運用文本材料和文本解讀策略的習慣,反而更加注重單詞和句型的教學,忽視了培養學生的語感。老師在講授課程中也更加偏重于知識點的講解以及句型掌握,對培養學生的語句感不太重視,這樣導致了學生在接觸比較長的文章時會產生抵觸感、畏懼感。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以“教材為本”卻又不拘泥于教材,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全面理解文本。最后運用文本中所學的語言于真實的語境中,達到語言輸出的目的,才是成功的教學。
參考文獻:
[1]陳資壁,盧慈偉.你的第- -本思維導圖操作書[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33-38.
[2]戈向紅.小學英語高效教學[M].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101-128.
[3]徐小梅,徐國輝.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教學,2013,(03):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