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敏
摘 要:初中生在進行生物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只單純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還需要全面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學到的知識來解答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讓學生明白生命的起源,以及生命的來之不易。生命教育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綜合素養,讓學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并學會珍惜生命、愛護生命,時刻注重自己的個人安全。因此,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滲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探討了當前我國初中生物教學現狀下如何開展生命教育,希望能夠通過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
關鍵詞:生命教育 初中生物教學 有效滲透
隨著教學改革的實施,傳統教學觀念也隨之發生變化,語、數、外再不是唯一的重點科目,生物、化學等學科也開始逐漸得到重視,成為我國初中階段課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生對未知的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對學生素質教育的提升也變得越來越重要。現階段我國初中教學的開展主要是以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為主,生物教學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夠讓學生在了解基礎生物知識的同時,明白生命的意義以及生命的珍貴,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情感價值觀。[1]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用,新型的教學手段因此得到了廣泛應用。初中生物具有內容豐富多彩的特點,因此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改變以往以板書宣講的方式進行教學,通過對教學方式的創新激發學生對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在現代課堂教育過程中,也可以適當地引用多媒體來豐富課堂內容。多媒體技術是一種全新的集聲音、圖像、文字于一體的新型教學手段,可以將復雜的問題直觀的展示在學生面前。例如,教師在進行人類起源和發展的教學時,可以尋找有關“人類的誕生——母體孕育開始到胎兒成長變化過程”的視頻制成課件播放,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向學生進行演示,讓學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發展,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深入體會到母親的不易,從而更好的體驗出生命所具有的意義。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使整個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生動,也在加深學生印象的過程中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與情感。另外,教師制訂教學方案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實際接受程度,通過對教學重難點的明確,將生命教育巧妙地融入到生物教學中。這就要求教師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積極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不斷學習新型的教學理念,并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作為教學方針,引用全新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打造出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2]
二、實踐教學法助力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
實踐教學是教學改革所提出的重要內容,由于初中生物知識點的多且雜,大多數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往往是引導學生從理論知識入手,然而這樣的教學方式很難幫助學生正確理解生命的意義。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社會實踐,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悟生命的意義。例如:在植樹節時,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內的學生在校園內或者社會種植區進行樹木的種植,將學生按照人數進行分組,栽種完成后,教師要定期組織學生來給自己所種植的花草進行澆灌、松土和施肥,并督促學生記好成長筆記,一點點的見證樹木的變化過程,了解每一個生長細節可能產生的問題,仔細地對其成長變化規律進行觀察。學生在積累生物成長發育知識的同時還能夠擁有自己的心得體會,并通過感受生命所經歷的過程,提高自身對生命活動的整體認知,學會珍惜生命和愛護生命。通過各種相似有意義的教學實踐活動,可以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教師結合實際適當的進行教學引導,幫助學生了解生命教育的主要思想。教師利用以上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初中生物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的多樣化和豐富化,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懂得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3]
三、通過生命教育滲透讓學生了解生命的珍貴
生物學科內的很多知識都來源于生活,并與學生的實際日常有著緊密的聯系。初中生在進行知識學習時需要注重實踐性,由于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重要時期,學生對生命這種宏觀意義上的概念并沒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因此,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條件,讓學生能夠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領悟生命所具有的意義。受信息化浪潮的影響,初中生普遍對苦難和災害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很多所謂的苦難的日子都是從父母長輩口耳相傳得來的,現在的初中生大多都是00后,從小到大所處的生活環境、經濟物質條件都非常優越,因此,對生命的意義并沒有一個直觀的感受。所以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由此入手,讓學生了解生命的珍貴。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設置的階段,為學生準備自然災害片,如地震,洪水,戰爭等等相關內容,或者央視頻道定期直播的《人與自然》節目,能夠讓學生仔細了解生物界中,生物之間所為了生存引發的斗爭以及自然的偉大,從而明確的認識到生命的渺小,感受生命的珍貴;同時也可以從災難片中幫助學生了解,處于災難環境下的人民對生命的渴望與珍惜,從而引發學生對珍惜生命的共鳴,提高學生的人文關懷情感。[4]
結語
綜上所述,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滲透具有重要的意義,初中生處于生物學習的初級階段,教師需要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學習興趣作為培養重點。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前理應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個性化發展的實際需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更新傳統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理念,運用全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情感的認知,并以此為基礎,潛移默化的幫助學生明確生命的意義。教師可以在教學引導的過程中,通過講解生命的起源,來讓學生了解對于生命的珍貴,從而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無限熱情。
參考文獻
[1]阿孜古麗.艾白提.論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12):205.
[2]楊佐源.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35):88-89.
[3]李福滿.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9):220.
[4]朱秋梅.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探討[J].新課程·中旬,2018,(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