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建莊
摘 要:地理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不僅與學生的學習相關,也與人們的生活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系。作為一名初中地理教師,我們應注重地理的教學,并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地理的趣味性,從而使學生更為主動地學習地理知識,進而提升整體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效率;教學策略
基于新課改的背景下,大部分學生對于國內外的地域環境和氣候條件并不了解,而初中地理課程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學習有關地理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加強學生對學習地理學科的綜合能力,這對地理老師的教學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進行地理學科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初中課程所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和全面,加之知識體系較為復雜,相應圖標內容較多等,學生對初中地理課程的學習過于抽象和難以理解。
一、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無論學習什么,讓學生發現其中的奧秘之處,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他們就會主動的去學習,與壓迫式的教學方法相比,能夠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習不再是壓在學生頭頂的大山,給學生減輕學習的重擔。把地理和日常生活密切關聯起來,把生活中的問題轉變成地理中的知識,引發學生的興趣,去研究這些問題,從而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
二、改變教學方式,學生唱主角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起點和終點,也是課堂的中心思想,老師所有的教學方法都是圍繞教學目標而產生的。新課程改革后,初中地理教學的教學目標也隨之變換,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讓學生主動學習成為新的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否已經掌握學習知識。做為地理老師要將教材中的知識分解地更加細致化,更容易理解,讓學生都能參與其中,有利于學生全面了解知識點。提高學生主人翁意識,有利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對地理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去更深層次的探究地理,發現自然規律,還有利于促進教師去研究更多的教育方式。
三、團隊協作,互幫互助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小組化,由整化零,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進來,讓一些羞澀的學生也能發表自己的觀點,有利于學生的溝通交流,活躍課堂氣氛。在小組中,每個人都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讓每個學生的思維都活躍起來。小組學習模式的優點還在于發揮學生積極性,一些小的問題可以在溝通中相互解決,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扮演教師角色,增加自信,鞏固地理知識,提高溝通交流的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
越來越多的學校引入多媒體教學,多媒體的使用讓枯燥無味的課本變得鮮活生動起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圖片和影像更能直觀地了解地理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也不能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兩者應相輔相成,如果只是單純地依賴于其中的一個,會使教學效率和質量下降。例如:在講述日食和月食形成過程時,月食指當月球運行至地球的陰影部分時,在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地區會因為太陽光被地球所遮閉,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塊,此時的太陽、地球、月球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日食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讓這些文字的解釋以多媒體、地球儀及太陽月球的模型直觀立體展示在學生面前,可以讓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一副圖畫,更好地去理解知識點。
五、源于生活,回歸生活
新課程改革基本理念是:“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改變地理學習方式”,這一觀念的最終詮釋是地理知識與日常生活的有效結合,讓地理知識能服務于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地理。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身邊的、親身經歷過的一些地理問題,讓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索,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再結合課本去深入學習地理知識,去解決發現的地理問題。
六、教學也需要高科技
目前,高科技已經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那么教育領域也不能缺少它的身影。可以把初中地理的一些知識點以微電影、短視頻、宣傳短片的形式進行講解,更能引起學生們的興趣,讓學生更加牢固地記住這些知識點,也與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用信息化教學相呼應。
七、結束語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將初中地理教學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它改變了之前以“填鴨式”教育為主的教學方式,形成了以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并采用現代技術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人翁地位,充分發揮了教師道德引導作用,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讓老師在更寬松的教學環境中發揮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陸靜.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42):163.
[2]范立恩.淺談如何優化初中地理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5(09):41.
[3]吳紅巖試論初中地理教學中提升課堂效率的方法[J].才智,2014(12):159.
[4]劉俊麗.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果的途徑探討[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1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