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財
【摘 要】數學學科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有的學生會覺得數學學習比較復雜,缺乏學習的自信心,久而久之成為了學困生。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促進學困生的轉化。在本文中,筆者將從教學實踐入手,探索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方法
在初中階段,數學知識的難度有所提升,涉及到的知識面也更加廣,有的學生會存在基礎薄弱、跟不上教師進度的問題,導致數學學習成績越來越差,最終成為了數學學科的學困生。如何促進學困生的轉化,就成為教師的重要教學手段之一。教師應深入對學困生的形成原因進行探索,并引導學生加強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最終實現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一、深入了解學生,了解學困原因
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方法、學習氛圍、學習態度等因素,都會對其數學學習的效果產生直接影響。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不喜歡數學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突破。
例如,在日常教學中,筆者發現幾名學生的數學成績長期保持在比較低的水平線上,已經達到了“學困生”的基本標準。為了能夠有針對地對學生進行幫助,筆者通過課堂觀察和課后訪談的方法,了解學生對數學的看法,分析學生在面對數學學習時存在的心理障礙。有的學生是因為小學沒有打好基礎,因此在課堂上聽不懂教師講的內容,有不會的問題不好意思問,因此學習成績越來越差;有的學生是因為升上初中之后,迷上了網絡游戲,在業余時間都在打游戲,數學作業沒有按時完成,因此數學成績遲遲得不到提升。在掌握了學生數學成績不理想的原因之后,筆者幫助學生進行原因分析,讓學生解決自己存在的問題,使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夠步入正軌。
二、給予學生關愛,贏得學生信任
在傳統數學課堂上,學生和教師的距離比較遠,就算在數學學習中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問題,也不想與教師進行討論,這就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造成了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成績的下降。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和溝通,讓學生能夠信任教師,將教師當作自己的良師益友,從而在不斷溝通中實現學困生的轉化。
例如,在學習《二次函數》的時候,筆者在講解了教材中的知識之后,讓學生自行做教材中的例題,筆者在教室中進行巡視,觀察學生的解題情況,尤其關注學困生的情況。當筆者巡視到學困生區域的時候,學困生表現出很緊張的狀態。筆者對學生的解題情況進行查看,發現學生并沒有解題,而是在課本上胡涂亂畫。筆者并沒有生氣,而是耐心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到學生對于筆者講解的內容沒有理解,因此在做題的時候毫無思路,難以對教學內容進行掌握。筆者讓學生將本節課講解的內容通讀一遍,劃出自己難以理解的部分,課后來到筆者的辦公室進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認識到教師并沒有因為他沒完成學習任務而批評他,而是更加關注他的知識掌握情況,讓學生放下了緊張的心情,能夠重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并主動向教師求助,在學生與教師友好的互動中,促進學困生的轉化。
三、采用分層教學,引導活動參與
在實際教學當中,筆者發現學困生一般是課堂上的邊緣人物。當其他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課堂活動的時候,學困生往往不為所動,對所有教學活動采取冷漠的態度。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內容,讓學困生也能有發揮個人特長的機會,引導學困生不斷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逐步提高其數學應用能力。
例如,在學習《圓和圓的位置關系》的時候,筆者在教室中準備了兩個圓,讓兩名學困生上臺作為筆者的助手,按照筆者的指示,讓兩個圓呈現出不同的位置關系,并讓其他學生觀察兩個圓的位置關系,并根據之前學習的內容,對圓和圓的位置關系進行探究。在探究之前,筆者向一些數學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提問,讓他們回答直線和圓的基本關系,幫助他們夯實基礎。在這個過程中,兩名學困生作為教學活動中的執行者,直接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且能夠在他人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對圓的相關問題進行鞏固,有利于學困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同時,學困生在參與活動的時候必須保持較強的注意力,防止了學困生跑神、交頭接耳等現象的發生。通過分層教學的方法,能夠引導學困生走入教學活動中,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夯實基礎,增強對數學知識的熟悉和掌握,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睂W習也是一樣的,學困生之所以學習不好就是沒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學。在教學工作中,對數學學困生的轉化不是一兩天能夠完成的工作,應常抓不懈。只要通過嚴格管理,積極引導,學困生終究會對數學產生興趣,逐步提高自己的數學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葛振民.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有效轉化的策略研究[A].見:教師教育論壇(第二輯)[C].桂林: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
[2]許曉勤.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的有效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3):125.
[3]嚴天慧.數學學困生轉化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綜合版),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