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前亮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已成為廣大工作者的首要任務。小學數學教學相比于其他教學有所不同。其具有一定的活躍性以及實踐性,并且極其考驗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不斷地對課堂進行優化,提升課堂效率,并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當今多數小學中,教師為了提升自身的教學進度,都會使用師生授受的教學模式。該種教學模式不僅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會降低教師的教學效率。所以,本文筆者就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提一下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主體地位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6-0150-01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較強的學科,因此數學基礎教育質量極其重要。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不僅可以讓學生的成績得到有效提高,還能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加強學生對于理性思維的拓展和延伸,同時還能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調動起來。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善于聯系生活,培養興趣。數學源于生活,新課改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入手,教師要努力為學生搭建觀察和操作的平臺,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體會數學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數學的樂趣,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博大精深。利用直觀教具和現代教學手段調動興趣。即用具體、形象、生動的教具或多媒體課件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他們將抽象的思維轉化為形象思維,通過看、摸、聽、說等多種形式經歷思維的轉變。通過操作、觀察、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綜合,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并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
2.營造愉快和諧的學習環境
創設愉快的學習情境是建設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必要條件。一堂課能否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設一個好的情境的作用不可低估,往往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求動機,有利于引起學生對所發現問題的思考與探究,體驗到數學與生活同在,感到生活真有趣,數學真有趣。小學數學課教學中,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幼小的心靈,他們童真無邪,對新生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要努力設計趣味性教學情境,引導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3.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通過自主探究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不斷提高數學綜合能力。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時,教師要考慮小學生的數學水平和能力來進行教學設計,使課堂學習內容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主動進行探究,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例如,在讓學生測量長度時,要讓學生對自己身邊的物品進行測量,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他們積極地進行學習,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充分思考,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在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時,教師要給他們留足思考時間,對新知識進行分析、理解,并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來掌握,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4.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是一項創新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技術綜合運用視聽技術,具有獨特的視聽沖擊力,對學生具有吸引力。數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應用上的優勢,進行輔助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多媒體技術不同于“黑板教學”,課容量大時,黑板教學就會顯得繁雜,知識點凌亂而不清,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每一張幻燈片講解一個知識點,思路清晰,同時,在用演示文稿進行課堂教學時,學生唯有充分集中注意力,才能不錯過知識點的講解,否則,幻燈片一旦切換,就會錯過相關的知識點。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教師和學生都要予以重視。傳統數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采取多種措施加以改善,創新教學思路和方式,切實提高數學學習效率,構建數學高效課堂。唯有打牢基礎知識,才能為數學的進一步學習提供充足的知識儲備。
5.建立小組合作學習
課堂中建立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新課標,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小學數學是一門生活性和邏輯思維性較強的學科,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有效性和課堂實踐活動,讓學生小組合作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得到提高。首先,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小組合作內容,教師在分組時,要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等合理分組,并在小組之中合理分工,確保各盡其職,還要引導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傾聽他人意見,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如在開展應用題練習合作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組成四人小組,一人負責讀題,一人負責分析題目,一人負責說出解題思路,一人負責解答出來,在這樣的各司其職下,學生的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其次,教師要注重課堂動手實踐活動的創設,如在學習圓的周長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制作規定尺寸硬紙圓片,然后用圓片在厘米尺上滾動一周,算出圓的周長,通過幾次實驗總結,讓學生思考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在這樣的動手實踐活動中,學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提高,高效課堂也得以建設。
綜上所述,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首先要營造愉快和諧的學習環境,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最后建立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