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津銘
摘 要:大學英語教學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為主要目標的,雙語教學模式的出現,對于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效率,提高大學英語教質量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實現兩者的合理銜接,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水平。本文主要針對于大學英語教學與雙語教學銜接問題現狀及優化策略作為主要研究內容。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雙語教學;銜接問題
1 大學英語教學與雙語教學的銜接現狀
1.1大學英語教學內容與雙語教學課程內容脫節
當下,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內容過于重視英語的語法、詞匯等基礎形式的教學,并且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主要教學目的,這樣間接導致了學生雖然具備良好的考試成績,卻無法在日常生活中將英語作為語言工具合理利用,最終導致英語教育出現了“高分低能”的不良現象。同時,大學英語教學內容缺乏連貫性和相關性,間接地導致學習主體和學習內容無法實現有效結合和統一,導致教學效率低下,不利于雙語教學的開展。除此之外,部分學生對雙語教學存在抵觸心理,認為全英語授課對于自身有較大的難度,上課聽不懂教學內容,導致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大幅度下降,在這過程中,就產生了雙語教學當中的教與學兩者之間的矛盾,大學英語教學的專業水平不足,直接導致雙語教學發展受阻,兩者之間難以形成一種良好的銜接默契。
1.2學生綜合英語素質達不到雙語教學要求
許多高校學生仍未充分認識到雙語教學的重要性,且大多數高校學生的綜合英語水平(即聽、說、讀、寫方面)仍未達到雙語教學的要求。因此,學生的綜合英語素質對大學英語教學和雙語教學之間的銜接問題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根據相關調查,全國能夠聽懂雙語教學課程內容90%以上的學生不足7%,而指能夠聽懂雙語教學課程內容30%以下的,幾乎占據了60%的學生總人數,兩者之間的差距非常明顯。根據分析,可以認為雙語教學達不到預期效果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英語聽力方面,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除了短句和詞匯,其他講解內容通常都是使用中文進行表達,導致學生習慣用中文輔助英語聽力,從而難以適應雙語教學的全英語授課要求;第二,在英語口語方面,由于傳統英語教學模式沒有對英語發音提出較高的要求,導致高校學生英語口語能力不足,在對話過程中常常使用“中國式英語”,不利于雙語教學的開展;第三,英語的寫作方面。雖然我國學生的英語詞匯和寫作能力普遍具有一定基礎,但是在全英語授課的雙語教學過程中,明顯存在詞匯量不足的現象。比如,對同一個單詞的其他含義不夠了解,導致大學英語教學與雙語教學得不到完美的結合。
1.3大學英語教學定位與雙語教學目標相悖
大學英語教學定位是以教為輔,以學為主,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使高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提升。然而,部分高校沒能將雙語教學的目標貫徹落實,導致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和優化難以深入,事實上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其重點在于教學體系以及教學內容的改革。當前,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的定位與雙語教學的需求呈現背道而馳的局面,受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影響,大學英語教學較高中時期并沒有較為明顯的進展,以基礎語言訓練難以改變當下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大學英語教學定位與雙語教學目標相悖的現狀,直接導致實際的教學效果難以滿足雙語教學的客觀需求。
2 大學英語教學與雙語教學銜接問題優化策略
2.1轉變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模式
我國現階段雙語教學模式的發展較為緩慢,主要原因是學校對于雙語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清,無法采用適當的教學方式,將雙語教學與大學英語有效融合,無法將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轉變為雙語授課方式,由此高校應該重視雙語教學模式的創新,只有在理念上對大學英語課程進行創新,才能夠有效將雙語教學融入大學英語中。同時,學校還可以開展相關的活動,促使教師能夠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制定合適的教學方式,推動雙語教學的改革。學校應該給予教師一定的鼓勵,支持教師開展高效性的雙語教學,提高學生對于雙語學習的主動性。由此來看,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該保證雙語教學的比例合理,才能夠實施教學方式的改革,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
2.2合理編制雙語教材
高校的英語教材是影響雙語教學的重要因素,優質的英語教材,能夠保證教學內容的準確性。教師在開展教學內容時需要根據教材制定,而學生在課后進行學習時也要按照教材內容進行學習。高校對于雙語教學十分重視,因此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學校的發展目標制定雙語教學的新教材。教師在使用雙語教學的同時需要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還能夠促使學生形成新的學習理念,并保證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學習能力,制定學習計劃。教師在運用新教材進行教學時能夠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能夠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開展雙語教學模式,構建良好的語言課堂,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與創新思維。
2.3提高雙語教師的教學能力
雖然現在高校已經充分認識到雙語教學能夠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量,但由于雙語教師的教學能力有限,無法準確、高效地開展雙語教學。為了有效提高雙語教學的課堂效果需要不斷加強雙語教師的英語專業能力,學校可以開展相關的培訓措施,對教師的專業能力進行培養,制定相關政策,鼓勵教師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同時,教師也應該提高自身的能力,教師要具有較強的雙語教學意識,才能夠不斷地在教學過程中積累經驗。對于高校開展的雙語教學,教師應該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夠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此同時,高校之間應該開展相關的交流會,使英語教師之間能夠進行交流,傳授教學模式,由此才能夠有效提高雙語教師的能力。
2.4優化雙語教學課程設置
高校在制定英語教學計劃時,雙語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交流水平。高校也應該進一步提高雙語教學模式的應用,同時開展相關的雙語教學內容。在學生選修的課程中添加雙語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學校在設置相關的課程標準時,應該按照實際的發展需要,適當地設置學分,增加相應的課時,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雙語課程設置的合理性,還能進一步推動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能夠有效地規劃教學內容,并傳授相關的英語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董海濤.關于大學英語教學與雙語教學的銜接[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8,32(07):89-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