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立新
摘 要:語文素養指的是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逐步積累進步的,將知識的語言應用于情境之中,表現出來的語言文字應用水平以及思維品質,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語言知識和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必須要正確認識到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性,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語言建構和應用發展,對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增強學生的審美建設能力,有效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理解。所以教師必須要正確認識到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創新教學方法,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關鍵詞:以讀促寫,核心素養,初中語文,創新教學
引言
傳統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雖然能夠根據教師的引導進行閱讀活動,但是卻無法提高自身的閱讀興趣,學生的寫作水平薄弱,難以將閱讀和寫作有效。在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通過語言建構與應用,引導學生掌握多元知識點,通過推行課堂教學互動交流是學生積極踴躍的參與實踐活動,不僅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也能夠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關于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探究如何采用以讀促學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并提出具體的語文課堂教學方法。
一、開展現代文教學,進行讀寫訓練
當前語文課程教材選取了眾多優秀的名篇名作,這些作品是讀寫結合教學的重要資源,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回憶我的母親》這篇文章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大聲朗讀感悟文本內容,找出每個段落的中心句,從多個角度感受母親的美德,引導學生結合作者母親的情感進行分析對比,然后教師給出作文題目《_____的母親》,后引導學生根據文本內容將題目補充完整可以補充為“勤勞能干的母親”、“勤儉持家的母親”、“任勞任怨的母親”……然后鼓勵學生進行探討交流,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入閱讀之后,所以書寫起來也較為順利。此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的寫作形式,從多方面的分析并表達母親的美德。然后詳略得當的突出文章中心,學生寫完文章之后,教師以小組的形式引導學生忽略修改。學生在此過程中能夠發現他人母親的優點以及自己寫作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每個小組選出優秀的文章進行全文朗讀,或者是打印出來進行傳閱,使學生在作文上讀過程中感悟自己的寫作不足之處,實現取長補短,并且能夠通過寫作促進閱讀。
二、實現詩歌教學讀寫結合
語文古詩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誦讀經典史學生感悟古詩的語言和意象,結合教材特點,精心合理的設置問題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探究,鼓勵學生有探究空間,同時要架構豐富的寫作內容,古詩教學中的寫作活動通常是圍繞兩個角度進行,第1個角度就是藝術改寫,第2個角度則是挖掘話題,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探究,增強學生的鑒賞能力。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木蘭詩》,事先引導學生進行朗讀,然后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在原文的基礎上進行改編和創新,例如想象一下木蘭女扮男裝之后,與教師們行軍作戰的具體場景以及女扮男裝日常生活的趣味故事,在展示真實身份后花木蘭的生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任選一個主題進行創作,然后將文章發表在班級的博客上,或者是微信公眾群內,引導同學以及家長進行共同分享交流,學生也能夠真正感悟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境界。
在現代詩歌學過程中,可以采用讀寫結合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選取詩歌中的某一節部分,通過詩歌呈現的畫面,加上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力進行編寫,然后在合理范圍內豐富文本內容,確保學生能夠積極踴躍的參與其中,根據文本重點訓練疊詞,也可以訓練典故的應用,使學生增強閱讀欣賞能力,并且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
三、應用課外閱讀開展讀寫訓練
教師不僅要有計劃的進行課文教學,也可以在每周安排一節課程,引導學生拿著課外書到課堂上閱讀交流,初中階段學生有較強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望,但是學生的學識能力有限,所以教師先引導學生挑選喜聞樂見的經典讀物,對于一些具有感召力或者是充滿童真趣味的書籍都可以閱讀,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受到積極的心靈體驗。教師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養成寫讀后感的習慣,一邊閱讀一邊批注,能夠將自己的閱讀體驗記錄下來,雖然閱讀經典時間較長,但是卻能夠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循序漸進的閱讀,逐步提高寫作能力。所以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認知特點以及新課程標準要求創設教學內容,為學生推薦名著進行閱讀,引導學生從文字世界感悟到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加深學生對于明偵的印象,增強學生對于語言文字的理解和積累,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結束語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發現當前初中生寫作空洞,缺乏真情實感,存在套話假話連篇現象,主要原因在于學生不善于觀察,并不積極主動的思考,也難以將生活實際聯系閱讀時間,所以學生的寫作水平較低,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應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聯想與思考探究,將課堂內外知識點有效融合,能夠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采用讀寫結合教學方法,需要教師調整教學內容,將課堂內外知識點有效融合,教師在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能力意識,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有效融合,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和愉悅感,真正實現以讀促寫增強學生的學習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陳國升.初中語文“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實踐思考[J].甘肅教育,2016(15):98-98.
[2]朱莉.初中語文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思考與實踐分析[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7(06):34-35.
[2]李華.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語文教學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02):24-26.
[3]喬喬.以讀促寫,架構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課堂[J].甘肅教育,2018(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