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仁海
【摘? 要】我國對體育品格的重視歷史悠久,教育部門也適時提出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并著重強調了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多元并重的價值取向。在此基礎上,關于課外體育活動對小學生體育品格培養的依托形式,以及培養重點探索,還有具體的實踐策略研究,都具有非常突出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課外體育活動;小學生教育;體育品格;實踐研究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以及經濟政治多元化的格局之下,小學生的思想觀念也難免遭受侵襲,導致品格滑坡現象的出現。針對這些問題,小學體育教師應當在課內和課外同時做好體育鍛煉指導與品格培養的雙重工作,尤其要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接受必要的社會文化教育,提升對文明禮貌、團隊協作、社會責任感等方面的認可度與接受度。
一、體育品格培養的課外體育活動載體形式
為了讓小學生得到更加良好的體育品格培養機會,教師應當注意課外體育活動的價值,尤其要注意課外體育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的特殊性,以便使小學生處在積極、有序、健康的體育品格培養情境之內。我認為,以小學生為行為對象的課外體育活動,具有三個結合的載體形式特征。其一,課外體育活動和體育教材相結合。迎面接力跳、立定跳遠接力等活動,都可在教材中找到相應的教學目標支持;其二,課外體育活動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相結合,秉承教育部門一貫堅持的達標制度,使課內活動延伸于課外,是課外體育活動助力于體育品格培養的重要特征;其三,課外體育活動和群體競賽相結合,使活動表現出了一定的競技性、多層級特點,增加了活動的豐富性,讓體育品格養成環境更為多元化。
二、課外體育活動對體育品格培養的促進作用
課外體育活動對小學生體育品格培養的促進作用可體現在多個方面,具體表現如下:
1.文明禮貌。對于小學生而言,文明禮貌的品格養成非常關鍵,不但關系著小學生的體育素養,而且對小學生全面發展的影響作用很大。在開展小學體育課外活動時,教師利用特定的活動載體形式,為學生提供文明體育品格的表現機會,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
2.互相尊重。利用課外體育活動培養小學生互相尊重的體育品格,可讓學生在體育及其他學科課堂上所獲得的理論知識,在真實環境下嘗試實踐,從而使學生意識到:只有給予他人尊重,他人才有可能尊重自己。
3.團隊協作。在小學體育課外活動中,還可以有效促進學生養成團隊協作的優良體育品格,讓學生在團結一致與互相幫助的形態下,為共同的活動和競技目標而努力,從而使學生形成全局觀念,在擺正自己定位的情況下展現自我價值。
4.社會責任感。作為一名現代公民,社會責任感是必然的要求,同時也是體育品格之中的核心所在。而前面所述課外體育活動載體形式,適足并滿足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形成需求,讓學生在思維方面接受自我對群體的責任觀點,在行為方面掌握自我對群體的責任策略。
三、課外體育活動培養小學生體育品格的策略
(一)氛圍營造
在小學課外體育活動中進行體育品格培養,首先要保證體育品格在活動當中的全面滲透,使兩者在關聯的前提下展開活動指導。對于小學生來講,因為其自身年齡較小,接觸文化知識的時間不長,教師如果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依然受課內體育課的思維影響,采取教條式的指導方法,那么學生不但無法保持長久的學習興趣,其體育品格的養成也無從談起。為此,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一個愉悅而輕松的環境氛圍,讓學生完成一些趣味性的體育游戲。比如,教師可以基于足球活動設計足球慢跑游戲,讓小學生在小組的框架內完成比賽,保證學生在小組合作傳球的狀態下,發展前面所述的互相尊重、團隊協作等體育品格。
(二)因材施教
在小學體育課外活動指導時,為了保證體育品格的有效培養,指導者還需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及相應策略,針對不同學生采取差異化的指導方法,并在課下隨時關注每一名學生的變化,對指導方法及時更新,以此保證體育品格的培養活動與學生認知期待相符。例如,在參與實心球活動時,有些學生體質較弱,力氣小,有些學生則體質較強,力氣大,此時教師便可根據具體情況指導其分別完成相應的活動目標,并要求體質較強的學生幫助體質較弱的學生,以達到互相尊重、互相學習的狀態。
(三)活動方式調整
可供選擇的小學生體育課外活動內容很多,無論是教師要求進行的活動,還是學生自發的活動,教師均應注意到學生自主作用的發揮。與此同時,亦應關注課外活動的組織性,即課外活動并非不受指導的隨意進行,教師的提前指導可以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取得更大的收獲,尤其可在體育品格養成方面有所進步。教師在做活動指導時,應當注意結合體育課內主體教學內容,給學生設計更加合理化的課外活動,并把體育品格教育內容自然融入其中。例如,當完成籃球教學時,教師即可以基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給其設計與教學內容相符的活動任務,包括圈中籃球對抗游戲、運球占位游戲等,用于保證學生在濃厚參與興趣的前提下,鞏固課堂所學,并在此過程中,自然養成理想的體育品格。
四、結語
課外體育活動和小學生體育品格培養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一般認為,借助課外體育活動的載體形式,能夠讓學生得到文明禮貌、團隊協作、社會責任感等多個方面的培養機會。所以本文對具體的實踐策略進行了分析,以便可以進一步發揮出課外體育活動對于小學生體育品格培養的優勢作用,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注:本文為福建教育學院資助“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項目編號:JZ180301)。
參考文獻:
[1]田迷,劉留.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體育整合課程教學單元的設計探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7(6).
(責任編輯?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