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玲 張元元
【摘 要】最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英語能夠為學生未來參與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儲備能力。那么,在日常的英語教與學活動中,如何貫徹新課標創新理念,實施創新教學策略,將直接影響到學生以后面對“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時的參與度和隨之帶來的創新實效。所以重視日常英語教與學的創新,不但可以提高英語課堂實效,更能直接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關鍵詞】英語教學;生態課堂;創新思維
一、激發內驅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
在剛入職時,筆者就開始自己花錢為學生買獎品,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但是,后來逐漸發現:這些并不能達到持續激勵、維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目的。在慢慢的摸索中,筆者感覺到:現在衣食住行都無憂的學生們,物質獎勵對他們而言并不是最有吸引力的,他們更看重家長和教師對他們的評價以及對他們平時努力的認可。于是,筆者把發獎品這種單一的外力驅動,轉變成了發獎品外加在課堂上對學生多進行具體、細致的精神鼓勵和口頭表揚,比如:學生做作業比昨天做得更好、更仔細,筆者會及時地在班級群里和第二天的英語課堂上進行公開激勵和表揚。或者,有些同學這段時間表現不錯,筆者會把給該生父母打“報喜電話”作為額外的專項獎勵,在電話中詳盡陳述這段時間該生所取得的進步和成績。結果發現,這些持續的非物質獎勵和看得見的獎品充分有機地結合起來,更能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由此可見,只有具備了強大的英語學習內驅力,我們才有可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二、課堂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陣地
(一)巧妙運用電教設備
越來越先進的電教輔助設備為同步英語課堂提供了更多可能,比如白板的使用,讓課下一對一的個別輔導轉變成了課堂上的典型示范、大家受益的開闊局面。尤其是在進行英語作文講解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寫好的英語范文放在投影儀下,進行實時訂正和展示。看到別人的錯誤,其他學生也會自覺修訂個人類似錯誤。還可以通過局域網,把手機和多媒體的投影儀同步,直接拍攝學生當堂完成的英語寫作,在手機上屏幕上借助編輯功能,找其他同學直接圈畫點評,實時同步效果比一對一輔導還好。筆者還清楚地記得,當自己第一次把多媒體和手機使用局域網連接起來,進行同步講解時,教室里的學生一片驚呼,都被這種新穎的創新教學形式吸引住了。同時,這也在學生的心里埋下了創新的種子。
(二)動態生成的教學策略
不管是任務教學法,還是語言整體輸入,或者是其他英語教學方法,課堂上的英語教學策略絕不是靜止不變、固定唯一的,而是在師生、生生互動之間動態生成的。比如,在講解小學英語《Which do you like better》這一功能句時,教材中提到的可選項只有食物類、學科類和一些基本的動詞短語。而實際上,這些功能句在實際生活中的語用范圍實在太廣。筆者引導學生拓展了以下幾類詞匯:星期、月份、季節、年份;家庭成員、學校老師、身邊同學和朋友等,這些瞬間就燃爆了整個英語課堂。尤其是進行課堂小組對話展示時,當別人回答了I like…() better時,所有學生都豎起了耳朵。而我又追加了一問:“why do you like(自己的家人、老師、同學或朋友) better?這更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每一次發言,他們都認真思考、努力表達,而負責“挑錯”的其他同學則愈加興致盎然。整個課堂都變得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三)良性循環的生態課堂
當學生具備了基本的、持續的英語學習內驅力,教師在課堂上動態生成教學策略,那么良性循環的英語生態課堂便指日可待了。我們都知道著名的魏書生老師,盡管經常外出講學,但這并不影響他在學校的教學實效,想來也主要是因為良性循環的生態課堂已然生成,根本就不需要教師再時刻盯著,整個班級依然能夠正常運轉。而良性循環的生態課堂除了每個學生的自發動能外,班級里還需要有幾個帶頭兵來維護班級的正常運轉。這個時候,英語科代表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一個英語科代表都不足以維護整個班級的正常生態運轉。所以,筆者的英語學科至少會有3個科代表:一方面,是為了讓他們把為班級服務的工作盡量做到推陳出新;另一方面,三人一體,榮譽共享、過失同罰,也最大限度地鍛煉了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
三、家校合作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力保障
家校合作永遠都是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運轉的有力保障,對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而言,家校合作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英語學科上的賞罰機制直接與家委會對接,具體到某個階段某個學生的持續努力和進步,家長可以協助教師完成孩子們的一些美麗而又合理的小愿望。階段性的學業評估和家校互動都是同步的,而筆者所帶班級的家長群里的家長,更是創意迭出;另外單獨成立了一個英語學科家長志愿者的小群,平時給教師在學校方面的工作給予了極大的幫助,甚至細化到在非常時期幫助教師完成一些瑣細的作業統計工作或者在班級參加市級、國家級競賽時,不間斷地督促其他家長幫扶學生提高班級競爭、團隊協作意識。家長的參與恰恰把教師在課堂上點燃的創新之火,恰到好處地燎原到每個學生的家庭中。
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絕不是一人之功,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首先需要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的引導,并在此基礎上持續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內驅力,還要利用好課堂這個主陣地,向課堂45分鐘要實效;巧妙運用先進的電教設備,動態生成英語教學策略,從而形成良性循環的英語生態課堂。最后,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家校聯手、緊密合作,只有這樣,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才能得到科學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陸凱華.設計有效導入,打造高效的生態英語課堂[J].華夏教師,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