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棟
【摘 要】小學數學是學生數學學習的起始階段,是學生學習數學的第一步。萬事開頭難,幫助學生邁好第一步,是成功開展學習的關鍵,能為其以后的學習發展奠定基礎。新課改倡導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多元互動,構建活力課堂。本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構建互動課堂的問題進行簡單論述,希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互動策略
互動課堂,是目前比較崇尚的課堂模式。互動課堂的主要特點是互動性,是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構建學生積極參與的互動課堂模式值得一線教師們的不斷探索。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例,對互動課堂構建的策略問題加以簡單論述,以促學生積極互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數學學習能力,促課堂實現高效。
一、和諧師生關系,拉近師生距離
新課改的推進,提出探究性學習、主動學習才是科學的方法。實施探究學習、自主學習,需要教師改變教學方式、改變自己在學生心中的形象,以合作者、參與者的角色融入到課堂活動中,成為學生們的良師,也成為學生們的益友,與學生多交流、善于傾聽,給學生話語權,拉近和學生的心理上的距離,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敢于發表看法,善于交流,促其積極互動、主動探究。
例如,進行《分數乘法》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比一比誰算的快的游戲,開啟這節課的學習之門。如教師給出下面的口算題,讓學生快速說出答案:1/6+2/6+3/6、2/6+2/6+2/6、1/4+1/4+1/4+1/4等,再提出問題:6個12相加用什么方法計算比較簡便?游戲的開展,能激活學生思維,激發學生興趣,和諧師生關系。
此外,趣味性、情景性問題的設計,也是拉近師生距離的有效途徑,教師應善于運用生活化教學手段,創設生活情境,吸引學生探究的興趣。仍然以《分數的乘法》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制作一個木偶要彩帶3/10米,制作三個木偶,要彩帶多長?這樣的問題,學生不會感到陌生,容易激發探究的欲望,學生會采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對于每一種可行的方法,教師都應給出表揚和鼓勵,讓學生感受探究學習的快樂,收獲成功的喜悅,從而調動互動的積極性。再如進行《分數的認識》的教學時,教師為學生構建麗麗過生日分蛋糕的情境,提出情境問題:一塊蛋糕平均分給2人吃,一人吃到多少?平均分給4人吃,一人吃到幾分之幾?之后,給學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時間,讓學生自主發言后,使學生對幾分之幾有初步的認識,對分數的認識深入理解和掌握。這樣的課堂,師生關系平等,學生積極發言,促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促師生之間和諧互動。
二、開展豐富活動,促學生積極互動
新的課堂觀,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也應組織學生進行活動,以活動改變學生被動學習模式,促他們積極動起來,通過活動感受數學的魅力,通過活動相互質疑、相互交流、彼此互動,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總之,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巧妙設計各種活動,促學生積極參與、有效互動。
如教學《時、分、秒的認識》時,新課教學前,教師可以以“談話法”開啟這節課的教學,如你們幾點起床?什么時間從家中出來?幾點到學校?什么時間睡覺?等,這個談話法以孩子們的日常起居為話題,能夠引發學生的交流的興趣。這個活動,拉近師生的情感距離,也讓學生明白時間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從而強化其學好數學的意識。對于“時分秒的認識”,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手工制作“鐘表”,然后開展游戲:一個學生撥動鐘表的指針,其他組員搶答,說出幾點幾分。讓數學課堂發生根本的轉變,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提高課堂參與度。
教學《升 毫升》時,對于哪一個容器中的水多的問題,讓學生設法倒一倒、量一量;教學《元角分》時,開展購物活動;教學《多邊形面積計算》時,組織學生開展公式的推導活動;教學《轉化法解決問題》時,讓學生想一想、畫一畫、折一折。在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中,促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更好地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發揮多媒體優勢,提高互動的有效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多媒體為主要形式的現代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得到運用,為數學課堂增值提效,提高互動的有效性。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多媒體運用,發揮多媒體的輔助教學的優勢,以開放的教學形式,克服傳統教學的單一的弊端,既激活數學課堂,也讓數學課堂快捷、生動。
如進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學時,對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頂點”的教學,教師可借助于實物,增強知識的生動性,但是語言的描述和講解遠遠不如用PPT呈現給學生。PPT上呈現出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圖片,圖片可以放大,教師可以邊呈現邊設疑,如指著長方體的一個面,問這個長方體的這個面是什么圖形?能否找到一個面和它完全相同的嗎?長方體有幾個面?說出長方體的面的主要特點嗎?教師邊問邊引導學生回答,邊用PPT呈現出正確答案。這樣一來,增加師生、生生互動的機會,也增強知識板書的生動性、演示過程的形象性。多媒體的運用,能夠調動學生感官的運用,同時,在構建知識框架、練習的呈現等時,動靜結合、省時高效而促進互動,也增加課堂容量。
總之,增強課堂互動的方法很多,如游戲的開展、活動的組織、操作實踐的運用、小組合作探究等方法,這些都給學生創造參與的機會,師生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積極互動。也就是說,互動模式的構建,能夠激活課堂,提升教學質量,讓課堂因互動而有效。
參考文獻:
[1]楊曉林.讓“互動”在小學數學課堂展現精彩[J].名師在線,2019(16):22~23.
[2]殷美霞.互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及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9(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