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妍
摘 要: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應讓學生形成興趣,建立求知意識,設定學習計劃,期間還應讓學生形成學習的信心,鼓勵學生大膽地展開暢想,盡情地釋放自己的情感,表述自己的感觸。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自主能力培養,鼓勵學生從被動的求知狀態中解放出來,能夠意識到自我學習、自我進步的重要性。語文的自主學習可助力學生彼此之間分享知識信息,課上課后積極展開互動,是語文素質教育的必要前提。本文據此展開系列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引言:
自主學習鼓勵學生能夠脫離教師,自主、自發、自動地去探索豐富的語文信息,能夠在預習、課堂互動、復習等幾個回合借助教師的引導進行自我聯想,化解心中的疑惑,徹底地消化語文的難點。而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語文知識儲備不夠,自主學習還顯得力不從心。部分小學生已經習慣了被動地接受任務,等待教師來安排學習計劃,課堂上也鮮少發言,他們的自主空間很狹窄。對此教師應積極地拓展教學的多樣形式,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探究習慣。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語文中蘊含了豐富的情境,能夠讓學生通過語文閱讀打開世界的大門,引導學生走進更加廣闊的語文視域中,獲得多彩的聯想,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然而激發出學生興趣,還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喜好,建立學生感同身受的情境模式,讓學生有充足的動力展開語文的學習。樂學是語文互動中的必要前提,教師應盡可能在情境中展開寓教于樂的討論,如搭建一個動態化的情境模式,通過多媒體的方法鋪陳有趣的圖文信息,快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在我們現在的課堂教學中,很多是教師一問到底,學生機械回答,缺乏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根本談不到自學能力的培養。課堂上教師就如“演員”一樣背著臺詞,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要改變傳統的學生觀,認識到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是有獨立個性的人。不能用各種條條綱綱的規則去約束生動活潑的學生,要允許學生在課堂上享有一定的自由度,發表自己的見解,與自己的伙伴共同討論,共同研究。教師在課堂上應是一個“導演”,設計好每一節課,做到:課前認真準備,明確目標,充分考慮學生的自主地位,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和充分表演的余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有鍛煉的機會,使他們的自學能力在自我“表演”中逐步形成。
二、注重方法指導,教會學生自主學習
培養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不是盲目地去讓學生脫離教師指導完全自學,而是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扶到放、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過程。教師應根據各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能力,制訂目標,有計劃地進行一些自學訓練。在訓練過程中以方法為指導,以訓練為手段。如:教學生如何去學,然后逐步放開,達到提高的目的。如在訓練低年級學生時,可充分發揮漢語拼音功能,課堂上適當讓學生借助拼音,先自己閱讀,為培養他們的語文自學能力打下基礎;中年級教給學生學會查字典,解決語言障礙,朗讀和初步認識段落結構等方法;高年級的重點是教會學生默讀,聯系上下文理解字詞,抓住主要內容,領會文章中心等方法。對語文學習的各種方法,不能空洞地教給學生,應結合具體課文具體內容,有的放矢地加以練習,使學生在訓練中明白和掌握。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通過自學實踐,就會逐步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質疑問難、發現問題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
問與學是相輔相承的,是學習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學習中應鼓勵學生質疑。在平日的學習中,是否會問、愛問,往往能反映一個學生學習主動性和思維的獨創性。語文教學的關鍵是閱讀教學,它也是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的主要途徑。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閱讀是學習之母,學生到了中高年級,能不能順利地學習,首先取決于他會不會理解地閱讀。”“理解地閱讀”要求學生在閱讀中會思考問題,會解決問題,思考就是由“質疑”到“解疑”的過程。因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應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質疑,引導學生解疑,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可是,目前學生中敢問、善問、愛問者甚少,他們的學習十分被動,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們教師。因此,我們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給學生充分的質疑的時間,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四、鼓勵課前預習,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
小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差,自主學習缺乏耐心和意志。現在的義務教材,每篇課文前都是預習提示,以便學生預習。預習可以使學生平時積累的學習方法得以鞏固訓練,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自覺性和耐心等心理品質。我們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應鼓勵并要求學生做到課前認真預習,完成預習任務。可根據各單元及不同課文的訓練重點,提出比較明確的要求,從而使學生如道預習什么,預習中需解決什么。這樣學生明白了預習目標,預習便有的放矢了。久而久之,學生在這種高標準、高要求的預習中,既鍛煉了語文自學能力,又會養成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結束語
總之,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標準教學的一個方向,是新課程標準真正進入課堂的一把標尺。我們的課堂只要充滿活力,學生的自主學習就會有的放矢;我們的課堂如果多一分精彩,學生自主學習也就會多十分活力。
參考文獻:
[1]余小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 才智,2015(21).
[2]陳英,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 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10):48-48.
[3]王燦,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 軟件:電子版,2013(10):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