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楊
摘 要:市場經濟體制下,經濟績效是衡量評價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提高企業經濟績效是企業最基本的目標之一。企業經濟績效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提高經濟績效,有利于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對于一個行業來說經濟績效轉化速度的快慢,關乎著地區經濟的發展態勢。
近年來,我國的生態旅游業也迅速發展,截止2017年,我國生態旅游共接待游客68.9億人次,占國內旅游總人數的18.1%,直接收入為791.1億元。生態旅游行業發展勢頭非常迅猛。但是經過多年的發展,激烈的競爭,行業的粗放式管理,同質化產品較多等因素都造成了淄川區整個生態旅游行業存在經濟績效提振不力的現狀。
關鍵詞:生態旅游;行業發展;經濟績效;提升策略
淄博市旅游業擁有良好發展成績。2018年全年淄博市共接待國內游客4911.29 萬人次,同比增長9.4%;接待入境游客20.29萬人次,同比增長3.67%,目前旅游業己成為了促進淄博市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淄川區作為淄博市旅游資源比較豐富的區縣,旅游業發展勢頭良好。同時山東省中部丘陵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基礎上,淄川區在發展生態旅游方面有自身獨有的特色,但是由于生態旅游企業自身具有成本投入大收益見效慢和自然環境依賴性大等特點,與一般性的生產性企業和服務性企業比較而言,其經濟績效要低得多,對淄博市淄川區的生態旅游業經濟績效提升策略的分析,不僅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生態旅游行業中為淄川區的鄉村生態旅游業提供經濟績效提升方案,也能為其他地區有區域特色的旅游項目提供經濟績效提升借鑒,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以理念為指引,加強經濟績效評價理念
淄川區農村生態旅游業,很多的從業者缺乏戰略性的思維在管理系統均衡的思想。明確企業的愿景和目標轉的化成是環環相扣與具有邏輯關系的衡量指標性的體系[1]。明確企業戰略管理的意識與經濟績效提升策略的意識,牽引著企業的老板從機會導向和投機導向轉向了戰略導向,梳理了管理思路,能夠更有效的管理企業,朝著更系統和更清晰化的方向去努力。淄川區農村生態旅游業經營者們只有系統的了解企業的戰略和績效策略關系,熟練的把握績效策略體系和績效循環以及和企業管理各層面動態交互的關系,從根本上去明確經濟提升績效策略出發點,認識到績效提升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不單單重視效益提升,更加注重經濟績效的決定性作用。
二、以市場為導向,把準經濟績效提升的脈搏
在市場經濟中,產品開發要以市場需求為參照。市場需求可能受天氣、時間、社會風氣影響,那么產品也要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簡單來說,游客的需要就是旅游產品的市場導向,那么對客源目的的充分調研和把握就是設計產品的敲門磚。產品從開發到上市需要一定時間,在開發旅游產品前,如果能對游客行為做出預判,推測出消費者在什么時間段最想要什么樣的產品和服務,就能精準設計出最符合市場需要的旅游產品[2]。滿足市場需求也要遵守政策法規,以保護自然資源為先,針對市場需求設計多元化個性化的體驗產品,并且隨著市場需求變化對產品做出相應調整。
游客在旅游過程中主要追求的是旅游產品的實際效用和心理價值,要提高游客的滿意度就必須考慮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心理價值。旅游產品的心理價值和旅游體驗是緊密聯系的,旅游體驗來自于旅游活動對內心思想的觸動,它所帶來的感觀、情感和文化價值,將同旅游產品和旅游服務共同構成旅游價值[3]。在一個合理的價格水平上,那些能夠較好滿足旅游者的體驗需求的企業將更能贏得顧客的青睞。精明的旅游者一旦發現本公司能提供獨特的旅游體驗時,就會持續購買,這樣他們就省去了尋求新的旅游業態的成本和風險。這樣既簡化降低了旅游消費者的交易成本,也使農村生態旅游業在整個旅游行業中保持優勢,使供需雙方實現雙贏。
農村生態旅游業應注重生態旅游產品體驗優化,能為行業找準產品定位,開展差異化經營。原傳統旅游產品因其均質、標準化、容易仿制等特點,因為缺乏核心競爭力而導致以降價為特征的激烈的市場競爭。而體驗生態旅游產品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和消費需求,結合特有的資源和市場需求,進行差異化、個性化設計,為游客創造獨特的旅游體驗,從而提升整個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進而提升農村生態旅游行業的經濟績效。
三、注重行業內部財務因素,把握經濟績效提升關鍵
淄川區農村生態旅游業應該在行業內部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財務彈性等方面下工夫,盈利能力是指企業利用各種經濟資源獲取經濟利益的能力,它是企業經營管理者管理業績的主要體現。企業的盈利能力直接影響到投資者是否能夠取得高投資收益。一般來說,企業只有盈利,才能在市場上立足,才能保障自身持續、順利地發展。因此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越有益于其持續經營。償債能力判斷企業財務狀況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主要是指是企業償還各種到期債務的能力。一般來說,償債能力強,表示企業可以通過舉債的方式獲得較為足夠的資金,用以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反之,償債能力差,企業更有可能陷入財務困境,甚至危急企業生存。財務彈性也叫財務適應能力,是指企業適應經濟環境變化和利用投資機會的能力,具體是指企業應對可能發生的或無法預見的緊急情況的調整能力、動用閑置資金和剩余負債的能力、把握未來投資機會的能力。顯然,企業財務彈性越大,其抵御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越強,越有益于企業的持續經營。
四、用好非財務指標,增加經濟績效提升保障
生態旅游行業有別于其他行業,廣告宣傳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農村生態旅游業更應該借助廣告宣傳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獲得經濟效益,從而提升經濟績效,那么在廣告費用投入與產出上,如何均衡而有效率的在這一指標上提高利用率,關系到農村生態旅游行業的成敗。
總資產回報率表示企業的經濟績效,總資產回報率=(企業利潤總額+利息支出)*100/期末總資產[4],農村生態旅游業廣告支出與企業經濟績效呈倒u型關系,表明企業經濟績效隨著廣告支出的增加先上升后降低,所以淄川區農村生態旅游行業要加大廣告宣傳投入,提高經濟績效。
參考文獻:
[1]方忠良.淺談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對策——以浙江企業為例[J].科技創業月刊,2017,30(02):38-39.
[2]尹忠,周瑩.生態旅游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中效益分析評價[J].四川林勘設計,2007(03):36-38+44.
[3]王小玲.淺議企業新產品開發策略[J].商業時代,2005(18):33-34.
[4]李艷萍.加強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解決當前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4(14):248.
[5]李平,王維薇,張俊飚.市場專業化、經濟規模化與生態旅游業發展績效關系實證研究——基于省際森林公園的面板數據[J].林業經濟,2016,38(10):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