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素質教育的快速推進階段,小學教育逐漸對美術教育教學在提升人的綜合素養方面發揮的關鍵影響與作用做出充分認識。小學美術課程屬于義務教學階段藝術教育的關鍵構成,成為開展美育教育的關鍵途徑,同樣成為提高學生美術綜合素養的重要教育課程。新課程改革對小學美術課程提出更加嚴格的標準,教學階段教師務必重視對課程教學資源的合理選擇與科學應用,以此培養學生美術素養與能力的切實提升。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程教學;教學資源
引言:
信息技術的快速變化發展,為美術教育事業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信息技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科學應用,可以使小學美術教學效果與質量得到全面有效的提升。不過,教師關于資源選擇以及利用上,依然缺乏深入的探索,教師對課程資源沒有形成強烈意識,對教材資源的認識以及利用存在有待加強,以此對教學效果產生相應的影響。基于此,小學美術教學階段,教師務必對課程資源做出合理的選擇與科學應用,以此使教學效果得到切實提升。
一、小學美術課程教學資源的選擇
(一)充分利用教材文本資料
教材包括的文本以及圖片均為編制人員精心挑選設計的資源,不但涵蓋范圖范畫,同樣還有學生活動以及學生作品。教師務必重視對教材資源的充分利用。學生作品同學生生活存在緊密聯系,便于學生做出充分學習與理解。經典名家作品則是典型代表,能夠使學生學習并領悟到作品的精髓與獨特之處,明確學習方向,使美術素養得到提升。
(二)挖掘地方文化資源與自然環境資源
各個身份地區均有著獨特濃重的文化底蘊以及豐富美麗的自然環境資源,課程教學階段,教師應重視對地方文化資源以及自然環境資源的充分挖掘,使學生在文化情境以及自然景觀中深深體會并感受藝術的美麗,使學生可以更加喜歡家鄉文化,關注自然資源與自然異常,對祖國歷史文化能夠加深了解。
(三)互聯網資源的利用
互聯網資源十分豐富多樣,對網絡資源的充分利用,能夠使美術教學更加充分趣味性與活力,使學生能夠對美術學習產生良好興趣,對美術知識做出充分學習與深入理解。互聯網涵蓋的教學素材蘊含多元豐富的美學成分,能夠使學生審美能力得到有效教育培養,使審美情緒得到切實提高[1]。
二、小學美術課程資源的應用
(一)導入性資源
美術教學階段,課程導入屬于十分關鍵的前提條件,教師務必對此交易關注,選擇可以使產生興趣和靈感的課程資源,以此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導入方式各不相同,直接進入主題應用較為廣泛,位于課程開始設計部分探究性問題較為合理。教師還應該對選擇哪類教學資源的效果最為明顯做出充分的思考與研究。課堂教學中,視覺沖擊力較強的資源可以對學生思路做出清晰正確引導,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與好奇心,積極主動做出獨立思考,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思維與素養。
(二)欣賞性資源
美術課程的管家任務之一,即培養學生優秀的審美能力,學會審美技能,通過欣賞,培養學生良好創新精神與能力,對自身思想情感做出充分表達。比如,《造型多樣的生活用品》一課,應引導學生對物體基本形狀做出學習了解,培養其良好的觀察與分析等能力。相同的物品,通過變化的角度做出觀察,會產生不同的理解。教師提供的資源應能夠使學生思維得到有效發散,使學生思路可以更加清晰。欣賞性資源位于美術教學十分關鍵,教師應對課程資源做出合理選擇,以此通過欣賞性資源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與美術素養。
(三)探究性資源
部分課程需學生親自做出探究實踐,教師應對課程資源做出精心合理設計。比如,《標志設計》一課,標志對于學生并不陌生,而怎樣設計出獨具特色的標志對于學生而言難度較大。因此,教師應基于學生認知能力與規律,基于學生實際,通過由簡至繁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獨立自主思考與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使學生了解到標志的特點等,使學生能夠深刻思考,了解到以人文本的設計理念,以此使美術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高[2]。
(四)拓展性資源
課堂教學時間相對有限,而教學并非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教師應引導學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使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因此,美術課堂教學結束時,教師應思考運用哪類資源,為學生提供學習拓展的充足空間。比如,《字體的變化》一課,漢字屬于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征,漢字演變與發展歷經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字體的變化》使學生認識到漢字的變化,感受到漢字的趣味,這也僅僅是從表面使學生做出學習認識。教師應為學生呈現出漢字更加厚重的歷史與內涵。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文字做出更深層次的認識了解,應用拓展性資源,使學生美術素養得到強化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與學均需要師生彼此之間的共同協作。教師屬于教學資源的重要主導,教師教學能力與素養的高低,關乎著教學質量的具體質量。針對小學美術教學,課程資源屬于教學的關鍵內容,教師務必對此做出充分的認識與理解。除此之外,教師應對教育教學目標做出充分明確,對課程資源做出合理選擇與科學應用。唯有如此方可對學生開展良好的美譽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柴婷婷.淺論小學美術課程教學資源的選擇與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6,123(08):136-136.
[2]劉璇.分析小學美術課程教學資源的選擇與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9(3):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