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社會對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的需求大幅度上升。為了能夠更好的推動社會發展,國內的高校實施了應用化的轉型,而建立開放型實驗室,對高等院校而言是提高人才培養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如何對開放實驗室進行管理,直接影響到實驗室的運行效率。為了能夠更好的滿足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應用能力的需求,本文對應用型本科高校開放共享實驗室這一工作面對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分析。根據實際情況與人才培養要求提出了合理的應對措施,希望能為全面完善的實驗室開放模式的建立提供參考。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實驗室;開放模式
引言
現階段國內各大高校正在經歷大眾化高等教育的轉型,部分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培養人才需要以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為依據,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和提升。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實際培養過程中就不能忽視實驗室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動實驗室的建設并發展開放共享實驗室,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培養綜合型人才目標的實現。建立開放共享的實驗室平臺,是對以往的教學模式的一種突破。傳統教學方法中對實驗室進行了封閉分割的管理,難以充分發揮優質資源的價值。而建立實驗室開放共享的平臺,在多方面的教學甚至是社會實踐中都能夠發揮實驗室的作用,同時還能夠實現推動自身發展的目標。
一、現有實驗室開放模式問題探究
越來越多的本科高校認識到了實驗室的價值和作用,在實驗室的建設方面投注了大量的精力與資金,不少學校的實驗室建設規模與建設水平都在不斷提升。與此同時,相應的建設與管理問題也逐漸的浮現出來,就拿生物工程的實驗室來說,常見實驗室的功能較為單一,精密設備的價值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尤其是部分大型儀器設備,再加上資源配置方面缺乏合理性,設備的作用并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不少實驗室沒有配備健全的工程技術隊伍,相應的激勵機制沒有落實到實際中去,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與工作熱情得到不充分的激發。此外,實驗室間的交流溝通效率不高,開放共享平臺無法按照預期建立,時間與空間的協調極為困難。上述問題都是擴大實驗室規模,建設開放共享平臺過程中的所出現的問題,需要建立相對完善的途徑、模式與管理機制實現有效解決。
二、導致上述問題原因分析
基于實際情況對上述問題進行嚴謹的分析,綜合來講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首先是無法突破傳統的管理觀念,沒有明確實驗教學在整體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尤其是工科類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并提高實踐教學的比重,讓學生通過實踐教學充分提高應對實際問題的能力。想要實現這一培養目標,就必須要讓學生參與到科研項目及其開發、設計、制造的實際過程中,真正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思維。其次是現階段對實驗室的建設沒有顧全大局,不少高校的建設實驗室的過程中只關注了局部的利益,沒有一個系統的規劃與統籌,開放實驗室的意義得不到凸顯。最后是在資源配置方面缺乏合理性,對公共實驗平臺的建設不到位,不僅僅存在著資金不足的問題,已有資源的價值也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在對實驗課進行規劃時,沒有充分考慮到不同課程間的聯系,整體性被破壞,導致學生的知識體系無法建立完善,知識內容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再加上資源共享不到位,即使開展實驗課在創新性與綜合性方面也會有所欠缺。除此之外,績效的考核與信息化程度不足也是阻礙實驗室共享平臺的建立與價值發揮的問題。
三、實驗室的開放模式與相關管理機制
想要完成實驗室共享平臺的建立并充分發揮其價值,還需要有合理的運行機制加以輔助。以實際需求來看,運行機制需要包含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課程項目及實驗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合理的獎罰機制、完善的保護措施和嚴格監督管理體系。
(一)管理機制的建立和完善
1.管理制度的建立
由學校引導通過合理的方法調動院系的積極性,目前國內多數高校實施的都是兩級管理,學校按比例分配教學經費,給予院系在安排教學經費方面一定的自主權。這樣不同院系可以根據教學需求對經費進行合理的安排,學校應當在這些費用之外設立專門的基金,用于實驗室的開放,其中必須包括材料管理、設備管理以及教師薪酬等。同時,對已有的實驗室管理體系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加強和完善,實現對開放實驗室的有效管理。學校要明確相關責任的劃分,根據實際需求制定科學有效的規章制度,從多方面實現對實驗室開放共享平臺的有效管理。此外,還需要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專門負責開放實驗室相關工作的處理,充分發揮平臺的作用和價值。
2.實驗項目的管理
為了確保實驗室共享平臺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經研究發現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以項目管理的方式來帶動各項工作的開展。在這一方面,需要對實驗項目的體系進行建立并完善,盡可能挖掘與企業聯系緊密的實驗項目,對不同類型的實驗室項目進行開放管理。
3.考核與評價
考核與評價體系的建立也是充分發揮實驗室開放平臺價值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并完善考核評價體系,根據教學需求和實際情況,對設備資源開放工作進行詳細的規劃,同時還要建立對應的考核評估指標。設備的資源利用率需要有明確的計量標準,實驗課的考評體系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不斷的對其進行針對性的修整,對應的實踐環節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都需要相對完善的評價體系。
(二)開放實驗課程與資源項目
根據不同學科的教學需求以及不同的學習進度,以教學目標為主要參考依據靈活安排課內外的實驗與實踐課程。共享實驗課的開展,需要同時考慮到不同學科專業的特點,找到不同學科間的聯系,實現知識的滲透與融合。對實驗課程與資源項目進行開放共享,能夠實現將教學和科研進行交互并反哺的目標,使實驗室能夠更充分的被利用起來。共享的實驗課在課堂內容上也要進行相應的轉變,傳統實驗課以演示和驗證為主,開展共享實驗課必須要將課堂內容逐漸轉變為綜合創新的類型。
(三)組建優秀的教師團隊
開展實驗室的開放共享,除了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之外,還需要有優質的教師團隊才能夠實現有效開展。具備過硬的教學能力、專業知識理論基礎以及合理梯隊結構的教師隊伍,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實驗室的綜合水平。本科高校應當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對實驗人員的素質與能力進行培養和提升,建立相對完善的實驗隊伍。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重視高端人才的引進,充實教師隊伍并提高隊伍的學術能力。其次要加大培養力度,組織教師參加各種類型的培訓與進修,全面提升現有教師團隊的能力與素質。最后還要建立并應用合理有效的獎罰機制,以此來激發團隊教師的積極性與責任心,為實驗室開放共享平臺價值的發揮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結
綜上所述,應用型本科高校想要實現實驗室開放共享平臺的建立和完善,現有的開放途徑、模式及運營機制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完善。開放實驗室實現資源共享是培養綜合型、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對充分發揮應用型高校的培養職能,推動科學技術水平進步和社會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這一目標的實現,還需要有健全的運營機制與高素質的教師團隊作為支持,各大高校還需要加大在機制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力度,同時重視優秀師資力量的培養和引進。完善的運營機制是實現規范化實驗室管理,更好的發揮實驗值資源共享平臺作用的基礎,同時也是推動高校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呂亞楠.應用型本科高校開放實驗室建設改革探索——以鄭州工商學院為例[J].勞動保障世界,2018(24):79+81.
[2]馮玉全.高校轉型發展時期應用型本科院校實驗室開放項目管理模式探究[J].云南化工,2018,45(04):253-254.
[3]關鑫潔,黃金剛.應用型民辦高校實驗室開放模式初探[J].亞太教育,2016(32):20.
作者簡介:
徐杰,男,講師,碩士,陜西國際商貿學院,教務處實踐教學科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