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青云
摘 要:本文以上海英語名師裴昌義教授倡導的“五型”課堂教學理論為基石,以核心素養四維教學目標:語言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學習能力為導向,結合作者教學實踐,提倡英語教師應當通過提升教師教學魅力,努力夯實教學理論基礎,找準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形成自己的教學新主張;打造高效英語課堂。從形式多樣、行而有效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整合教學資源,靈活運用教材,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望,開展三分鐘“續”論活動,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等方面闡述如何快速俘獲學生注意力的教學策略,努力在英語教學中加強學生的思維品質的培養與塑造。
關鍵詞:核心素養;注意力;五型課堂
核心素養背景下,要求英語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學效率、優化教學手段,努力打造高效智能的英語課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比f事開頭難,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教師應該重視每節課的開課三分鐘,運用開課的三分鐘時間最大限度地激勵學生的學習意志,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鼓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體實施策略如下:
一、 培養個性、張揚魅力
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或沉穩內斂型、或熱情奔放性、或循循善誘型、或幽默逗趣、或大氣慷慨、或潤物無聲,無論是哪種風格的教師都可以挖掘出適合自己的風格,創設自己的教學主張,結合適當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以最短的時間關注到課堂中來。從網絡上最具爭議的復旦大學教授陳果,優雅自信,吸引無數學生走進她的課堂,聽她侃侃而談,觀其處變不驚人,學其淵博學識,飲其人生雞湯;我的大學老師,江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教授孟范昆,自創的快板教學開課,吸引無數學生擠爆他的課堂,使枯燥的政治課堂一時成為了學生趨之如鶩,爭相學習的課堂,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張揚了中國傳統藝術。還有我們英語名師基地創始人裴昌義教授,他厚實的文化知識、娓娓道來的教學風格、誨人不倦的教學理念、睿智機敏的思維方式使得多少如我這般平凡卻求知若渴的一線教師甘之如飴、受益終生。觀其種種,都讓我明白了,教師當不斷學習,充實自我,努力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形成自己的教學主張,以自己知識、涵養、個人魅力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愛上你的課,親其師,方能信其道?,F在的英語課堂教學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個英語老師,我們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語言、上課的動作、表情以及課堂情景的設置。教師一旦站上了講臺,舉手投足之間都在給學生做示范,所以一刻馬虎不得。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不斷學習,努力夯實我們的專業知識,更新我們的教育理念,不忘初心,孜孜不倦。
二、豐富形式、多維刺激
課堂教學的所有目標都要借助教學活動來達成。課堂教學的導入,起著醞釀情緒、集中注意、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設計的各類教學活動,既要抓住學生的心弦,立疑激趣,又能促使學生的情緒高漲,步入智力振奮的狀態,有助于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成果。教師可以設計多種教學活動:簡筆畫、游戲、情境、歌曲、猜謎、實物、TPR、啟發式問答、故事、繪本、多媒體、視頻欣賞等活動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論采取何種活動形式都要貼近學生的心理接受特點以及生活實際,更應符合課堂教學目標,所有活動設計關注應盡量面向全體學生,為教學目標的最終達成服務。老師營造的生動活潑、色彩鮮艷、聲情并茂的英語學習情境,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知內容。學生從學習的抑制狀態轉化為興奮狀態,必將產生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這樣就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興趣為引領,學生的學習動力值迅速上升,利用開課的三分鐘,精心設計各類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心為師動,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最終保障教學目標的有效落實。
三、 整合資源、活用教材
英語教材正在不斷更新,種類繁多,名目不少,但無論何種教材,最終都以核心素養的落實與達成為終級目標。我們目前普遍使用的PEP人教版的英語教材,話題性強、功能齊全,語篇連貫,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學習能力方面都有精心地設計。與牛津版、外研社、新起點、新維度等教材對比,每套教材各有利弊,有的側重話題、有的側重語言學習、有的側重運用,作為英語教師,如何我們可以將這些教材進行整合與歸納,取長補短,依據所任教學生的學情,不為教材框住,對所執教的教材進行拓展與升化,帶領著學生在方寸教室里領略知識大千世界的無窮美麗。傳統英語教學最大的弊端就是被教材所禁錮,為了教授而教授,一堂課下來,就是圍繞著教材所呈現的幾個簡單單詞或句型打轉,教學設計千篇一律,不考慮學情,不懂得深挖教材,也難怪學生越學越沒勁,逐漸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我們應該緊緊抓住課堂前三分鐘,利用這寶貴的時間,將我們的教材內容進行適度改編與擴充,以多樣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同時,也可以拓寬學生的學用渠道,引導利用上網搜集資料,線上線下學習,培養學生注重課前預習、課中的學習、課后的歸納與復習,努力踐行裴教授所倡導的“五型”課堂,為高效智慧課堂奠定扎實的基礎。
四、 以讀促寫、點燃熱情
以王初明教授的“續論”為基石,在課堂前三分鐘,結合上一節課的知識點設計續聽、續寫、續讀、續說等活動,以舊導新,承前啟后,點燃學生討論與探究的熱情。以聽促說,以說促讀,以讀促寫,這是新課改背景下的創新教學方法,更具有實踐性,有助于從根本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技能和素養。本人在每節課的開課前都設計了一個“今日演說家”的環節,就是在每節課的作業里布置一個與本節課教學目標貼近的話題,引導學生在課后通過網絡資源或圖書室閱覽等方式,自己搜集素材,采取小組合作形式,形成簡短的演講稿,按照學生的學號進行每日播報,由學生評委打分,計入學生的平時成績里,并且評選每周的最佳“演說家”、最佳“演講稿”、最佳“組織”獎等,學生通過課后作業的續寫、課堂的續說,續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意識,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作為新時代的英語教師,我們要做的很簡單:不斷學習,積極更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學素養,夯實理論基礎,博彩眾長,為我所用,精心設計好每一節課,耐心對待每一位學生,虛心向前輩同行請教,要有耐心、虛心、恒心,方能守到花開,讓我們一起慢下來,一起靜待花開,聆聽花開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