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詩建
摘要:作為小學語文學習中的基礎部分,識字教學嚴重影響著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因此,采用科學的教學策略,提高小學生的識字能力,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任務。本文通過簡要分析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現狀,指出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夠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質量,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現狀;策略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部分,是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必要途徑,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較低、學習能力不強、理解能力較差,難以充分的理解和掌握生字,從而導致識字教學的效果較差[1]。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識字教學的要求,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小學生的識字熱情,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識字能力,以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水平。
一、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現狀
(一)不夠重視識字教學
目前,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許多小學語文教師通常采用相同的教學模式,講解生字的音、形、義,忽視了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使得教學氛圍枯燥、乏味,從而降低了識字教學的效率。
(二)識字教學模式缺乏新穎性
識字教學主要分為看圖識字和結合課文識字,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主要依靠識字教材為主,把生字總結在一起進行教學,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缺乏新穎性和創新性,會嚴重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導致教學效果較低。
(三)課后練習作業不合理
為了鞏固課堂教學內容,小學語文教師通常會安排大量的課后練習作業,強制要求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這種訓練方式不僅加重了小學生的學業負擔,而且嚴重挫傷了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導致語文教學的質量不高[2]。另外,在抄寫過程中,一些小學生以應付的心態對待練習作業,致使識字教學的實際效果較差。
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創設識字教學環境,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識字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認字能力和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根據識字教學的實際情況,結合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合理創設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例如,在學習“狗”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展示出各種各樣狗的圖片,讓小學生了解狗的外形、特點等,以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識字教學具有抽象性和枯燥性的特點,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愛玩、好動的特點,引入游戲教學法,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以提高小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3]。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開火車”的游戲,讓學生依次讀出火車車廂上出現的生字,以增強識字教學的趣味性,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
(三)充分發散學生思維,提高小學生的識字能力
小學生的基礎知識薄弱,自主學習能力較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發散學生思維,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以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直觀、具體的展示教學內容,以加深學生對生字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小學生的識字能力。例如,在學習“問”、“同”等半包圍結構的字體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其書寫順序,幫助小學生理解其字形、字音和字義,以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
(四)合理安排課后作業,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大量重復的識字訓練,不僅會增加小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會降低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安排課后練習作業,注意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以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4]。例如,在識字教學活動結束后,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安排制作卡片的任務,讓小學生把所學習的生字,制作成卡片,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小學生的識字能力,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三、結語
總而言之,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基礎部分,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不斷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以提升小學生的識字能力,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海棠.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策略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0(34):156.
[2]鄒旭晶.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幾點思考[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漢字文化卷五)[C].2016:2.
[3]馬麗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5(02):74~75.
[4]董丹.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09):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