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俠
摘 要:繪畫能力的培養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使小學生更好地感受生活之美,還能使之將自身對美的體驗描繪出來。小學美術教師想要提高小學生的繪畫能力,就必須在教學中著重培養小學生的繪畫興趣,提高小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給予小學生激勵性評價。
關鍵詞:小學生;小學美術;繪畫能力;具體策略
隨著綜合素質的培養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美術教學在小學教育體系亦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作為小學美術教師,筆者僅以自身教學經驗為例,談談如何在美術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繪畫能力。
一、培養小學生的繪畫興趣
由于天生活潑好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小學生對萬事萬物都表現出了一股強烈的探索欲望。作為小學美術教師,我們務必要在深入了解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給予他們恰到好處的指引與更加科學的指導,讓他們對周邊事物展開更加細致、更加有層次的觀察與描繪。在此過程中,我們不僅能夠借助科學的引導方式使學生充分體驗到繪畫的樂趣,還能使之真正喜歡上繪畫這種藝術表達方式。
在繪畫教學過程中,我們既可以將一些精彩的繪畫作品或者是經典卡通形象等借助多媒體的形式展現到學生眼前,使學生既能夠在直觀、形象的視覺體驗中對繪畫內容產生更加全面、客觀的認識,也可以將一些優秀的學生作品展現到學生眼前,使他們能夠在同齡人繪畫作品的激勵下萌生出一股強烈的繪畫意愿,進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繪畫過程中,并恰到好處地將眼前圖景按照自身想法和意愿描繪出來。與此同時,鑒于小學生的注意力有限,我們還可以在美術教學中借助多媒體的優越表現力,將一些生動、精彩的畫面內容融入教學中,以期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引導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其中。比如,在學習“自畫漫畫像”時,我們便可以將網上搜集到的一些人物漫畫像(如廣為流傳的愛因斯坦、馬云等人的漫畫像),并將其恰到好處地穿插到教學中。如此一來,學生不僅能夠更深層次地了解到漫畫夸張、幽默的藝術特質,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繪畫欲望,從而積極投入到漫畫繪制的過程中。
二、提高小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能力的提高對小學生繪畫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唯有通過認真、細致的觀察,小學生才能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被繪畫對象的特征,并將其恰到好處得呈現于紙筆之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觀察能力的強弱與否直接決定了小學生繪畫能力的提升。作為小學美術教師,我們想要提高小學生的觀察能力,不僅要引導他們展開有目的的觀察活動,還要引導他們在熟練掌握科學的觀察順序時讓他們學會在對比、分析中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
首先,引導學生展開有目的的觀察活動。
眾所周知,小學生的注意力和精力是很容易被分散的。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在教學中著重培養他們的專注力,使之能夠在認定某一觀察目標后便不再輕易轉移視線。比如,在觀察盆栽植株特征的過程中,我們應當引導學生將注意力固定到植株的外部特征上,而不是任由他們根據目光所及而轉移觀察目標,在發現葉片上的蟲子時就忘了盆栽植株才是需要被觀察的目標。如此,在明確目標的引導下,學生勢必能夠在教學中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
其次,引導學生在有序觀察中提高自身繪畫能力。
有序的觀察活動不僅能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做到無一遺漏,還能使他們對被觀察對象產生更加全面的客觀了解。比如,在觀察盆栽植株時,倘若能夠引導學生按照由上到下、由局部到全面或者由遠到近等順序來展開觀察,教師不僅會使學生對盆栽植株產生更深層次的了解,還能引導他們將觀察結果更加清晰地呈現到繪畫中,從而使作品更加真實,更加具有生命力。在此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將一些與被觀察對象相似的東西對比呈現出來,使學生通過相似內容的對比、分析對繪畫對象等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此外,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要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小學生激勵性評價,使之能夠在恰當的鼓勵下更加積極、踴躍地投入到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眾所周知,生而為人,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與認可。作為小學美術教師,我們必須在深入了解小學生心理特征的基礎上給予他們相應的鼓勵與認可,使之能夠在繪畫教學中能夠發揮其藝術才華,進而創造出更加優異的成績。在筆者看來,我們既可以通過言語鼓勵(細節化問題的指出與引導)、眼神鼓勵以及行為鼓勵(摸摸頭)等方式來認可學生的表現,也可以通過學生優秀繪畫作品展覽的形式來肯定學生的藝術創作成果。
總而言之,繪畫能力的提升亦是小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提升。作為小學美術教師,我們必須在繪畫教學中給予他們積極、科學的引導。如此一來,我們不僅能夠在教學中更好地鍛煉他們的思維和實踐能力,還能使他們在美術教學中獲得真正的成長與成功!
參考文獻:
[1]李興玲.用心畫出心中的夢——談怎樣激發孩子繪畫的靈感[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漢字文化卷五)[C].2016.
[2]蔡信坤.談素質教育背景下如何開展小學美術教學工作[A].教育教學研究(2019年第1期總第4078期)[C].2019.
[3]楊靜.小學美術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方式的探索與實踐[A].教師教育論壇(第三輯)[C].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