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瀟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公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中職院校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擔負著向社會輸送各領域專業人才的重要責任。其中音樂鑒賞課是加強學生素質,提高學生藝術修養的必修課,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還能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此,本文針對音樂鑒賞教學中,以人為本的相關教學方法展開探討。
關鍵詞:中職院校,音樂鑒賞教學,以人為本,具體模式
一、音樂欣賞教學現狀
隨著中職院校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視程度與日提高,音樂欣賞課程的資源傾斜力度與日俱增。作為適應時代潮流發展的產物,中職院校音樂欣賞課程的開設,是時代不可逆轉的潮流,同時也是保障學生自身素質的基礎,通過讓學生感受藝術,并且從中獲得享受,達到精神上的滿足。以此來建立學生對藝術的向往,使學生藝術能力得以提高。一旦我國公民失去了對音樂的欣賞,就會導致現有的音樂作品沒有了任何意義,而青少年作為國家的希望與未來,是決定我國藝術能否發揚光大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強對我國青少年的藝術熏陶十分有必要,但是目前中職院校往往更加重視專業技術以及文化素質的教養,而忽視了對音樂鑒賞的教學,使得學生的音樂素質過差,如果不能及時的改善,則必定導致嚴重后果的發生。
二、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是較為先進的教學理念,自我國陶行知先生開始,就高度重視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學生作為接受學習的主體,因為自身水平的限制并不能完全的一視同仁,應該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合適的教學體系和課程設計。音樂鑒賞課程自然也不例外,因為學生可能來自城市或農村,由于地理限制,導致學生對藝術的追求以及藝術基礎都存在著些許差異。如果一味的追求模式化的音樂欣賞教學,則必定是學生自身的音樂素質出現重大問題,以人為本就可以從根源上解決這一問題,因材施教,樹立完善的課程培養模式。作為一門輔助課程,充分發揮音樂欣賞所帶來的作用。
三、教學內容改革
由于接受中職院校教學培養的人大多事物是我國的青少年正處于心里活動較為豐富的年紀。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很難靜下心來去進行藝術素質的培養,因此中職學院進行音樂欣賞教學的意義不言而喻。但是青少年一代由于心智以及社會觀還沒有完全成熟,正處于心理萌動的時期,對音樂鑒賞能力往往較低,無法判別正確的流行音樂,再加上網絡信息的爆炸,各種音樂選秀節目廣泛傳播,這對于青少年而言是十分嚴重的影響。但是真正培養青少年衣食素養,絕對不能僅僅依靠流行音樂,還應該與傳統音樂和古典音樂相結合,但是如果單一的把古典音樂作為中職學院,音樂欣賞課程的主要內容就必定導致學生對本門課程的抵觸。因此教學內容的選定必須與時代相結合,與青少年的心理相結合。流行音樂勢在必行,但是要注重質量,不能讓那些藝術快餐充斥學生們的心底從而對藝術有誤解。并且適當的添加古典音樂和傳統音樂,真正讓學生們受到益處的熏陶,這樣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對流行音樂的追求,還能保障藝術欣賞課程的教學質量,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的運用到實踐課程之中。
四、教學手段改革
4.1多樣化的課堂模式
傳統的課程教學過程中老師作為課程知識宣講的主體,往往是知識宣講的機器,根本不理會下面學生的狀態,只是照本宣讀的將知識宣揚出去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根本無法實現中職學院開展藝術欣賞課程的意義。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應該仔細的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并且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課程設計,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保障課堂的生動,只有師生之間加強互動,才能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例如,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場景設計。充分還原古典名曲產生的場景,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體悟到藝術產生這一優美的過程,還能夠激發學生對藝術的追求與熱愛,自發的投入到學習之中,只有學生之間形成了對音樂的追求。并且積極討論各自所喜歡的藝術大家,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課余生活的豐富
學以致用,才能真正的將課程的作用發揮出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不外如是。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可以設計出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可以開展藝術討論答辯,歌唱比賽,金曲賞析等等課外活動。藝術辯論不僅可以鞏固學生進時間所學到的專業知識,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敏捷性,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會將知識點一遍又一遍的加深記憶,從而提升辦學質量。而金曲賞析歌唱比賽,可以讓更多優美的曲調被更多的學生熟知,形成更良好的藝術氛圍,這樣對于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有著積極的幫助作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真正的感興趣,才能不斷的在學習中拓展自身,提高創新能力,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4.3 關注心理活動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受音樂的影響,造成心理波動,教師要充分承擔起這一責任與使命,仔細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并且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避免學生因對藝術的誤解而走入情緒低谷。
4.4硬件設備提升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媒體技術不不斷成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新媒體技術,例如投影儀,實體展示黑板等等。增強學生對音樂曲調的認知程度,因為藝術太過籠統,無法具體的表現出來,而利用這些教學手段就可以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學生的學習效率。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中職學院而言,音樂欣賞課程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通過對音樂藝術的介紹學習,可以保障我國青少年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藝術素養。因此學院應該以人為本,針對學生的實際特點設置課程設計和教學模式,以次來保障教學效率,真正實現提高學生藝術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安菊. 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音樂欣賞教學有效性的研究[A].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二)[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
[2]吳菡.“走”在情的深處觸摸“你”——以《嘎達梅林》一課為例,談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情感激發[J].華夏教師,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