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群
【摘 要】在新時期背景下,高職學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的主要陣地和平臺,需要在職業素養培育的視角下,不斷提高高職學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相對穩定的職業素養和道德素質觀念,最大化的提高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先對高職學生德育工作問題進行分析,最后,根據學生職業素養培育需求,提出行之有效的高職學生德育工作方法。
【關鍵詞】職業素養培養;高職學生;德育工作
在職業素養培養視角下,高職學生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日益呈現出來,因此,必須對高職學生德育工作進行創新,才可最大化的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一、高職學生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第一,當前,高職學生德育工作過于邊緣化和片面化,未有效結合國家和社會對學生職業素養的需求以及相關教育改革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的開展,缺乏對高職學生德育工作的正確認識,過于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和相關技能的培養,同時,在進行學生德育工作方面,還存在缺乏完善的德育工作實施方案的問題,最終導致高職學生德育工作效果不理想。第二,當前高職學生德育內容與職業相分離,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未結合學生的職業發展現狀和相關教育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德育工作所講授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與實際相分離,缺乏對學生德育教育中職業道德素養培養,如此一來,不僅會降低學生對德育內容的學習機極性,也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工作崗位前的學習內容需要。第三,高職學生德育工作方法過于單一,過于注重對學生進行大班教學和滿堂理論知識的灌輸,沒有將與學生職業素養培育有關的實際教學案例和具體問題引入到德育教育中,缺少利用現代化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最終導致學生的德育知識學習積極性低下,甚至出現厭惡情緒和逃課等現象,進而大大降低高職德育工作開展的有效性和效率。
二、職業素養培養視角下的高職學生德育工作創新對策
(一)加強職業與德育教育內容相結合
一方面,在開展學生德育工作時,可以將有關職業要求的道德素養和道德規范培養等內容融入到德育工作中,不斷提高學生對未來職業生涯發展中,相關道德素養和道德規范內容的理解。同時,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職業指導,將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實際現象和問題,引入到教學當中,提高學生對社會現象和相關事件的正確認識,更好幫助學生樹立價值和職業道德觀。另一方面,在進行德育工作的過程中,要對學生創業所必備的各項技能與素質進行有效教育,幫助學生明確自身未來發展和就業中的責任與義務,從而最大化的促進德育教育工作質量的提高,達到培養學生和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目的。
(二)積極創新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方式
在高職學生德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對相關工作方式進行創新,以多樣化和現代化的教育方式,促進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首先,在德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或者案例教學法的方式,將與學生職業素養培育有關的德育教育內容和相關理論知識進行滲透與講解,最大化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其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也可以采用實際調查法和討論法的方式,為學生引入職業發展過程中的相關實際問題,并且要求學生進行討論和調查,增強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活躍程度。最后,學校也可以在德育教育中,采用定期為學生開展職業素養講座活動的方式,具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知識和職業素養知識的普及,強化學生對職業素養的認知與理解,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準確了解職業素養重要性,最大化的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三)堅持因材施教教學原則進行教育
在職業素養培養的視角下,需要堅持因材施教教學原則進行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需要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特性進行分析,具有指導性和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情緒的調節,加強與不同學生之間的溝通,明確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壓力,并給予學生有效地幫助和教育,進而更好地為學生在職場中學會調節心理情緒奠定基礎,真正發揮出德育工作的作用和價值。除此之外,學校也可以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心理輔導室,鼓勵和引導學生將內心的壓力和情感,通過心理輔導室進行分享,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心態的調整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增強,更好幫助學生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結語
在職業素養培育視角下,創新高職學生德育工作,需要從加強學生職業與德育教育內容相結合、堅持因材施教原則以及創新德育教育工作方式等方面出發,將學生未來就業崗位中的相關工作要求和內容與學生的德育工作相結合,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培養和德育教學。
參考文獻:
[1]邵東波.職業素養培養視角下的高職學生德育工作探析[J].亞太教育,2016(07):168.
[2]陳欣.基于職業素養培育視角下的高職學生德育工作研究[J].才智,2018(29):168.
[3]顧新.職業素養培養視角下的高職學生德育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9(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