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翔
摘要:初中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學生們由于受到年齡與認知能力等因素的制約,再加之心理發展的不成熟,很容易產生出叛逆的心理,從而影響心理健康發展。在初中教育中,體育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組成內容,其教學工作的實施,目的不僅在于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同時還在于鍛煉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體育;心理素質;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6-0193-01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學生發展的必要前提。初中這一關鍵階段,學生們的心理發展往往不夠成熟,因此,在初中教育階段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也就顯得尤為重要。體育活動的開展,不僅有助于學生的身體健康,而且對于其心理素質的發展也是極具意義的。因此,體育教學務必要積極的承擔起學生們的心理素質培養重任,積極做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又該如何去有效地鍛煉學生心理素質?接下來,結合自身教學經驗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自己幾點淺顯看法,以供參考。
1.初中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性分析
在當代社會下,對于學生而言,其不僅承擔著越來越重的課業負擔,同時還要遭受源自于家庭的巨大壓力。很多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不懂得調節自身心態,久而久之也就導致了心理疾病。因此初中體育教學就需要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不僅要承擔起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職責,同時還要承擔起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要務,以此來促進學生身體和心理的綜合發展。
此外,就目前初中生群體而言,所存在的一種普遍問題就是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在情緒上的波動往往是比較大的,一旦遇上一些挫折就會表現的手足無措,進而導致情緒低落,由此會影響其正常生活和學習。心理發展不成熟、不平衡是初中生心理發育的一大顯著特點。因此,作為綜合素質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初中體育教學,也就很有必要加強對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鍛煉工作。
2.初中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有效策略探究
2.1注重學生情緒調動,增強學生積極性和自信心。
不同學生在體育發展水平上會存在差異,特別是一些運動能力較差的同學,在對體育活動時往往缺少興趣,因此也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之中。所以,為更好地達成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目的,首先就需要激發其學生們的參與興趣,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和熱情。在具體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增強學生積極性和自信心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第一,注重因材施教。首先,教師要保持一種平等的姿態與學生進行交流,營造出一種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其次,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結合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及身體素質等實施一種針對性教學,促使每一名學生的特長及優勢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發揮,從而幫助學生獲得自信心。最后,針對一些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必要時教師可以進行單獨的輔導,結合其具體情況為其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促使其能夠如其他同學一樣都能收獲到一種成功的體驗,以此增強其參與體育鍛煉的自信心和積極性。當然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則可以為其安排一些難度較大的項目訓練,逐步培養其自信心。
第二,要注重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實踐表明,積極的評價方式更有助于學生克服自身心理障和增強自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合理的手段來對學生進行恰當的評價。首先,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富有感染力的激勵性語言去鼓勵學生,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與表揚,以此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自信心。最終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康發展。
2.2注重挫折教育,培養學生受挫能力。
在學生心理素質中,承受能力是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要素。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學生在應對困難時才會更加的坦然,也才會做出準確的處理。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發揮出體育的學科優勢,強化對學生受挫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在結合學生學習特點設置一些學生自己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學習障礙,并引導和鼓勵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去自行解決,以此去磨礪學生性格。
2.3注重合作競技類活動的開展,強化學生合作競爭意識。
在體育教學中一些合作競技類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有效的激發起學生們強烈的好勝欲望和戰勝困難的精神,而且還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競爭意識及合作精神。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合作競技類活動的開展。在此方面需要關注的幾點有:(1)在集體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協調發展,教育學生能夠與他人和諧相處,促使學生能夠學會尊重和理解他人,更好地融入到集體活動之中。(2)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為學生們創設出更多的配合與競爭對抗的機會。促進學生良好協作意識與競爭意識的培養。(3)在小組競賽過程中要制定一套科學的激勵機制,不僅要對表現優異的小組進行表揚,同時對于表現較差的小組也要給予肯定和鼓勵,促進其良好協作意識與團隊觀念的發展。
3.結語
總而言之,體育教學對于正處于身心發展黃金時期的初中生而言,在促進其良好心理素質及人格品質的養成與發展方面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因此,初中體育教師要積極承擔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職責,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因材施教、積極評價、挫折教育及競技活動等多種有效方法來全面推進心理教育的滲透,從而幫助學生不僅能夠收獲一個強健的體魄,同時還能形成一種良好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谷美榮.初中體育教學中應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鍛煉[N].發展導報,2017-11-14(B31).
[2]馮強.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途徑[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8):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