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燦
摘 要:小學體育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樹立正確的運用理念,探尋小學體育合作課堂開展體育核心素養的積極意義,構建多樣的小組模式,體育教師要選擇學生合適的體育活動,以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為宗旨,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本文就基于筆者自身教學經驗,以小學體育為載體,對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方式探析的這一問題進行一番個人觀點的說明與闡述。
關鍵詞:小學體育;高效課堂;趣味化;合作化;游戲化
學生在小學階段年齡尚小,過分的團體與活動不利于學生的身體成長,因此,體育教師要選擇學生合適的體育活動,以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為宗旨,通過構建趣味化小學體育課堂、合作化小學體育課堂以及游戲化小學體育課堂等形式,增強課堂質量。
一、趣味化小學體育課堂,增強學生興趣
提高學生熱愛運動、終身運動的思想和意識,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此外學校也加大了對體育課程的關注,很多學校都會在春秋季節開展運動會,鼓勵全體師生共同參加。多媒體教學法通過聲色結合的特點可以在短時間內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豐富多彩的體育課堂有利于激發學生對于運動的興趣與信心,教師通過圖畫、音樂、視頻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展示體育課程的內容,介紹運動的種類,贊美為我國祖國爭光的奧運健兒的故事,讓學生對于體育運動心生向往,對于運動員正確認識,讓學生樹立良好的的學習模范,不斷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與熱情,從而打造高效的小學體育課堂。
近幾年,趣味運動會的開展更是使學生運動健身的熱情推崇到較高點,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利于教師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積極運動的意識,培養他們團結互助的精神以及頑強勇敢、奮力拼搏的勇氣與自信。小學生對形象、直觀、感染力強的活動有濃厚興趣。傳統的體育教學以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為主。。
二、合作化小學體育課堂,增強團隊精神
體育是一種競技運動,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競技精神,但是,在競技中也要注意學生的合作的教學,許多體育運動都是團隊活動,這就要求學生要有合作的意識和精神,小學生年齡尚小,活潑好動,教師應該依據學生的特點安排一些相關的活動,將這個班級或者整個年級的學生積極的調動起來,讓更多的學生投入到合作的班級比賽中。在進行團體項目訓練時,教師應強調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團結友愛,以集體利益為先。集體項目中,在項目進行不順利的情況下,學生之間應該相互鼓勵,如拔河、接力賽、籃球、足球等適宜學生團隊合作的運動項目,提升學生對于運動的積極性。
小學體育合作化的課程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教師在正常為學生分組之后,還應該開展多樣的體育合作化活動,激發學生的熱情,小學體育的教學要求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比如指導學生練習蛙跳塑造腿部肌肉的流線線條,做頭部運動可以緩解長期伏案學習的頸肩疼痛,還開展一些比賽,如籃球比賽、足球比賽、跳繩比賽等多樣的競賽,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以團隊合作的體育教學改革的學校體育活動應大量開展,增強小學生的體育意識,提升運動精神,培養良好運動習慣,不斷培養整體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三、游戲化小學體育課堂,增強身體素質
教師可以充分開發課程的內容,在形式上進行創新,利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動力。小學體育的新課標要求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加強體育鍛煉,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設置游戲化的體育課堂可以充分發揮小學生的積極性,減輕了長期體育運動的枯燥無味,增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堂創設了一種輕松的氣氛。游戲環節可以更好的將整個體育課程貫穿起來,讓學生在勞逸結合,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訴求,提升教學效率,增強課堂質量,打造生命化、生態化、生動化的小學體育課堂。
教師就可將教學內容與游戲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組織學生進行“猴子傳球”游戲,即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成一個圓圈,并在此范圍內進行相互傳球的游戲。此游戲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傳球技能,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還可以設計家校聯合的體育游戲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及學生的家長來一起參與進來,一位學生為家長和孩子進行搖繩,二人在其中跳,家長與孩子配合默契才能跳的時間長,這樣,在體育活動中便進行了德育教育,讓學生有一個好的運動習慣,同時可以提升學生與其父母之間的關系。開展家校聯結的課程培養了學生的體育活動習慣,可以讓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好。游戲化小學體育課堂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課堂活力。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教師要構建積極的體育課堂,增強學生動力,通過設計趣味化小學體育課堂、合作化小學體育課堂以及游戲化小學體育課堂,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運動素養,培養運動習慣。
參考文獻:
[1]王興朋.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
[2]李建霖.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