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燁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高中政治教學所采用的方法已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同時,新課程改革對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政治教學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促使高中政治教學工作得以更好的開展。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效率;政治教學
新課改為我國高中思想政治多元化教學設計的探究提供了極大的動力。我國現今教育領域的教學理念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因此迫切需要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效率,打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是我國許多高中思想政治教師面臨的重要難題。
一、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思路
1、避免狹隘的教學理念。介于我國特殊的教育體制,大部分家長無意中在對學生灌輸“重語數英主科,輕地生化歷政等副科”的思想。我國新課改提出的核心素養教育模式,使得我國現代的高中教師不再狹隘地以語數英為主科而進行灌輸式教學。現如今許多教師認識到教育的不完善,強烈的責任感促使教師探索、完善現代教育理念。以往的教學理念受限于上一輩的眼光,然而如今處于一個信息化爆炸的大數據時代,我國的教育工作者們充分認識到以往教育觀念的滯后,以及相關國際化教育水平學習的重要性。但囿于環境,我國大部分的家長依舊在無意之中給學生灌輸狹隘的教育觀念。
2、避免思想政治學科邊緣化。我國初中招生制度過度的單一化與普遍化,是造成思想政治等學科邊緣化的狹隘教育理念形成的最主要原因。不合理的初中課程設置也讓學生步入高中學習生活后副科科目課堂學習效率低下,同時對以思想政治為代表的副科含有漠視的心態。例如許多學校在進行初升高時,往往采取開卷模式,導致許多學生認為開卷考試的科目十分簡單,在升入高中后對思想政治課程采取漠視的態度。多元化教學模式改變了我國課堂教學方法單一化的現狀,改變了過去教師教授與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例如: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板書為主,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不僅無視學生的自主性地位,也無益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避免教育方法與教學途徑的單一化,從而真正地達到高中生在接受教育信息的過程中自發地提高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設計
1、重構教學情境
構建教學情境是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式。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因為政治知識理論相對枯燥無味,學生對政治學科有一定的抵觸心理。但是運用情境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處于一個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中,激發學習欲望,進而對政治學科產生興趣。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情境構建的手段與方式也比較單一,而在信息化時代下,教學情境的構建方式比較多。將信息技術應用在教學中,可以優化傳統教學模式,為政治教學的情境建構提供便利。比如在教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使用網絡上的傳統文化的資料,如京劇、書法等。教師將資料加工之后呈現給學生,讓學生也舉出自己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傳統文化元素。比如現在有很多手機殼、扇子或者是便利貼中都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將傳統文化和現代化的產品結合在一起,可以將傳統文化長久地傳承下去。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拉近學生和政治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使其形成傳承文化的意識,實現教學目標。
2、重構教學知識結構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政治原理是學生理解與解決政治問題的基礎,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效果不太理想。在信息化時代中,教師可以使用動畫、視頻以及音頻等相關技術,把政治原理知識結構進行重構,用更加簡單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學生經過觀看視頻與圖片,在此過程中認知并深入了解政治原理。比如在教學“正確消費觀”的相關知識時,消費觀這個概念對于學生來說可能難以理解。教師就可以將學生組成學習小組,讓學生對小組其他成員的日常消費情況進行了解,并且將了解的情況總結出來,將其制作成為文字以及圖片資料。然后教師再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播放,讓學生討論其中的一些消費是否合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讓學生知道消費觀念差異,使其樹立合理的消費觀。經過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對知識結構進行重構,讓學生先接觸自己生活中的消費現象,然后再理解消費觀的相關概念,這樣就能夠把相對抽象的政治原理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真正掌握相關知識點。
3、突破知識重難點
高中政治的知識都比較抽象,這樣也讓政治課堂的教學存在一定的難度。怎樣使用有效的方式突破重難點知識,是實現政治教學目標需要重點考慮的。而經過對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為教學中的重難點突破提供幫助與條件。比如在教學“經濟”的相關知識時,一些宏觀調控的知識點對于學生來說十分困難,其中有很多原理與政策,內容很抽象。在教學時,教師就可以使用信息技術,將我國的西部大開發、精準扶貧等相關的政策展示給學生,以一些視頻以及圖片資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通過具體的事件與政策了解宏觀調控,進而深入理解這個晦澀難懂的概念。
4、做好鞏固練習
鞏固練習也是高中政治課堂中的重要環節,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時間一長,很多知識就會被遺忘。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入掌握這些知識,還需要經過練習和鞏固。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通常使用習題進行鞏固與測驗,然而習題量較小,靈活性也較差,難以實現鞏固目的。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讓政治課堂教學中的鞏固環節更加靈活,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比如,在教學“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的相關知識時,這個單元的知識量比較多,其中涉及很多社會領域和機構。教師在引導學生鞏固時,可以在班級的QQ群或者是微信群中上傳電子形式的習題。習題可以分成多個層次,讓學生自由選擇不同層次的習題進行練習。通過這種方式讓鞏固環節更加靈活,將主導權交給學生,這樣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深入掌握更多的政治知識。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在網絡上尋找一些習題,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三、結語
我國新課改著重強調思想政治課程對于高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創新作為我國的時代精神亦被融入教學理念之中。我國的思想政治教師為了探索高效課堂的構建,就必須嘗試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做到以新課程教材為藍本,結合學生學習情況與教師教案步驟,讓學生有序地在課堂中學到知識。同時根據高中學生青春期叛逆的心理特點,利用激烈的小組討論學習方式促使學生豐富自身高中思想政治的知識儲備。
參考文獻:
[1]謝道奎.淺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J].農家參謀,2018(22):157.
[2]基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分析[J]. 孫遠良. ?高考. 2019(14)