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繼軍 劉一鳴
摘 要:城南公司重視改進與創新,以核心專業為主體,以創新為動力,把精益管理模式的系統方法優勢轉化為持續發展的保證和動力。培育人才隊伍,建立柔性組織運作模式,創新組建深藍策劃團隊,實現管理創新項目與人才培養的雙贏。注重對現場質量管理工具方法應用的指導,以核心專業為主體,強化現場人員對質量管理工具方法的理解和具體實施應用,并對取得顯著成效的現場進行全公司推廣學習,實現標桿的帶動引領作用。
關鍵詞:質量管理;人才培養;組織模式;創新探索
國網天津城南公司成立于2007年11月,主要負責天津市三個行政區域的配電網運營和用電服務工作,服務范圍472平方公里,服務人口202萬。城南公司始終秉持“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以“安全、質量、效率、效益”為中心,堅持一流標準,精益求精、善做善成,不斷超越自我,永不停頓的向更高標準看齊,向更高標準邁進,引領“兩個排頭兵”戰略精準落地,緊緊把握創新突破、轉型發展這條主線,勇于實踐,攻堅克難。
一、堅持從建立長效機制入手,將短期計劃升格為長期規劃,實現管理創新工作推進的常態化、制度化
從公司整體工作方向、專業室重點工作及城南公司發展實際三個方向出發,主動承接公司專業部室管理創新重點工作、延續公司管理創新思路、并實時調整管理創新過程可改進點,有計劃、有重點、有步驟地構建管理創新三年規劃,逐步實現管理創新項目由無序向有序的規范化發展。
二、借鑒項目化管理模式,創新建立七道關鍵環節,實現管理創新工作推進的全過程管控
通過立項、入庫、評價、出庫、摘掛牌、過程管控、動態調整七項機制的建立,形成了閉環式項目運作模式。
三、建立柔性組織運作模式,創新組建深藍策劃團隊,實現管理創新項目與人才培養的雙贏
加強創新人才統一規劃和管理,整合內外部研究團隊資源,打造以專家人才為核心、各級各類人才為骨干,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柔性人才隊伍建設。形成以創新項目帶頭人、跨學科復合型人才為核心,創新團隊為主力,創新人才為支撐的“網式”人才結構。
一是重視核心人才培養。以重大創新項目為載體,實施“三步卓越”人才培養計劃,打造一批具影響力和話語權的專業帶頭人,培育一批復合型管理創新人才,為公司推進融合創新儲備力量。
二是重視創新團隊建設。瞄準企業發展面臨的重難點問題,組建跨部門、跨專業的創新柔性團隊,制定團隊發展計劃,保障創新“接力棒”傳得穩、傳得準,持續提升團隊創新能力。
三是營造寬松寬容的創新人才成長環境。促進員工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實踐。讓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青年人挑大梁,及時指導幫助調整創新方向和策略。
以重大管理創新項目為載體,在推進管理創新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持續提升人才的創新能力,形成管理創新與人才培養雙向驅動的新模式。
四、建立項目后評估機制,完善與管理創新貢獻掛鉤的榮譽、薪酬激勵機制
細化城南公司指標的考核維度,增加過程性評價條款,由結果性考核轉變為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并重,更加關注管理創新項目培育過程的管控與評價。建立項目后評估機制,強化管理創新成果的實施推廣,編制城南公司管理創新項目實施推廣評價原則和評分機制,提升管理創新成果實施推廣的科學性,整體把控成果實施推廣方向。
完善與管理創新貢獻掛鉤的榮譽激勵和薪酬激勵機制,健全完善創新工作績效評價和激勵約束機制,加大獎勵力度,對獲評國家級、國網級、省部級獎勵的部門、人員給予重獎。創新積分獎勵管理辦法,對參與項目的人員從多個維度積分評價,根據個人積分情況,給予榮譽稱號、培訓獎勵等精神獎勵,通過積分制度使項目管理更加規范性和立體化,充分激發團隊成員創新熱情。
