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行政事業單位穩定運行是我國社會穩定運行的保障,該類型單位管理制度的規范性,對社會各方面發展都有積極意義。但現在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尤其是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存在缺陷。行政事業單位對內部控制管理的認識不足,不能夠充分重視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意義,使得單位的內部控制管理存在問題。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制度本身并不完善,內部長久以來形成的缺陷制度并不容易改變優化,同時行政事業單位相關人員本身綜合素質的不一致,導致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存在問題。文章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根據存在問題提出改進對策。
關鍵詞:行政事業;內部控制;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457 ?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近幾年,隨著我國國家治理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日益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全面實施內部控制是大勢所趨,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
1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
1.1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環境有待加強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組織內部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行之有效的且系統化的管理系統,這種不合理的設置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落實。而且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管理概念較為落后,導致內部控制效果不能跟上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部分行政單位工作效率低下的情況,內部的控制機制也無法得到及時更新。
1.2內部監督不充足
我國部分的行政事業單位在設置內部監督部門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而且在內部監督部門中也缺少合理的監督機制。在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中并非每一個職能部門都有固定的審查監督人員組織,甚至有些部門是在不存在外部監督的情況下進行日常工作的開展。除此之外,對行政事業單位職能部門人員進行控制監督的組織人員存在著素質水平無法達到標準的現狀,這部分工作人員由于自身的工作經驗不足以及素質水平達不到標準,在進行監督工作時,很難對工作內容的控制情況進行準確把握。行政事業單位監督部門設立不足、監督組織人員的水平不達標等情況都使得內部監督不充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內部控制規范的發展落實(1)。
1.3信息溝通機制欠缺
在行政事業單位實現內部控制建設,需要對各個部門相關工作信息實現有效獲取和利用,但是目前單位內部在信息交流過程中存在較大阻礙,每個部門都各自為政,缺乏信息共享思維。在各部門之間不能順利溝通和共享信息條件下,就導致信息傳遞比較滯后,而各部門由于信息不對稱,經常不能同心協力完成工作任務,造成工作效率相對低下,工作質量不高等現象。同時,受信息溝通不暢因素影響,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層也不能及時獲得各部門運行有關的實時、準確數據和信息,決策制定中缺乏必要參考,容易造成決策失誤,給單位管理和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另外,由于部門之間信息缺乏順暢傳遞,導致內部員工也不能清晰的認識到內控對象和內控管理流程存在的問題,最終影響內控制度和政策的落實與實施。
2改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現狀措施
2.1完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
完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能夠促進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多數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是參考其他單位,或照搬應用,實際應用中,制度管理編制部門應該綜合考慮自己單位實際情況。可以參考多家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實施案例,尋找與本單位情況相符或是類似的案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選擇可以適用的制度應用在本單位內。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編寫后,可以邀請有經驗的人員對制度進行評價,找到不符合單位實際情況的條例,進行完善優化(2)。
2.2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員工綜合素質
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員工綜合素質,有利于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的科學高效。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可以先進行部分人員小批量培訓,再進行大范圍員工綜合素質的提升。對單位中層領導及財務部門員工進行培訓,不僅在思想上對員工進行內部控制講解,還應該在實際管理中,讓員工進行內部控制管理模擬,嚴格把控財務和基層管理。對員工進行大范圍內部制度管理培訓,分部門向員工講解內部控制的實施要求,保證單位內部控制管理順利進行。
除了對員工綜合素質進行提升之外,還可以在員工入職時,對員工的挑選進行嚴格把控。除了傳統的筆試和面試外,還可以增加一些考核內部控制的環節,調整面試流程。人員挑選嚴格化,能夠保證單位內部員工綜合素質有效提升,對單位進行內部控制具有積極作用。
2.3完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構建風險評估預警體系
構建起完善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進一步的提升事業單位自身內控制度的執行力,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試行)》中,提出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編報需遵循“統一部署、分級負責、逐級匯總、單項報送”方式的要求,這實際上是強調內部控制中責任落實制度和監督管理問題的重要性(3)。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中明確權責劃分之外,還可以設置專門的監督機構,對內部控制執行、財務會計工作準確性和規范性等內容進行審核監督,結合內部控制要求制定相應的風險評估預警系統,讓風險評估結果指導單位內部管理執行及調整,才能更好的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反饋能力,降低單位經營風險。
2.4完善建立信息溝通機制
為了有效加強內控建設,需要行政事業單位建立橫向和縱向信息交流和溝通機制,在加快信息傳遞基礎上,提升內控效率。單位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和需求,科學、有效的設計溝通機制,促進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與共享,避免發生各自為政現象。在信息溝通機制建立期間,需要對信息技術加強應用,通過構建電子化信息系統和平臺,實現信息共享,保證各部門工作人員動態掌握單位內控信息。
2.5做好審計職能作用的發揮工作
只有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才能使內部控制體系運行得更加健康平穩。因此,一方面,應該以單位委托或者工作需求為依據,開展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審計評價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方面與執行方面等實際情況。對于經過審計評價工作發現的內部控制失控點與薄弱環節等隱患采取積極的措施加以消除,使單位的系統健全方面、控制改善方面、風險防范方面以及效益提升方面等的目的得以實現(4)。另一方面,單位還應該做到與時俱進,及時轉變觀念,通過專人制定或者內審機構的設立,強化與擴充內審人員或者機構的職能,使內審機構層次與職能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最終使其獨立性與權威性得以強化。總而言之,只有緊密結合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才能使一股持續而系統的評價監督力量得以匯集,進而使內部審計的應有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結束語
綜上所述,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內部控制活動中應該要考慮到單位自身的情況,將內部控制規范與實際情況進行聯系,并根據單位那的主要職能活動制定一套合理且要符合單位實際情況的內部控制體制。除此之外,也要通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從事人員的內部控制管理意識,充分認識到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對單位的經濟效益發展的重要性,有效提高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小剛.開發行政事業單位內控評價系統破解管理瓶頸[J].會計之友,2016(08).
[2]張桂桂.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19):49-49.
[3]張曉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6).
[4]樊磊磊.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有效性問題的思考[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5(37):40-41.
作者簡介:
任瑞林,男,山東青州,漢族,大專,現有職稱:會計師、經濟師,研究方向:會計、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