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龍斌
摘 要:不斷的提升高中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是新課改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依托和抓手,高中體育教師要緊跟新課改的步伐,全面的投入到對有效教學的研究之中,并不斷的對教法和學法進行全面化的改進,有效的優化課堂的教學流程,進一步的提升學生在體育課堂的學習能動性,進而助力學生體育學科素養的培養。本文將從有效預習、實戰化教學、及時進行總結等三個方面入手,就提升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進行闡述。
關鍵詞: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策略
雖然體育學科并非高考考試的主干學科,但是對于強健班級學生體質體魄、鍛煉學生堅毅品格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高中體育教師擺正認識,積極的強化體育課堂教學實施,不斷的聯合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體育教師群體,對體育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梳理和研究,從而較好的發現和解決目前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進一步完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助力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一、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預習
課前預習是高中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先導,當學生進行了有效化和精準化的課前預習之后,便可以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更有針對性的進行聽講,進而可以提升學生在體育課堂的學習效果,高中體育教師要理解課前預習的價值所在,積極的幫助學生進行更高質量的課前預習,從而為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助力。例如,在學習“籃球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模塊知識時,體育教師不妨引導學生進行高質量的課前預習。一方面,體育教師要強化學生的預習意識,如讓學生重視起課前的預習環節,并積極的將預習作為體育學習的一個重要模塊來抓,同時,教師還要將預習階段的學習效果納入到對學生體育總體學習的評價之中,進一步的激發學生的預習自覺性。另一方面,體育教師要積極的為學生提供豐富化的預習資源,如將該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像運球和雙手胸前傳接球的概念、鍛煉價值以及技術要領等理論性的內容制作成PPT課件,將具體的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動作指導制作成微課短視頻等,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體育教材對這些預習資源進行細致化的學習,并將預習過程中有疑惑的地方進行標記,從而為課堂的高質量聽講打好基礎。
二、積極的開展實戰化教學
體育學科是一門偏重于實踐性的學科,而我們開展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讓學生通過相應的體育項目來進行體育鍛煉,并培養學生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從而塑造學生良好的品格,高中體育教師要理解體育學科的特點和教學定位,積極的在教學中引入實戰化的教學模式,進一步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助力學生的健康成長。例如,在學習“足球腳內側踢球、射門”模塊知識內容時,體育教師不妨開展實戰化教學。其一,教師可以創設實戰化的環境,如①場地:要求教師按照實際的足球對抗比賽時的場地標準和要求進行實戰化布置,如對各種標線進行標準化設計;②規則:要按照足球比賽時的規則進行設計,如發球規則、站位規則、比分規則以及什么情況下會違規等進行全面的細致化明確;③人員配置:嚴格按照足球比賽時的人員數量、替補人員等進行設計,從而讓教學環境實戰化。其二,積極組織開展實戰化對抗比賽。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足球的比賽時長、比賽規則和比賽要求進行一場實戰化的對抗比賽,讓學生在對抗比賽中對足球腳內側踢球、射門進行細化研究和實踐應用,從而進一步的提升學生的應用意識,讓學生在實戰化教學中較好的掌握足球這項運動。
三、合理進行教學總結梳理
體育學科知識內容組成相對龐雜,學生可能在一節課中學習中各種理論性的教學內容和各種技術動作要領,如果教師在教學過后不進行有效的總結和梳理,學生可能會將體育知識內容混淆,從而影響到學生在體育課堂的學習效果,還需要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做好總結和梳理的工作。例如,在學習了“乒乓球接發球”模塊知識內容后,一方面,要求教師快速對該節課的知識模塊組成、教學重難點等進行梳理,讓學生對這些內容進行再次的感知和學習,增加學生的學習印象。另一方面,需要體育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堂評價,如可以引入學生自評、師生互評的評價方式,對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并為學生制定更加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助力學生鞏固課堂的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理念,強化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是高中體育教師的職責所在、使命所在,也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關鍵所在,需要高中體育教師積極的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不斷的重視起體育學科的課堂教學,并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預習、積極的開展實戰化教學、合理進行教學總結梳理等,不斷的提升體育學科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服務學生體育學科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薛新拾.基于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9):83-84.
[2]張偉,胡益政.立足課堂常規促進有效教學——推行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新常規的實踐探索[J].體育教學,2019,39(09):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