五、制定“走向深藍”戰略規劃,形成轉型發展長效機制
緊密把握“三個轉型”的戰略要求,統籌考量管理、角色、經營之間的轉型發展關系,制定“走向深藍”戰略規劃方案,在“五位一體”平臺的基礎上,全面實施“走向深藍”行動計劃。以深藍策劃團隊建設作為行動計劃的“策源地”,為整體工作任務提供直接、高效的人力資源支撐。以數據管控中心建設推動管理轉型;以價值評價中心建設推動經營轉型;以能源服務中心建設推動企業角色轉型,實現運營績效和管理水平的持續提升,在管理深化、競爭優勢構建、產業升級、業務數據高級應用、能源綜合示范建設等方面實現全面引領,為數字化企業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1、以數據管控中心建設推動管理轉型
數據管控中心以配電網“大數據”分析為基礎,以供電服務指揮平臺為依托,通過對組織機構的靈活調整、管理流程的持續優化和激勵機制的不斷創新,對配網設備臺賬信息、實物資產信息、實時運行信息、自然及社會事件預警信息、用戶需求響應信息等各類數據的深度挖掘和綜合應用,實現配網業務全過程智能管控,引領供電服務主動式、個性化快速響應,確保配網人、財、物科學化、精益化投資,成為公司配網業務的管理核心、供電服務的指揮樞紐、企業運營的決策智庫。
2、以價值評價中心建設推動經營轉型
構建以價值創造與增值為核心的評價體系,以“利潤最大化”為主線,開展內外部市場經營活動分析,探索利潤增長點,開展投資收益評價,建立風險管控數據庫,及時傳遞價值評價相關信息,為經營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建立基于組織價值提升的人力資源價值評價體系,辨識、發現企業中核心人才,研究人員配置、激勵、培訓等人力資源管理方法優化資源匹配關系,促進企業與員工的共同發展。“人、財、物”有效銜接,助力公司“三個轉型”。
3、以能源服務中心建設推動企業角色轉型
能源服務中心以打造“城市能源服務示范”、“新能源服務模式”、“能源互聯網商業模式”三大商業模式為核心,推動城南由傳統供電企業向現代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
以建成天津市首個城市能源服務中心為標志,為社會各領域提供節能改造、能源管理、需求側相應、信息增值服務等綜合能源一站式解決方案,支撐城市能源互聯網發展,發揮示范作用。
在新能源服務模式方面,建立客戶體驗式服務模式,應用互聯網技術,通過典型案例展示,讓客戶享受到立體交互式的體驗。在服務體系方面,完善新能源業務體系、流程架構和管理標準,實現管理模式集中化、管理流程精益化、管理手段智能化、供電服務互動化,為客戶提供“智慧型、精準型、個性化”的清潔能源全流程服務,加速角色轉型。
在能源互聯網商業模式方面,建立電網、咨詢服務商、設計服務商、設備服務商、系統集成商、建設服務商、運營服務商等電能替代全產業鏈綜合服務體系,實現由雙邊購銷關系向多邊的協同與共享的轉變。建立客戶與電力企業,客戶與服務商之間的深度合作關系,為客戶提供整體能源解決方案和建設全過程服務。深挖客戶用能潛力,將電力服務提升至能源綜合服務,介入用戶綜合能源發展規劃,充分尊重用戶的知情權,參與權和選擇權,形成與用戶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提升用戶對電網企業的粘合度,實現由電能提供商向綜合能源服務商的轉變。
基于以上各項舉措的實施,全面助推精益管理工具方法在城南公司的科學運用和普及推廣,城南公司積極承接公司“三個轉型”工作理念,以“走向深藍”行動規劃,通過強化過程管控,實施改進創新,注重人才培養等方式,全面推進現場管理,助力公司轉型發展。
參考文獻:
[1].金磊.我國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創新發展思路——以建設智慧社區為視角[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7(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