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
摘 要: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已經成為一項主要的任務,作為每個人都應具備的基礎素質,能有效的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高中政治作為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的主要途徑,需要教師及時的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來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學生認識到自身肩負的重任,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本文就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政治;社會責任感;培養策略
引言
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份子,都肩負著社會建設的重任,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高中生處于發展的重要時期,已經面臨著成年,無論是進入社會還是繼續學習都需要擔負更多的責任。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需要借助政治教學的作用,加強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但在實際的高中政治教學中,由于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政治知識總是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對政治學習的興趣不高,不利于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對此,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將社會責任感的培養與政治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1、高中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教育面臨的問題
1.1培養內容缺乏系統性
在當前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中,教師由于對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缺乏重視,從而并沒有建立完善的培養體系,從而使得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成為了較為空洞的說教,并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有效的引導,從而導致社會責任感培養效果較差。
1.2培養方法單一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還存在著培養社會責任感方法單一的問題,教師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理念較為陳舊,教學方法缺乏創新,對學生的教學仍是以灌輸為主,這就使得學生對政治學習缺乏興趣,不能深入到進行體會和感悟,從而不利于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1]。在當前社會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已經成為必然趨勢,高中政治教師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豐富培養方法。
1.3教學沒有以學生為主體
當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已經深入到各個學科的教學之中,但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部分教師仍占據著課堂的主體,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進而影響了教學的有效性,無法滿足當前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需求。
1.4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不良風氣也在逐漸地滋生,學生很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產生一些錯誤的觀念和行為,從而導致自身缺乏社會責任感,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使學生失去了自我,開始追求所謂的自由和美好,從而導致不少青少年出現違法犯罪的情況,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2]。
2、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途徑
2.1、提取政治課本中社會責任內容
在政治教學中,課本中有很多和社會責任有關的內容,教師要緊緊抓住這些資源,教育學生要主動承擔責任,讓他們多一份責任,多一份擔當。比如,政治課本中的環境、人口、權力、義務等,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材。現在我們國家的環境污染非常嚴重,霧霾不斷,沙塵暴不斷,這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作為一個高中生就有責任、有義務去保護環境,去愛護環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這就是社會責任,教師可以利用課本上的內容,拓展開來,引導學生增加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做到“環境保護,匹夫有責”的境界。
2.2、讓學生自主探究
好的教育效果單靠教師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靠學生的主動性,靠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教師可以組織討論會、辯論會、演講會等活動,以此來激發學生對社會責任感認知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自然就不會對這門課程感到厭倦。教師偶爾可以在討論會上提出一個或多個有難度的問題,利用爭強好勝的心理促使他們多思考,這樣對學生而言是百利而無一害的[3]。此外,還可以搞一些模擬活動,使學生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創造真實的情境,從而讓學生積極投入的一種教學方式。還可以從高中政治新課程中找一些相對有意義的課題,讓學生進行研究,再做一些社會調查,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生對社會責任感的認識,而且還能提高他們各方面的素質。
2.3、從點滴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
要想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形成的。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要不斷的進行積累,要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培養。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嚴格遵循學生守則和學校規定,要求每個學生都要認真去遵守,在校園中營造出一種非常好的氛圍和學習環境。在這樣的和諧環境中,讓學生去體會社會責任的重要性,讓每個學生都自覺的去樹立社會責任意識。
2.4、從多個學科和多個角度去培養
在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的時候,要把高中政治與其他科目結合起來,每個學科的教師不僅要講解專業知識,還要在講解過程中把社會責任意識融入進去,這樣就會使學生能夠盡快的培養起社會責任意識,讓學生有一種擔當意識,下定決心學好各門文化知識,以后為社會服務[4]。在社會責任意識培養上,要從多個角度去培養,可以利用學校的宣傳報欄、學習廣角等,進行廣泛的宣傳社會責任意識,讓學生沉浸在濃厚的氛圍中。還有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些關于社會責任的電影,讓學生從觀看中,能夠體會到主人公的責任意識,讓他們積極的向他學習,從而更好的培養社會責任意識。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進入社會環境的關鍵轉折階段,這也間接提高了高中政治教育中社會責任感的培養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育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對此,在今后教育中,教師需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創新教育理念,促使學生意識到自己所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感,從而提高學生自我素質。
參考文獻
[1]呂海濤.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26):28-29
[2]路俊萍.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分析[J].學周刊,2018(03):105-106
[3]李德慶.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J].才智,2017(20):41
[4]付維青.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J].學周刊,2014(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