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鳳
摘要: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師應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教學質量;提高措施;方式方法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作文是語文學習中最復雜的腦力勞動,如果小學生沒有寫作愿望,那么習作的教學目的就很難達到。在作文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調動寫作積極性。我的做法有以下幾點:(1)開展豐富多樣的 交流活動。我經常在班級開展形式多樣的作文交流活動。(2)積極鼓勵學生自己向報刊投稿。(3) 第三個做法是:打印成冊,讓學生感受收獲的喜悅。當學生們看到自己的優秀作文變成了鉛字,漂亮、工整地從打印機打出,再配上美麗的、富有聯想的插圖,心里別提有多高興。在班會課上,組織學生互相借閱、討論、評議,學生的寫作積極性空前高漲。學生有了寫作的欲望教師一定要給予保護,即使有些學生寫的是“三言兩語的流水帳”教師也不要責備求全,讓學生感到寫作不是“難于上青天”,這樣才會大大增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和信心。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古人說“言為心聲”,學生習作尤其強調寫真事,抒真情。葉圣陶先生說過;“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兒童只有在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在心境良好的情況下,思維才能活躍,情感才能真實,想象才能豐富,個性才能發展,文章才能寫好。因此,如何創設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對于提高兒童的寫作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語言要有吸引力,努力做到深入淺出,使學生喜歡上你的課。小學語文課不是老師說學生聽,而是教師與學生交談交流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運用適合兒童的形象生動有趣的語言,與學生共同創造課堂意境,使彼此都能深入其中。另外,教師的微笑教學也有助于創設愉快課堂氣氛。90%多的學生都不喜歡老師整天都板著臉上課,教師的微笑就是與學生進行友好的情感交流。創設愉快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熱情關懷,讓他們充滿信心,他們就會對寫作增強信心。
三、讓學生學會表達
能想得到,能說得出,才能寫得出。想和說是寫作的基礎,所以一定要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這里的表達就是只指“用恰當的語言文字把看到、聽到或經歷的事情表現出來。”我認為要想讓學生寫好作文,學會表達是關鍵。就算選材再好,觀察再細致,表達不明晰還是沒有達成寫作目的。一定要鼓勵學生勇于表達和抒發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說和寫是相輔相成的,作文就是把想說的寫出來,會說話就是會寫作。可是語文教學中卻存在嚴重的說寫脫節現象:教師對作文本上的語病改得細致入微,但對學生平時口語中的句法或修辭等方面的毛病卻忽略輕視。學生說且不能,怎么能寫?所以,要把糾正學生口語中的每一處語病,當成作文教學工程中細碎而又重要的經常性工作;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說話活動,如講故事、演講、辯論等,讓學生充分鍛煉自己的口語能力。口語能力提高了,作文水平必然會相應提高。
四、良好的讀寫訓練
注重培養和訓練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讀寫結合,是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最近通道。閱讀能力是指學生積極涉獵書海,主動培養審美情趣,不斷接受文化熏陶,為寫好作文儲備大量知識的能力。大詩人杜甫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作家茅盾先生也曾說:“一個作家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領會其構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處,并且每讀一遍會有新的心得,這就意味著他的欣賞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賞力的步步提高反過來會提高表現能力。”這些名人的名言都充分說明了閱讀對寫作的重要性。實踐也告訴我們,閱讀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學名著以及其他相關書籍,不但可以時學生的生活視野不斷擴大,知識面不斷拓寬,還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引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逐步豐富他們的詞匯、語言、寫作素材,掌握和領會寫作規律。不過,由于小學生認知能力還比較低,培養和提高其閱讀能力是一項見效比較緩慢、時間比較長的工作,需要教師要有耐心來培養我們的學生。讀寫結合,除了讀,還要充分注重寫的訓練。在作文教學中,仿寫是一個很好的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的方法,教師應該有效運用。教師要引導學生仿寫是仿寫文章的結構、格式、觀察方法、寫作思路,以及文章中的名言警句。通過指導學生多次反復的仿寫練習,可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方法,然后再在此基礎之上,鼓勵學生采取不同的表現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題材,發展求異思維。先扶后放,從仿到創,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逐步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五、良好的教學評價
作文的評改,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組成環節,直接影響著作文教學的質量,應引起小學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在作文講評課上,教師要特別注意挖掘作文欠佳學生的作文中的閃光點,一個詞、一句話,都要及時地予以表揚和鼓勵,以增強他們寫作的信心,這也符合小學生喜歡表現、熱愛被表揚的心里特點。但作文僅評不改是不會有多大成效的,只有評改結合,才能使學生的作文不斷進步。為激發學生修改作文的積極性,教師可采用“附加分”的作文評分方法。根據學生作文進步的程度,酌情予以加分。這樣,讓學生修改、重寫作文,他們不再認為是對自己的一種懲罰,而是一次新的挑戰。采用這種評改結合的方法,從小學生的心理上消除了對作文的排斥,促進了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必須明確,指導學生評改作文,并非為了減輕教師的負擔,而是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小學作文教學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語文教師要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不斷總結經驗,努力讓學生對作文由“厭”寫變“樂”寫,由被動變主動,使學生能快樂作文,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獻玲.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期刊論文]-華章,2010(13)
【2】許立新,《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幾點體會》,《學周刊B版》,2013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